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作者: 卷毛维安 | 来源:发表于2018-05-01 11:17 被阅读3292次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这是我在后台收到的一条读者留言。

说这话的是个在三本大学读大三的女孩,准备考研,想必是个在学校里努力上进的人吧,却无端也遭到了很多周围人的不认同和不理解:

一些人只觉得我的野心是妄想,麻雀也想做凤凰。”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大概会显得太狂傲吧。但我其实挺佩服她的:能够看到自己的潜力,并且努力获得突破平台的可能性,是非常难得的了。

忽然翻到刚上大一时发过的一条说说: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那时候还没从高中生活中缓过劲儿来。我的高中是本地一所声誉名气极佳的学校,相比起来,我的大学则显得有点平平无奇。

如今看起来,过去的自己对于学校title的执念挺深的,而且刚上大学那会儿其实挺自卑,因为觉得大学没考好,在一堆考上名校的高中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连说话都有仿佛小心翼翼的。

要说完全不羡慕佩服是假的,但如今心态的确逐渐转变:

曾经会觉得:我们同在一个地方工作学习,你是知名学校毕业,而我是某某学校的。

现在会用另一种思路:你是知名学校毕业的,我是某某学校的学生,但此刻,我们在同一个平台工作学习。

很难说得清你经历过什么我经历过什么,但结果是我们又在同一个地方遇见了。

英雄不问来路,就算来路不同,未尝做不成英雄。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

有人说,名校和非名校、一本和非一本带来的福利差距有多少,只有到了毕业才知道。

很多人说名牌大学就像是名牌包,一个logo一个款式就给人传递出了无限的信息量,让人不敢小看,敬畏三分。

更何况走上社会后,非名校学生的柴扉久不开,名校学生的自动门早就顺着绿色通道敞开。

名校的学生和非名校的学生,或者简单点说,211、985的学生和非一本的学生,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一个top5学校的朋友打了个接地气的比方如此回答:

“进入不同的学校,就像去不同的地方买咖啡喝,每个人口里的钱(分数)不够,也只能买到不同的产品(大学),名校就像去星巴克买现煮,普通学校就像去超市里买罐装。

虽然大家喝的都是“咖啡”,但原料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口感品质自然也不同。

而且环境不同——

在咖啡店里,大部分都是抱着电脑赶策划赶论文赶稿子的脑力工作者,或者临时谈创业谈生意的创业者。

但在超市,不仅没有地方坐,你前后排队付款的人可能只是赶着上班的普通工薪族。”

重要的不是坐着喝走着喝的区别,而是这杯咖啡质量如何、背后有没有什么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谁和你一起喝的,你们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

我觉得他说的没错,并不是因为他高考分数比我高,读着比我更好的学校。而是因为我在各种活动和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我的确发现他们拥有更多珍贵的品质和不错的能力。

昨天和一个知名的记者聊天,只是一顿饭的时间。对方一上来就轻描淡写:“我们以前在北大怎么怎么样”,我们随便说起了一个什么品牌,对方回答:“哦,我直系师兄,很熟的。”

这定不是刻意的炫耀,因为他说的是事实。但让我觉得“和xxx吃饭”更开心的事情是,本来以为我需要靠恭维和表达认同的一个饭局,双方年龄相差近十岁,也可达到成比较顺畅愉快的沟通。

他说的我知道,我说的他也认同。

我相信对方是业内精英,比和精英吃饭更让我开心的事情是,我会和精英有共鸣。(可能是我自我感觉良好,但也非常开心了)

要说不羡慕佩服,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依然觉得,名校的意义不仅仅是求职时的光环,也不是聚会时顺口递出的一张张无形“名片”。

我羡慕的是,那些名校出来的年轻人,他们像是彼此之间的海浪。像隔绝外界的屏障,也像相互激励的助推器。

名校学生之间有特殊的心气和感知频率,虽不排外却也不包容,旁人不易感知也不可小觑。

在中国,我们常常把名校和精英教育等同起来,其实我不觉得名校学生和社会精英之间是一个“等号”,可能只是一个勉强的“约等于”。其实只是概率大小的问题。

没有什么地方是永恒安全的。珍贵的年轻人不一定会被学校所珍惜,更保险的做法可能是自己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思想自由。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

作为一个典型的非名校出身的普通年轻人,我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普通大学的教育资源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不好,真正让我们和所谓“精英”们拉开距离的关键而在于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心气和趣味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行动不同。

