石岩磊/但愿武松打虎只是个传说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11-11 07:13 被阅读0次

    但愿武松打虎只是个传说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这在《水浒传》中有详细描述:武二郎要回老家清河县看望哥哥,路过阳谷县景阳冈时遇上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吊睛白额猛虎,他躲过老虎的一扑、二掀、三剪之后,便用双手死死摁住了猛兽的头部,然后“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照顾乱踢”,再“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终是将屡屡害人性命的野兽制服。

    而到了《金瓶梅词话》中变为武松三拳两脚就打死了老虎,至于后来的戏剧和评书更是把这个桥段演绎得栩栩如生神乎其神,仿佛板上钉钉确有其事了,而武二郎打虎英雄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实际上这不过是三人成虎的又一个例子罢了,有人考证过,该传说源自北宋时期杭州一位名为武松的义举,他除掉了时任宰相蔡京的儿子,此人无恶不作祸害百姓,犹如吃人的老虎一般,武松为民除害大快人心,恍若今天惩治贪官的“打虎”行动。

    照此说来《水浒传》里类似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斩首西门庆以及醉打蒋门神,两人书写了剪除三大恶霸的壮举。可仔细想来,这些“打虎”案例都是民间义士所为,官府反倒是无所作为甚至还从中作梗,和现在国家大张旗鼓的反贪治腐举措大相径庭,那如今是否也有群众性的“打老虎”行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不再靠个别勇武过人的猛士除暴安良,而是表现为民众通过舆论监督揭发社会丑陋现象与丑恶之人。

    尤其是在目前发达的网络传媒上,任何不羁行径都可能引发众人的愤慨,进而掀起言论风暴“人肉”当事者,将其丑行公之于众使之暴露无遗,由此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从而迅速将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舆论监督俨然成为了惩治贪腐的“第三只眼”,犹如眼里不容沙的武松似的有效地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但正像武二郎为了除恶无所不用其极那样,可以杀人不眨眼地伤害无辜,舆情同样具有两面性,在广泛发动群众搜罗证据的同时,也会触及个人隐私等诸多问题,把舆论监督纳入正常轨道,实施有序管理,似乎是防止其演变为洪水猛兽的一条捷径。

    冤有头债有主,大概是行侠仗义之人遵循的江湖规矩,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逾越这一红线。武松在追杀陷害他的蒋门神时,灭掉了三个仇人后,一不做二不休连同张都监家里上上下下十几口人一并刺死。《水浒传》好似对此还有褒扬之意,然则想来这不就是匪徒行径吗?和咬人的老虎有何二异?安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我在读小说时,非但没有对武松打虎的壮举赞叹不已,反而被其后来杀人如麻的经历惊出一身冷汗。

    也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打虎英雄,而是没有老虎的太平盛世,不能等养虎为患后再将其关进笼子里,而是要清除滋生“大虫”的土壤,防患于未然远胜于亡羊补牢。但愿武松打虎只是个传说,不能化作现实中活脱脱的实例,更不希望舆论被豢养成一头闯入自家后院的猛兽,虎视眈眈地窥伺屋里的动静,寻到蛛丝马迹便发威毁了整个家园。虎之患在贪,虎之威在势,戒贪减势方能革除放虎归山的隐患,也才可令民众过上安稳的小日子吧。

                2020.11.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岩磊/但愿武松打虎只是个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os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