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满天星简友广场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4)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4)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2-11-15 15:02 被阅读0次

    上章节收尾处介绍了江淹的两篇赋文,顺便提了一下他晚年的“江郎才尽”。

    其实,我对赋体一直不太欣赏,总觉得过于夸张和铺陈,辞藻华丽绮糜,尤其到了齐梁时代,形式主义的骈文及骈赋大行其道,形成了畸形繁荣的局面。幸有江淹、庾信等人,笔力雄健且有一定内容,摆脱了浮艳文风的影响。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一些篇幅短小的散文杂记,如梁代陶宏景、吴均的几篇小札。不妨一起看一下。

    陶宏景《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吴均《与宋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两篇山水小品,虽仍用骈体形式,但风格简约清新,文辞清丽,都是历来传诵的名作。

    毋庸置疑,南北朝文学成就相对较高的仍是诗歌方面,其中五言古诗的发展尤为突出,而七言诗也在这时期正式确立了地位。赋文等文学形式,除了王粲、鲍照、江淹等人的抒情小赋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外,大多数作品都沦落成了华而不实、轻忽内容的形式主义骈赋。这种情况,直到中唐古文运动的兴起,才彻底扭转和改观。

    另外,有个情况必须说两句。

    建安以前,中国没有出现像样的文学评论专著,但魏晋南北朝突然一下子出现了四部文学批评的名著。这是否受东汉桓灵时代出现的品评人物的清议风气影响所致呢?

    如果说之前的帝王只是将文人看作“倡优”般的存在,曹丕《典论·论文》里将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那句话,绝对是为所有的作家正了名。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后历代文人作家,甚至包括我们今天这些喜欢舞文弄墨的简友们,都要感谢这位富有远见的魏文帝。

    陆机的《文赋》则是系统阐明文学创作过程、方法、技巧、形式的第一人,尽管他过分强调技巧忽视思想内容的观点不容讳言。当然,形式美并非完全等同于形式主义。

    不过,要说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文艺批评论著,当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两本书几乎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高峰。特别是前者,其成就可说是空前绝后的存在。

    刘勰强调,为文要有风格,更应有风骨,才煽情动人,辞采焕然。感人的才情和生动的语言固然重要,但一定要为情而造文,而不要为文而造情。要写真情实话,不要假意虚言。等等。

    按我的理解,文品,即人品,所谓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也值得一观。

    上述提及的经典名著,我只是偶尔翻阅,从未系统研读,故略知皮毛而已。

    相对南朝,北朝的文化名人确实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写过《水经注》的郦道元、杨衔之和颜之推,后两位分别写过《洛阳伽蓝记》和《颜氏家训》。不过,除了《颜氏家训》稍稍涉猎外,其它两本书,我都未曾览阅。

    南北朝的文化名人或作品,约略介绍完毕了。想想还有谁?

    突然忆起了“横塘羽客”兄弟给我一篇拙文留评时引用杜甫的一联诗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也是,这两位,虽说多次提及,却着墨不多。

    那么,下个章节开始,重点说说他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te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