非名校的年轻人失去了一条精神上的康庄大道,他们必须时刻自我说服和激励,甚至需要反抗周围大部分人,而在独木桥上战战兢兢。

与其说非名校的学生失去的是眼界和资源,不如说他们失去的是某种群体之间的相互激励和彼此共鸣,他们得到的更多是质疑,甚至是贬低。

很多人常常提到波伏娃《第二性》里著名的段落: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可靠的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的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已在失败的冒险中耗尽。”

这样的比喻或许不完全恰当,但我觉得其实困境是类似的,正如我最开始提到的那句:

“我的学校配不上我。”

或许那个姑娘周围的人不仅不鼓励她的前进,反而用一种看待异类的眼光打量她的野心。

她的上进,或许要让她付出更多的力气,还得面对 无人为伍的孤寂

❤️

昨天吃饭的时候,记者老师提到了弗里德曼的一本书《世界是平的》。彼时作者认为“互联网让信息更通畅,世界像是被抹平般天下大同”

可坐在对面的老师笑道:“现在弗里德曼可能会觉得很打脸。”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互联网并没有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硬生生地划出一条结实的鸿沟——不同的人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不同,高度也就不同。

有次在杂志上看到说,如今中国农村以及小城镇地区移动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率很高,但那里的年轻人们大多数只将手机用做娱乐消遣。他们很少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获得线上的知识资源和平台进行更高质量的学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是他们只有一瓢,而是他们周围的同龄人,都在争那一瓢,且没人告诉他们,其实有更好的

可以说,他们每日打开的app可能决定了他们上限。

非名校的学生,或许可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看到那些接受着更高质量教育的同龄人的模样和生活。但可惜的是,他们只看到一个结果,只了解包装过后的(或许被夸大或许被修饰过)的对方,却没有机会参与对方的生活,和一路走来的过程。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年轻人,没得到激励,只得到了焦虑。

不是走不出去,也不是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只是被周围的人群困住了,若不自己找出口,只会一直待在原地,在乌泱泱的人群中。

继续焦虑。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那个读者一样,说出“我的大学配不上我”这样的话。但我相信,她做出的这个决定,意味着她会走上一条更加辛苦和孤独的路。

最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拥有某个title或者名校的光环加持,而是她不会再害怕这样名义上的落差,并且可以心安理得的自由学习,思辨,以及自我完善。

非名校的学生,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甚至专科的学生中,肯定存在着那些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不愿意被平台限制的个体。

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坚定自己的想法,走出去,走出去,走出去。

《圆桌派》里张立宪老师说过一句话:“你是选择在一线城市做一个二三线的人,还是想在二三线的城市做一个一线的人?

同理的,名校与否其实不能判断一个人的三六九等。名校只是可以帮助个人在大概率上成就他自己。

如果觉得自己的title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那就更加努力的,去向更高层次更多元的世界和同龄人看齐。你可以去寻找更多和你有相同梦想和野心的人,和他们一起为伍一起创造。

非名校毕业的年轻人失去了什么?我想,他们或许曾经失去或差点失去自己真正的人生欲望,差点儿被大流浇灭自己的野心火焰。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很多东西是可以被弥补和改善的,只要有突破的决心和意志,

保持清醒,保持上进(往上走,往前进)。

尼采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同理,你可以在自己身上,克服所有的标签和阻碍。用实力为自己冠名。

相关文章

  •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上学期末我留任了学校喜欢的社团,所以暑假的时候就自告奋勇的充当热心学姐一职,加入新生群为小萌新们解答疑惑。 “你的...

  •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这是我在后台收到的一条读者留言。 说这话的是个在三本大学读大三的女孩,准备考研,想必是个在...

  •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啊?

    犹记得去年9月份,第一次独自搭乘前往学校的火车,满怀着期待和些许不安。比较顺利地到了学校,我拉着行李箱,终于还...

  • 我觉得,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文,凉栀姑娘 时间荏苒,白驹过隙 又是一年开学季。 时间辗转过去回忆 四年前, 我们抱着一张大学通知书 四年后醒来...

  • 我的大学真的配不上我啊。

    01 老实说,作为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觉得这所学校压根配不上我。 看着身边同学一个...

  • 如果可以重来。

    “我的大学配不上我,我的能力又配不上我理想的大学”这是我前几天在简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嗯...符合我的现实,借用...

  • 我配不上

    笑一下很容易 嘴巴用力扯着就好了 相反哭一下却很难 为谁哭呢 为我吗 我还配不上

  • 这个大学真差,根本配不上我!

    一 昨天晚上室友的发小找她视频聊天,寒暄了几句之后,电话另一端的抱怨就像洪水开了闸一样奔涌而来。 “这个学校也太差...

