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读书简友广场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6)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6)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2-11-25 10:05 被阅读0次

为何鲍照能够从六朝靡弱的诗坛突围而出,抗音吐怀独成亮节?为何他能从众多文化名人中一骑绝尘,光焰腾于楮墨之表?

我想,除了他的文学天赋和超人才气,关键还是他的出身。

鲍照416年出生于一个低级士族家庭,因家庭贫困而年少时曾从事农耕。正因为这样的家境和多年幕僚寄人篱下的经历,才让他有机会了解百姓的疾苦,看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剧烈,从而写出反映““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恶劣现状的一首首现实主义诗篇,哼唱出秋风扫落叶般高亢凌厉的战歌。.

也就是说,当谢灵运那些士族大家成天锦衣玉食沉溺山水逍遥悠哉的时候,鲍照的眼睛里全是血泪和艰险,由此也就自然造就了他的抗争和反叛精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世家大族凭什么就能窃取公器衣食无忧高高在上?旷达贤士莫非生来就低人一等任人驱遣?鲍照不甘,不服,内心压抑的怒火冲天而起。

这不,十九岁时他毛遂自荐去拜谒临川王刘义庆,后者不以为意。旁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鸿鹄之志,一览无遗。

其时,鲍照开始创作大量的七言和杂言的乐府诗,其中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尤为精警出名。刘义庆人品不错,深觉其诗奇异,遂对鲍照青眼有加,只是随着刘义庆的去世,鲍照开始了流离辗转历仕诸王的幕僚生涯。

其实,最能反映鲍照反抗现实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正是他的七言杂诗。我们接下来欣赏几首。

《拟行路难》

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蹀躞(dié xiè):小步走路,寓意徘徊踯躅。

如果说《其四》对门阀制度的不瞒和忧愤还有点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有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深沉,没有直抒心中垒块,那么《其六》一开始就在“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中彻底爆发出来了。

去!老子宁愿弃置罢官,也不愿卑躬屈膝蹀躞垂翼来受你们这些达官贵人的鸟气!归去吧,归去,还能得到亲情的滋润,朝夕享受天伦之乐,何况我本就出身孤寒又直率刚正。

遗憾的是,鲍照缺少陶然忘机的真正境界,他的出世之心并没那么坚决,因此一边如浮萍般在藩王间飘摇不定,一边吐露着愤世嫉俗的心曲,当然也不乏少数流露出听天由命、及时行乐等消极思想的诗作。

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

人,不可能永远保持积极昂扬的进取姿态,能参透大化看清生命本质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诗人,只是用心灵在思考问题,因为同时能用心灵、脑子和行动思考的人只有先知。所以,屈原、李白、杜甫都成不了思想家,成不了智者,陶渊明、苏轼前进了一大步,但离先知的距离还有不小的距离。而鲍照,充其量就是一个杰出的诗人。

这就够了。

他的组诗《拟行路难》和《拟古》等题材的诗作,思想内容既丰富深刻,感情更是强烈奔放。七言、杂言这种新的诗体,音节顿挫,富于变化,且气势昂扬,具有“发唱惊挺”、“倾炫心魂”的震撼力量。

另外,鲍照大胆创新,变逐句用韵改为隔句用韵甚至自由换韵,这就为七言诗的进一步发展树立了榜样,开拓了宽广的道路。李白、高适、岑参等都极为推崇鲍诗,杜甫评论这三位的诗作则频繁提及鲍照,就是鲍照影响力的明证。

不幸的是,鲍照最终跟错了主人。他侍奉的临海王刘子顼随晋安王刘子勋举兵叛乱,最终兵败,鲍照竟在乱中遇难,年五十左右。

据说,鲍照死后,葬在了江苏盐城一位宛姓农民家的稻田里。老宛虽觉得奇怪,却大度接纳了它,在春耕时还特意多留了一犁土的距离,并让“留一犁”成了宛家的“祖训”,让宛家人一代一代地善待这个无名之坟。

隋朝开科举前,原本世代务农的宛家后辈中却出了个在省城会考中名例榜首的大秀才。

原来,宛秀才在省城会考期间,每遇疑难问题时,总有一个人在他后面指点他,可是当他屡屡回头时却杳无人影。

一次考试中,正当小宛抓头挠耳不知所措时,又听到指点声音,宛秀才再三追问后得知指点他的叫“刘一雷”。宛家人千思百想后联想到“留一犁”的“祖训上,认为是“留一犁”在暗中相助宛秀才。于是宛家人重修此坟以表感谢,后从墓中的随葬竹简中得知墓主正是鲍照-鲍参军。

这是一个感人的民间故事,真实性值得怀疑。然而,积德行善、好人好报这些朴素的道德观,几千年以来,早已深深融入了华夏子孙的血液。

这便是我认识的鲍照。暂时跟他道别吧,下面开始听听庾信的心声。

相关文章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6)

    为何鲍照能够从六朝靡弱的诗坛突围而出,抗音吐怀独成亮节?为何他能从众多文化名人中一骑绝尘,光焰腾于楮墨之表? 我想...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2)

    今天开始说谢灵运的同族后辈、素有“小谢”之称的谢朓。小谢,比“大谢”谢灵运小了整整八十岁。 此人来头也不小,他祖父...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3)

    今天继续说说谢朓,然后再聊聊其他几位文化名人。 我们先看谢朓的另一首名作《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5)

    今天开始说鲍照。说心里话,他是我最欣赏的南北朝诗人。 下面直接看他的作品。 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4)

    上章节收尾处介绍了江淹的两篇赋文,顺便提了一下他晚年的“江郎才尽”。 其实,我对赋体一直不太欣赏,总觉得过于夸张和...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8)

    接着说两句庾信的《枯树赋》。 据伟人身边的工作人员张玉凤回忆,伟人一生酷爱庾信的《枯树赋》,几乎能一字不差地完整背...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7)

    我有个习惯,喜欢看各类题材的战争片,尽管我反对杀戮,厌恶血腥。但事实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史,避不开战争,躲不开血...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9)

    奇怪的是,将帅临阵逃逸换在任何朝代都是杀头的死罪,可庾信并没受到任何处罚。台城沦陷后,他偷偷跑到江陵,即如今的湖北...

  •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终结篇)

    在跟庾信话别前,我们再看他几首诗作。 《拟咏怀·其十》悲歌渡燕水,弭节出阳关。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

  • 第十章 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1)

    先说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字灵运,小名客儿,世称谢客。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嵊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北朝的那些文化名人(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nt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