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说现在年轻人的工作理念非常的科学。他们已不再单一的做一份工作,而是专职和兼职相互配合。白天上班,为了生活,这是专职的,是属于公司的,是可以确保自己的生活上不至于窘迫的饭碗。而下班之后再做其他,则完全是属于在自己兴趣领域的范畴。由于没有压力,很多人反而在自己兴趣兼职的方面更容易做出成绩来。一个为守,守住自己最基本的高度;一个为攻,攻克兴趣领域的巅峰!
我曾在《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文章中也谈到兼职和专职,或者说是职业和兴趣之间的关系。而之所以现在又将这个话题重新提出,一方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共鸣,另一方面是我的一个同事确实出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识,是因为都是同一天到公司报道的,因为都是新员工,入职后需要一起参加公司的入职培训,所以我们就认识了。不过,对于他的职业规划我实在是感到混乱不堪!
他今年三十八岁,之前在热力公司做锅炉运行工作。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了,却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选择转行到环保发电领域。由于系统和设备都存在很大不同,所以他得重头开始,职位自然是从最底层做起。然后在我们私下了解到公司承诺的待遇时,他的回答简直让我惊掉了下巴壳!他压根没和公司谈条件,意思就是说是让公司看着给的!
果然公司不负众望的给了个最低档,第一个月到手才两千五百多!据了解还不如他以前单位交的公积金多。然后入职不到一个月,他又毫无征兆的提出辞职,继续转行到更远的电气设备公司工作。当时我也是随口的问了一句待遇怎么谈的,因为刚掉过一次坑,我想他应该会在这留心。但他依然在公司给出一个年薪范围后便欣然前往!至于基本工资,福利待遇,五险一金基数等等问题通通不问。于是我笑称他在不惑年纪还如此洒脱。
然而事后仔细想想,他这样做肯定是自己工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眼看升职无望,继续呆着不如提早离开,另寻出路。至于待遇问题为什么不去谈,不是因为不想谈,而完全是因为手里没和公司要价的筹码。他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职业结构过于单一,以至于一旦出现变故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这种多渠道发展的工作模式要比过去更加科学。当然,兼职性的发展方向不宜过多,这样过于分散火力,反而不利于自己的一个高度和深度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