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思诸子百家
再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儒教

再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儒教

作者: 银灯鸳帏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13:16 被阅读294次

作者:银灯鸳帏

错过了批林批孔的时代,对儒法斗争缺少认识,所以我开这个贴子是为了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和探讨,以让大家和我一起正面学习儒教,全面认识儒教。从统治者的角度去看儒教,儒教是一种利器,但是从民主的角度去认识儒教,儒教的本来面目就令人心寒了。孔子的学说,造就了封建社会全民愚忠,可是从民主的角度来看,又觉得这种学说理论是扭曲人性的,特别是经过部分尊孔人士的极力歪曲,今天,我们已经辨不清实质上是封建社会产物的孔论的真实面目。相对奴隶社会来说,孔说是一种进步,可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它却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今天再教孩子们去读孔说,培养的并不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而是给孩子培养奴性。开篇之说,并无他意,接下来从“古今之论”来分析,看看儒教复兴对中华复兴是否有利。

为了给儒家学说一个完美的解释,有人草率地把未成熟的和错误的解释当成权威,当成依据,引起对儒家思想的错误解读,出现了许多混乱的现象。

研究儒学,材料不足或对原著不完全理解,可能会大成问题。可是当今许多儒家弟子多是背书和抄书的机器,一旦有个作者的言论有利于儒家,就大肆炒作,大胆引用,对材料的真伪不作考证,对古人古论只是盲目崇拜,并不是站在时代性的角度看问题,故而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抄书读书却不自省自悟,不应时应景,所以沿用了错误的征引,得出错误的判断,最终是错误的结论。可想这种结论是误导的,是有害的。

吾国的严重吃人辱人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长期专制体制的儒家系列学说之上的,它又蚀骨腐心地奴化了黎民的心理性格。

儒教,政治上实行三纲五常为中心,组织上任人唯亲,思想上遵孔读经,大肆宣扬天命论。

法治和礼治,前者是人与人之间趋向于公平、平等的基础,后者是阶级斗争和矛盾祸根。

结合封建社会问题,解读孔老二,才知道孔老二之毒性,不要为孔老二的言论狡辩。

成王败寇,夺得江山的便是王,心不够狠手段不够辣夺不得的便是贼。夺得的便有真理天义法律的解释权,就有对别人的治裁权。自己的利益是天经地义,只要保得住自己的利益,哪管社会山崩海倾。华夏历史的惯性是,心狠手辣夺得江山后,便向被制服的民众推行变形的孔孟之道,三纲五常,要老百姓做统治者驯服的工具,心甘情愿牺牲自己为统治者第二代第三代坐稳江山鱼肉社会尽瘁尽力。

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一句话,已成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中国统一,靠坑儒来完成。扩大地域,靠征战来达到。唐盛于假仁假义,宋亡于愚忠,明绝于蛮夷,清终于外夷,蒋拘于仁信。历史是一部血泪史,并不是之乎者也的病态呻吟。

有人说孔子学院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办,是中国儒家学说对世界教育的影响,说这种话的人,我希望你们去查一查,咱的教育相对世界各国来说有多大影响。也许是一叶障蔽,也许是自欺欺人,也许是不知者狂妄。愚昧的人,认为刀子架在脖子上是刮痧,浑然不知这是断头之意。法与权,理与情,孰重孰轻,心里有数就好了。

儒,相对平民是教,对于权者是术,君不见下跪的人在淫威之下纷纷断头吗?可悲啊,这几千年来的君臣是主仆,是动辄打骂杀戮,是官要民死民不得不死,是让驯服的鸡在滚烫的开水中游魂,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是站着说话的?

中国人仇官,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骂当权者执法者为狗官,多是对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痛恨,痛恨他们说话的口气和架势,痛恨他们对人不对事的态度,痛恨他们任人唯亲、见钱办事、为权行政的处事方式。千百年来,打官司问的是什么?无非是“你是有钱人吗”“你家里有人当官吗”,可怜的屁民,如果开个三字经念叨班能换口饭吃,就好好干。你不见那些盘腿念佛的和尚吗,闭眼念叨的可不是“我佛慈悲”啊,他们念的是今天有多少香油钱,要不,真的饿死他们。

看哪里可以领赏,就去闻闻试试吧。但现在的社会,比上世纪开明多少倍了,别再做白日梦了!看今日这些貌似孔孟的信徒,说不出几句话几个理,就急火攻心,欲定人之罪,这不是太小儿科吗。这些人和儒学的仁义智信有什么关系呢?

