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故乡》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所谓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所以文中的“我”并非指作者本人。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代表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作者为何创作了这部作品呢?有何深意呢?令我陷入了沉思,令我有了探究的欲望。说说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好友与乡邻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
主要内容写了“我”回故乡处理搬家事务时的种种见闻与感受,见到了哪些人呢?印象深刻的有少年好友闰土和豆腐西施杨二嫂。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写这两个人物的巨变:少年闰土纯真活泼、有智有勇、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时隔二十多年后见到的中年闰土却是个麻木迟钝、善良朴实、痛苦不堪的“木偶人”;记忆中的豆腐西施年轻漂亮、端庄文静,眼前的杨二嫂是泼辣刻薄、自私势利贪婪的圆规。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意在揭示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生活痛苦、人性扭曲。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闰土,那么作者另外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何深意呢?也就是次要人物的作用是什么?
造成杨二嫂巨变的原因是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的恶习。塑造杨二嫂人物形象的意义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也就是说,塑造杨二嫂的形象是为了更好地深化主题。
除了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还有对故乡的景物描写的对比,以及“我”先后的心情对比。可以说,文中的对比无处不在,是对比手法的典范之作。
除了对比,作者还运用了插叙的笔法:插叙少年闰土与我的交往和友谊;插叙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年轻、本分的样子。插叙的手法为下文写二十多年后的杨二嫂、闰土的形象作铺垫,并与之后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插叙手法的运用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突出“对比”,进而揭示主题:深刻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榨给中国农民造成的苦难,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并没有让人民过上作者理想中的生活。
凡是阅读本文的读者,能深刻领悟到文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精妙,印象极其深刻,文中的对比手法可谓运用得炉火纯青,过目不忘,堪称对比手法的典范。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作者还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手法,塑造了鲜明的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运用典型的语言表现典型的形象,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那么,今天我想探究文中的“我”,他是一个什么形象呢?在文中有何作用呢?作者笔下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我”是一个对现实不满,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第一,“我”在文中是线索人物,是故事的叙述者,但不等同于作者本人。读者跟随“我”的视线,回到了相隔二十余年的故乡去,通过“我”的目光,“看见”了故乡中的人与事的变迁。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深冬,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相隔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读者追随着文中”我“的所见所感,一起随他回到相隔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会看见什么呢?文中的开端就设置了悬念,吸引着读者读下去。文中的”我“是不能忽视的存在。他回家干什么去呢?文中也有交代。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某食的异地去。
这是交到了”我“回故乡的原因,回家处理搬家事宜,别离故乡到别处谋生去。读者似乎也跟着“我”一道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中年闰土,见到了老年杨二嫂,深切地感知了故乡的巨变,且进入了深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巨变呢?不由自主地会联系起故事发生时的时代背景来,这也是作者创作本篇小说的意义所在,小说的目的最终是通过所塑造的人物来反映社会现实。
接着,读者也跟着“我”一起陷入了回忆,回忆二十多年前“我”的少年好友闰土以及年轻文静美好的豆腐西施。那是一段美妙的岁月,也产生了共鸣,故乡在每一个漂泊的人心中都是美好的,在“我”这个外出谋生多年的人心中亦是如此。但二十多年来,由于种种说不清道不得的原因,故乡发生了巨变。读者也跟着“我”同频共振,内心受到了不小的震颤。犹如一道伤疤被揭开,故乡已是千疮百孔,丑陋不堪,令读者动容,令读者深思。
文中就是因为有“我”这个人物的存在,打破时空的局限,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通过“我”的见闻,把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使情节得以推动,得以发展。
第二,作为见证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人与事,因为有了“我”的见证,因为有了“我”的参与,显得真实可信。
文中的“我”本是带着一种游子的心绪回故乡的,找寻儿时的洁白的,美丽的梦境。可是,目之所及的故乡是破败的,荒凉的。“我”带领读者一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在回忆中,见到了少年好友闰土。皎洁的月光下刺猹的酷酷的少年,走路带风,知识面丰富,兴趣广泛的有个性的少年,而眼前的闰土,已是中年,已演变成为言行迟钝,行为愚昧的庄稼汉。这巨大的反差是由“我”与闰土亲身交往得出来的。
正如文中写道闰土:
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中年时:"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对闰土无疑是失望的,这种失望似乎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有“我”的交往为证,“我”见证着闰土的兴衰变迁,有血有肉的闰土仿佛就在身边。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类似于少年闰土般的人,他是我们童年的美好情节,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经过二十多年后的磨难,纯真少年变成了一个依附于陈规陋俗中的木偶人。
他是我们国人心中的一个梦境,一个不灭的少年美好形象。闰土所折射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你我他。竟如此真实,因为有了“我”的所思所感,赋予了一定的感情色彩,甚至与故乡中的人亲身交往,才显出文章的真实性,以至于有些读者傻傻分不清文中的“我”是谁,总误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当然,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并不等同于作者本人,也说明作者的创作尤其成功,有很高的艺术性。
与故乡的杨二嫂的交往,也写得真实生动,仿佛那个尖酸刻薄,爱占小便宜的老年妇女就在我们身边,毕竟,现实世界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人存在。这样的女人在那样的环境下,为了生存下去,变得有些不知廉耻,不知收敛,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还有宏儿与水生的交往,以及“我”母亲的言行,虽然着墨不多,但都刻画的真切自如。令读者不由得联系起那些人物所在的时代背景,把他们代入到特殊的场景去,似乎又都能理解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了。
所以,“我”是文中穿针引线的人物,作为见证人,交往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更好地反映文章的主题。
第三,升华主题。寄托着作者的褒贬、爱憎等思想感情。
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而麻木地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在文中作为进步知识分子形象出现,通过本部作品,“我”希望故乡的人们过上新生活,不要像闰土那样麻木,不要像“我”那般辛劳地生活。虽然要实现这些愿望有些渺茫,但希望还是要有的。作者想通过“我”的心声,通过“我”的言行,寄托作者本人对故乡以至于对中国的美好祝愿。
有人说,宏儿与水生是“我”与闰土的轮回,也是缩影。但我认为宏儿在“我”的教育下,思想必定会进步的,水生也会在新生活下成长,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水生的思想也不会因循守旧的。我坚信,人是向阳而生的,故乡也会在新生力量的引领下越来越美好的。
此外,作者预欲通过本文,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作者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杨二嫂对“我”的态度,说明了孩提时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完全消失。表现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也通过作品表达创作的原动力,揭示主题。
小说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