  • 《我的痛苦配不上我》

    两年前的3月4日,我在纸的时代书店偶遇一场文化沙龙——知识女性的美丽与疼痛,作家艾云的新书分享会。结束后的当晚写下...

  • 2020-02-23

    后来我才发现,不是我配不上你也不是你配不上我,而是我配不上你的风情万种,你配不上我的深情专一

网友评论

  • Tibetmignon:姐姐超赞😀
  • a60b73d89698:创新课的老师说,名校和普通本科专业的学生比较,
    通常情况下,有一点区别,就是大部分人比较自律。

    不一定说就比普通学校的学生聪明,
    但是能够上名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很自律,而且比较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

    抛却之前的种种,既然现在的起跑线已经比别人落后,那么有什么借口不想前进呢。
    不懂的事物不去尝试怎么会懂呢,不坚持下去怎么学会呢

    And,要么不做,要么认真做
  • 猫咪不会喵:刚拿到专升本的录取通知书,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止于此。尽管现在很多不如意,甚至有些低到尘埃里,但是我还是有一颗向上的心,加油
    张梦圆girl的最高领袖:@猫咪不会喵 你好厉害:smile:
    momo_1997:@猫咪不会喵 加油😄
  • 我是心灵树洞:很深刻也很令人警醒
  • 鱼在天空:所以你要不懈努力,不然说再多也是白搭。
  • 歆曦:可能差距在于一个是想一想,一个是想了就会做
  • Fllow_YOUR_souL:维安你去哪儿了?
  • 9d063c64a0af:你装逼
  • 小蓝姐姐_:就像你在一间所有人都在看剧、打游戏、唱歌的宿舍里,只有你一个人打开台灯背单词。你背着背着会想,是不是我也可以休息一下,看个剧?打一局王者?于是你也这么做了
  • 你说也好再不想回:不没任何行动的,还是原样。
  • Moshine林莫杉:非常棒,我就是高考失败读了三本院校,但大学里非常努力,基本拿年段第一的奖学金,然后通过考研,考到了专业里数一数二的院校。圈子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视野和格局真的不一样。目前的计划是先工作,未来可能还会读博,我对我的人生越来越自信。因为当你意识到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在等待你时,你会拼了命努力!
    行脚人:@Yesman_f0ee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专科是先升本科,再由本科这个平台去考研的: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bb565cc22bbb:@Moshine林莫杉 专科生的我,想问一下专科是怎么考研的?
  • 林夕喃:我想上去,但是从刚开始的坚定到同学暗讽,虽然她们可以说是开玩笑但总让我胆怯,让自己一步步放弃。到现在我想在找回当初的自己,
  • 花儿的念想:你周围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我觉得人生的价值就是不管你在哪一个位置,哪一个行业,都能做到这个行业里的最好,浑身充满正能量,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你身边的人。
  • SemiraChen:我刚毕业,名牌大学多重要我自己心里知道,我上的三本大学氛围不好,我挺住了两年,最后还是败给了迷茫这件事。
  • GoldenGraden:感同身受!
  • 如果有假如:在普通大学里,想变得优秀,就得忍受孤独,接受异样的眼光。
  • 竹生有节:写的很好,很触碰❤
  • 小仙疯:脸真大 学校就是提供你学习的场所 学不学看自己
  • 小老板河大大:一流的大学,一样可以出三流的人才。
    三流的大学,一样可以出一流的人才。
  • 西湖夜色:深度好文
  • 左小蝉:中国的985,211,少数名族有加分,外国人就算是不考试也能进,这直接来了学校水平,你读这些大学只不过为了能有更好的职业,可是要论学术还真没有什么意义,最近看到一些文章,海外华侨在重庆四百分可以考上北大清华,你说你们争什么?还不早早移民
  • 左小蝉:北大排名从六十多位跌倒九十多,可见确实配不上
  • 3530183eb7df:不付出别人不愿意付出的努力,怎么得到大家都想要的生活。一个人孤独久了,就脱离了人群,也放弃了个人在社会在他人心目中价值的体现,积极的面对自己,面对对手,超越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 青莲烟:没勇气和这个世界做斗争,又怎能走到世界的顶端
  • 跌入樱花丛的猫:从小被灌输一种思想:人不能改变环境,你得适应环境。但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环境对我而言,就像温水煮青蛙,日日带来磨损,那我何不选择换个环境,开始新的尝试呢?毕竟,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呀。