过分推崇儒学,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虽然,从传统文化来说,儒学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有其合理的成份,但是儒学的许多思想是禁锢人的思维的。为什么现在要“找回”孔子?中国的思想界要想一想了,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心骨究竟是什么?要是老拿着千年的抹布擦脸,这脸就说不上光鲜。

世界上,每一天,事物都在变化!有些人,就喜欢自我陶醉和自大。每一种理论,都只是适合它的体制和时代潮流。可笑的是,有些人,老是提着当年勇,说儒家文化能治百病,是万年良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些人,自以为是,没理解透彻儒家的底蕴。儒家的底蕴,就是阶级等级森严,不管它吹得如何天花乱坠,如何的中庸,它最后都会拿阶级等级说事。所以,它不过是为封建阶级服务,跟雷锋为社会主义服务如出一辙。其主题思想不过就是,好好做人,不要闹事,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得罪人,不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要尊崇封建阶级等级,不得有言论自由,要尊崇三纲五常,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唐朝文化影响着日本,日本那时候也向唐朝学习文化。但是日本后来发现更先进的制度和经验,所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俨然崛起,称霸亚洲。日本为何要明治维新,为何要学习西方文化,何不学习先进的唐朝文化?可见,理论文化不过是假象,符合人性的制度才能更长久和飞跃发展。如果说中国正在崛起发展,起根本作用的绝对不是儒家文化,而是中国跟国际接轨,实行市场经济等等原因。现在科技生产是第一推动力,学习儒家的不过是骗吃骗喝的会长而已,埋头苦干的科学家,哪个会想什么儒家中庸之类的,都是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有人却把国家崛起归功为儒家,儒家会长不过是像个和尚念傻经骗点香火钱罢了。儒家从来不会教人如何争取自由,不过是出个笼子模式,叫民众都进笼子里,按它的模式过上“和谐”的生活。

对孔论而言,我更注重的是文学上的审美角度,而不是哲学角度,不过其文学中又强行注入道德标准,对孔子来说,文学只是工具,多凭道德格言正名。当下一些儒学人士也是借孔的道德格言来正名,这种有情趣的功利主义态度,和“文以载道”是背道而驰的。今人对古人的评价没有一定的标准,评论一个人的思想好坏,是站在时代的视角而言的,一是这个人思想是否适合这个时代的思想潮流,二是这个人一生的作为。

如果说日本受儒教影响,不过是利用孔子的名义在华谋取利益,并不是捍卫孔子的利益。日寇对儒教的倡导是贼心不死,这让孔子的本来面目彻底暴露,在卖国贼那儿复兴传统,在内贼和外贼同时鼓吹孔子和王道之时,奸杀掠夺开始了。1933年,日寇在长城上高呼尧舜重新出现在大满洲帝国,圣王所到之处,圣人肯定光临。中国当时的科技有多落后,思想有多滞后,道德有多败坏,经济有多萧条,人心有多不古,日本明治维新断然不会从中国取经,只有西洋文化才对其有所帮助。

今天,保护孔子,只是视其为博物馆的历史收藏物,而不是复兴儒教。几千年的苦难,这个国度从精神上必然仇恨孔儒,毕竟礼治的背后是粗暴无礼,整个民族都在被掩藏着罪名的圣人践踏,在几乎窒息死亡的状态下才对这位圣人有所异议。今天,我们不必要再搬用孔子的词句,他毕竟是一位逝去的古人。这也不是厚今薄古,毕竟孔论缺乏科学的客观分析,之乎者也的陈词滥调教育不了新时代的人,学好小学生守则就是一个圣人了。新时代的变迁,让人人都觉得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新科技的发展让人觉得落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宝法。

华夏文化演变到近代,一切科学发明和先进的社会管理都与华夏无缘,都得从外国引入,假言之,要不是西风强盛而入,依靠历代帝王坐稳江山后大力张扬的孔孟之道,及其承传的华夏文化,能有今日的社会局面?能有今日那些意气洋洋的人撑饱了抱紧了孔孟之道来吹嘘么?

得承认,儒学和其他学说一样,都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唯我独尊的。如某人得杜撰,在21世纪,拯救世界和人类文明必须靠孔孟之道和中国文化,真的无知到极点,丢颜面了还不知道。

对于奴隶社会来说,孔子的学说是相对进步的,但是应用到今天,不过是一些小道理,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你就看不到深度了。说孔子是实用主义,我并不赞同一些儒教子弟的说法,从“伏羲初画八卦,穷神知化”来说应当是哲理派。相对马克思哲学来说,尧舜至文武之政教不过是一些讴吟之声,没有实用主义的内涵。

尊重古人,并不一定接受古人的思想。儒学思想确实对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无完人,孔子身上的缺点和他的言论,从今天的角度和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看一个人,除了听他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言行并不一致,那么这个人并不是真的圣人。

今天,论儒教要客观一点,儒教子弟会把儒教说得十分完美。而对儒教持反对态度的人,也在极力否定儒教。客观去看问题,找出症结,问题也就简单化了,当然,我们需要借鉴古人古书,那是考证的最得力证据。不是不支持儒教的言论就是鹦鹉学舌和拾人牙慧。学术学术,是把前人的智慧科学化。

