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跟女友无意间买了几十块钱的糖果,发现非常好吃。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回味无穷。但总觉得没吃够,我们当时都叹气,怎么就没有多买一些呢?
于是,第二次去买的时候,我们花了四五百块钱,买了很多种类不一口味不同的糖果,整整一大袋,然后兴高采烈地提回了家。
结果吃了两天后,就厌倦了。一大部分糖果没吃掉,放了一两个月,后来上了霉,最终去了垃圾桶里。

任何东西,只有在没有完全满足之前,才是最美好的。山珍海味,豪车美女,如果轻易拥有,那最终也会令人厌倦。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那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我们愿望的满足。可我们每次都发现,当一个愿望被满足以后,会收获一小段享福,接下来的话,便是无聊和厌倦。
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渴望放假,但当放了两个月的暑假后,被无聊所折磨,于是又希望上学。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渴望休闲,但如果给你半年休闲时间,你又会厌倦休闲。
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单一,金钱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而首富的儿子王思聪乃是人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王思聪从小家产万贯,豪车美女簇拥,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这就很幸福吗?
我觉得他或许还没有一些普通的人幸福。因为普通人至少还有目标,每一个小小的目标实现后,都会获得欢喜。然而中国首富一下子帮儿子把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了。王思聪还没尝到去实现这些目标的快乐,就马上感到无聊和厌倦了。
或许这也是他为什么今天要和这个明星开撕,明天要和那个富二代抬杠的原因吧。什么都有了,不搞点事,折腾折腾,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盛大的CEO陈天乔靠游戏发家,五年赚了150亿。他说三十多岁就拥有了这么多钱,他感到恐惧,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还能做什么。
搜狐董事长张朝阳在事业达到顶峰时,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无法工作,差点自杀。
溥仪身为清朝皇帝,14起就搞了很多女人。但到了19岁,溥仪对性厌恶的不能再厌恶了,居然还得了阳痿和早泄。
叔本华说,幸福有两大敌人,痛苦和厌倦,厌倦有时更加令人痛苦甚至绝望。平穷的人,被生活所迫,终日要为生存所操劳,这是痛苦的。而富人什么都满足了,这又是无聊的。
由此可见,幸福指数最高的,是中产阶级的人。(这只是大概普遍来说,也有某些中产阶级不幸福的)。全球幸福指数也表明,贫富差距越小,中产阶级所占比例越大的国家,幸福指数越高。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如丹麦,挪威,他们的贫富差距极小。
中产阶级的人,没有什么经济压力,这使他们可以免除很多痛苦和屈辱;又有很多未曾实现的目标,这让他们觉得人生还有盼头,还有很多可以去经历,而不会出现陈天桥的那种“我这辈子还能做什么”的失落和厌倦。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一生经商,13次富了又穷,穷了又富,可谓是历尽人间沧桑。年届六十的时候,他写下《鲁滨孙漂流记》。在书中,他借用鲁滨孙父亲之口说到:
帝王们常常感叹高贵的出身给其带来的不幸际遇,而希望自己生于贵贱之间。众多智达之人也都把这种地位看作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他们常常向神祈祷,希望自己既不贫穷,又不要过于富有。
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而中间阶层灾祸最少,更不会像前两种人那样大起大落。不仅如此,中间阶层的人既不必像贵族人物那样因生活挥霍无度骄奢淫逸而心力交瘁,也不会像穷人为了温饱而艰难度日。
唯有中间阶层的人们才最有机会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品德和舒适欢乐,平和、富裕是中产人家的随身之宝。他又说,遇事沉稳,温和谦逊,健康的体魄,愉快的交际,令人欢喜的娱乐,称心如意的志趣,所有这些幸福都属于中间阶层的人们。
中间阶层的人们可以平稳安闲地过日子,不必劳心费力为每天的面包而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使得身心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也不必为成名发财的欲望所困扰,享受愉快舒适的生活,品尝着生活的甜美,体会生活的幸福。
如果你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就努力摆脱那个痛苦的阶级吧。如果你已经衣食无忧,就好好发展自己的兴趣,多花些时间在家人身上,别再被虚荣心和攀比心所束缚了。知足者常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