  • 张春发_66a0:好吧!用实力为自已冠名!我极力赞同这句话。我出身卑微,又人生坎坷,曾考上过名校(军校),却没有被上完成功。但我历经磨难几+年后,忽然提笔致力写作,欲闯出一条蹊径来。于是,我又开始野心勃勃。我萌动于心的广告词是:让实力说话,让作品为我代言!并与曾毕业于名校的同龄同学比文采!
  • 猪丫头的小确幸:觉得是在讲自己,我总觉得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想我是有野心的人,我需要更好的发展自己!
  • 我是一个凡夫俗子:最可怕的是,自己的行动配不上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你努力了也不定有结果,但不努力肯定没有结果。但你做过和没做过,还是不一样的
  • 11ca136d6d31:1.环境真的重要,近朱者赤深信不疑,圈子未必很大,说学校不好就有点大了,几十个人足以影响你的好坏 2.小城市机遇也真的很小,机遇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3.专业技能要靠自己也要看老师水平,当然主动学习是很重要的
  • fb3a5fb537b9:环境很重要,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特别是工作后,一定要相信选择大于努力。
  • 月亮月亮月亮:我觉得名校与普通本科肯定不一样,从学校环境、师资力量到结识的人等等都会有差距,但是这些差距都不足以限制那个执着而又努力的你发展的所有可能性
  • getElementsByMK:一个问题,努力上进的人,是怎么考到三本的?
    就高考那点难度,能考到三本,学的究竟是有多差。
    你要说一个人是因为不努力学习,导致考到三本,那我还可以认为这个人只是心态不正,等心态调整过来,还有点潜力。努力考到三本,算了吧,尽早接受平庸的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getElementsByMK:@特写皱纹 成长必经的一个阶段就是:认清自己。努力的前提是有潜力。不认命可以,但你要知道,无论你再怎么不忿,这个社会上80%的人,注定会平庸一辈子。年少时努力了那么久,自己是什么资质,心里没点数?资质低下的,就安静的活着,好好的对待身边人,就够了,不要整什么幺蛾子,害人害己。
    194e399d37d5:@getElementsByMK 所以你做事还没到最后就放弃吗?朋友
    九儿姑娘:哈哈哈哈 有点意思
    但想努力的人 干嘛阻止她呢
  • 我有一个馄饨摊:想知道维安是怎么走到那些优秀的人身边的?
    二本生不考研,不用名校光环为自己加成的话,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有哪些途径可以证明自己,这是很多刚进二本大学的学生们需要知道的。
    d2b4094170cf:@姑娘卖馄饨 我也想知道
    675237b52dfb:@姑娘卖馄饨 哪些途径呢??
  • 海酱w:或许现在的自己会迷茫 可终究有一天 希望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 老肖其实是小肖:反抗啊!这才是真谛!既然已经到这里了,还有什么可以再丢下的?你早起练习口语有人说s b,每天学习有人白眼,准备考研有人冷眼旁观+冷嘲热讽,我们要做的不就是抽他们的脸么?所以没有啥理由说大学配不配上你,在哪都有龙,都有虫。
  • 夕喆:写的不错,砥砺前行。
  • 眺望关注:如果有梦想请好些努力,现在你是孤独的一个人可转身之后也许你是一个民族。你可以自嘲自己在超市里买罐装咖啡,只要你努力你既能去买罐装咖啡又能去星巴克。人生需要努力也需要轻松的调侃,感谢自己自嘲也许会过得很好
  • 05169eef53bc:比起非名校还有更惨的是非本科,专科生的悲哀😰
    45034eeb2b80:@熠然CHEN 每年还有一堆专科都考不上的呢,习惯了抬头。偶尔也要低头看看脚下,其实已经比同样环境出来的人强了。假如说同样家庭环境周围都是专科甚至辍学的,那么你是个专科就已经是平均线了,本科就是超越了你环境所带来的助力。同样的,一个从小教育资源丰厚,例如北上广。连个本科都到不了那就……。一个人的奋斗既要看个人努力,也要看资源加成。
    我是一个凡夫俗子:还有比专科生更惨的呢。不要比惨了,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把生活过好吧。
    海酱w:专科生也未必差劲呀=-=
    但同为专科生..感觉在很多方面真的是差点=-=
  • 陆白薇:想知道维安每天打开的app是什么←_←
  • 善待青春:我想我的学校配不上我,可我的水平又配不上我的野心,处于一直尴尬又挣扎的境地
    善待青春:@海海酱 正在过程中,加油
    海酱w:加油呀! 努力去做吧! 或许就不一样了呢!
    945b24288dd8:@善待青春 那就要努力配上哇,加油

本文标题:“我的大学配不上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yx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