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婺江里的竹筏不见了,新老南门大桥并肩而立。衢江里的竹筏和机动渡船不见了,新老横山大桥见证了马弓咀的变迁过程。
别说茅棚、牲畜棚、鸭舍的背影早已远去,就是那各代人先后居住的泥土瓦房、青砖瓦房、红砖平房都快速地离开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栋栋高楼,一幢幢别墅,一所所高等学院、中德职业学校。行知村的高楼里传来失地农民的笑声。“渔塘背自然村拆迁后,我家拥有四套高层商品房,连孙子孙女大学毕业后独立生活都有了新房的保证。”现年七十二岁、喜欢金银修饰的黄大妈,在前往孙子开的午餐外卖店的路途中高兴地说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1acbe36e50d1a66b.jpg)
尽管日常生活与城市居民无二,但他们的劳动本色未丢。自家的水田被征用了,那就在远离堤坝的滩涂上刨块地种种蔬菜;原来的鸭舍被叫停了,那就在花卉苗木上去找找致富的门径;原来的塑料薄膜袋加工厂被征迁了,那就在游埠工业园重新选址兴办新厂。再不济,就外出替红狮集团开矿石,甚至前往温州去进行填海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083349dd5deaaa46.jpg)
站在横山大桥边上,时间仿佛都为兰荫山的夕阳西下的美景而停留,变得缓慢而悠长。我的心也像是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地轻轻地拂过,所有的浮躁与喧嚣都渐渐消散,变得宁静而悠远。在这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我就是一只刚刚飞过此地却极想留下来的水鸟,与马弓咀村的原居民、新住户一起生活,聆听一首在灵魂深处激荡已久的史诗,留下自己的心声,留下自己的足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