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 你晚上都是在车上睡觉? " 我瞪大眼睛,吃惊地问着眼前的年轻老板。
--1--
3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正在五菱之光的小型面包车的后备箱里的手提电脑上修一个老人的照片。这个老人正在车边,坐在轮椅上,笑着看他修自己的电子相片。
手提电脑后面还有一台针孔打印机,一看就知道使用很长时间了。右脚边放着一块广告牌: 50岁老人免费洗相一张; 左脚边放着毛主席的相框。
" 是,偶尔住下宾馆。" 年轻老板边修图边和我说着。
我被震惊到了,晚上住车上,偶尔住宾馆。这是怎样的生活? 忍受得了吗?一天可以,十天可以,但长期这样,怎么受得了啊?
--2--
" 小伙子,你是哪里人啊?" 震惊之余,我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哪个地方的人,能忍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 俺是河南人! " 小伙子终于停止移动鼠标,站直身子对我说,嘴角边隐约露出笑意。
哦,是河南人! 我很好奇,他怎么会跑到离河南几千公里之外的这个小城镇,开着小型面包车做移动拍照洗相这个生意呢?
我和周围等着拍照洗相的几个老人都做起了好奇宝宝,七嘴八舌地继续追问下去。
原来,这个年轻老板叫王兵,今年30岁,初中毕业后就从河南的一个偏远农村来到珠三角这边打工。
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五年,发觉再做下去既没钱途,又没前途。王兵爽快地把这个经常加班加到深夜才能拿3000多元的工作给辞了。经过慎重考虑后,加入了河南移动商人的队伍,辗转在100多个县区间。
目前,王兵开着这辆五菱之光小型面包车做洗相拍照生意已经十多年了。去年,他就来到我们这个小城镇了。
--3--
" 到你这里拍照洗相怎么收费? " 我模模糊糊的,一下子想不明白怎么赚钱。第一次看到有人在我们这个地方做这生意,而且广告牌上又写着" 5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洗相一张 " ,万一跑来这里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钱赚吗?
" 一寸照10元10张,相店里是10元4张,我这里非常划算。若是50岁以上的老人,则免费洗一张大张相片,要相框就要出30元。那,就像这毛主席相一样的。" 王兵慢慢地说着。
" 一天大概有多少人来你这里拍照? "
" 好的时候一天有差不多150人,差的时候二三十人。"
" 哇,你的收入应该挺不错的。你们在这里租房住吗?" 我心里算着他的收入和成本。
" 我们没有租房,基本上都是在车上睡。"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河南老板嘴里蹦出一个让我震惊的事情。
" 有多少河南人在我们这里? " 我很好奇,我们这个小城镇究竟来了多少河南人?
" 好多。单是和我一样做拍照洗相生意的都有三十多个...... "
我再次被震到了。我们这里是一个小城镇,仅是做拍照洗相生意的河南人就有三十多个,而且为了省房租,基本上都是睡在车上。如果再加上其他行业的河南人,这个数据就不知道多少了。
" 是啊是啊,我们这里河南人好多,而且都很能干。像上个月我儿媳做月子要请月嫂,亲朋好友推荐的金牌月嫂都是河南人。到我家的那个河南人月嫂很朴实,很勤劳...... " 我旁边的老婆婆接过话,开始说起她家请的那个月嫂有多么能干。
" 靓女,你问了我那么多问题,不帮衬下我的生意啊?" 王兵洗好残疾老人的相后,笑眯眯地对我说。
" 好,那就照个一寸相。" 于是,早上起来买菜的我,让这个年轻的河南人老板帮我拍了个照......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这部书里,是这样描写河南人的:
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生活条件的劳动者。
试想,如果出国就像出省一样容易的话,那么全世界也会到处遍布河南人的足迹。
他们和吉普赛人不一样。吉普赛人只爱飘迫,河南人爱劳动。
但河南人除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
我曾经去过河南郑州,当时郑州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是一座衰败的古都。但在那里接触到的的士司机、公交司机、路边的阿姨,无不有问必答,热情友好。
当然,我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河南人怎样骗人的事情,我无意追究其中的真假。
我只知道,我所在的这个小城镇,来了很多河南人,分布在各行各业,而且出了好多技术能手,像金牌月嫂、老牌修鞋。
而我们本地人,好多宁愿整天打麻将,也不愿意去做月嫂,不愿意去修鞋,说是太辛苦了。
达芬奇说:"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 ; 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像河南人一样四处奔波勤劳地赚钱呢?
(无戒365天训练营 4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