孔子的言论,全是为了谋生。孔子周游列国,推出“善言”,目的是为了活出个人样,他要凭一张嘴来说服各国君主,必须有一些听起来有道德的话,好比当今社会的“心灵鸡汤”,孔子也要给些君主吃几剂兴奋剂,或者说是麻醉剂。东周春秋末期,战事不断,各国都在面对内忧外患,为图谋生存,一边安民心,一边应对国与国之间的战事。此时的孔子,游说列国,收弟子无数。弟子多了,名气自然就大了,言论的传播也就是通过这些门生去做的。他收集民间的诗歌和文章,把有道理的整理成本,或收集起来,传播这些思想。可是,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述“古者诗三千余篇”,而孔子却删掉好多,最后定为诗三百篇,这种做法十分政治化和功利化。当然,除了《诗》,还有《书》,据《汉书艺文志》所述,古书有三千二百四十篇,孔子删书上为百篇。这比起“焚书坑儒”的嬴政来说,他是不是一个历史罪人?

我说过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孔子比从哲学的角度去欣赏孔子心里会踏实一点。孔子的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的语言,不过古文难度大一点,孔论也就神秘化,孔子也就神圣化了。我们一旦把其理解,原来什么贤圣所讲的话和我们老百姓的语言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孔儒们会大喊大叫“你们给孔子提鞋都不配”,这是人急时说的话。在文学方面,孔的言论也多是来自民间。郭沫若也许存心看不起孔子,他说在先秦诸子中,荀子以思想家而兼长于文艺,在先秦诸子中与孟轲、庄周可以鼎足而三;加上相传是他的弟子的韩非,也可以称之为四大台柱了。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礼经》今存者,有《仪礼》《周官》《大小戴记》,《仪礼》系周公所作,《周官》系孔子所创,《大小戴记》是七十子后传授,多记孔子口义,也有部分采自古籍。

有些儒生不懂“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这样的道理,他是死背书,背死书,读百遍《论语》又有何用呢?

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没一个跳出老师的思维定势,都活在老师的阴影里,能说这是个成功的老师吗?在老师的自身素质,教育成效上远比不上鬼谷子。自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后,思想文化制度再没有任何突破,读书人都被禁锢在一个猪圈里,扼杀了新思想新观念的萌芽,以致华厦文明的衰落。大鸣大放,大辩论,才能促进思想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儒学正统传承的道路上,除了孟子,王阳明,曾国藩,蒋中正廖廖几人之外,其余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儒学后继无顶梁之人,已难盛景再现。

世界本来是一个地球村,多文化主义盛行,传统儒家有强烈的一元化倾向,这是一种与权力绑定的教派,自然在民主路上成为拦路虎。今天,不再信教,一是自由主义的到来,二是大家都厌恶体制文化。

修身养性是儒家文化的主题,现在的儒教分子出口成脏、人格分裂,主要没有悟透儒教的精神。儒与佛相通,与道相融,儒释道本来有很多相似之处,学儒的人也要学点佛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修身养性是基础功。

在所有的学科中,最没有准则的是哲学,你要把其奉为经典也行,要把其称为狗屎也行。奉为经典的人和骂为狗屎的人若是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谈论哲学,哲学就是一门政治课题或谋生之道。若是把哲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哲学就是一门社会科学。当下有许多闲散人员,为了谋求一个社会名份或一份非公职(业余)工作,在力所不及时谋求一事,故而借东风之力乱放臭屁,或者无事找事干,没有理由也没有目标,不按规则出牌,成就某些文化部门的虚值,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走在上坡路,正在陶醉地观看着左右风光,却不知道自己挂的是空挡,而车上坐的是老婆孩子。工作要务实,生活也要务实,五花八门的东西,如果是生财之道,可以借用,如果没有用,那就弃之不用,这才是实用主义。语言是互通的,老百姓的语言最实在,亲人朋友的语言最细腻,什么伟人圣人,那不过是假大空中的高富帅,没有一点点的实用价值。所有玄之又玄的东西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派不上用场,也不适合大众应用,信鬼信神不如信自己信人民币,任何不切实际的语言都是妄言,任何脱离群众的言论都不是实用主义。儒教亦然,没有儒教,全世界照样和平,各国人民照样平和,有了儒教,千百年的历史演变,这个古老的国度又怎样?还不是学西方科技文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才让这个病人重新振作起来!

学国学,是为了寻根,为了传统,为了守着根和本。可是,如果根是烂的,本是毒的,是过期的,是变质的,那么我们就要重新考虑,重新认识,重新调整,对传统文化有所筛选了,而不是盲目地去传授和接受。

对于儒教,纵使它没有毒,也不必要传授,因为它已经没有什么用处,说它有文学价值,只不过是可以作为学习古文的课文,说到哲学思想,全是家常话。当然,若政治家借用,它就应运而起。

儒教本是家常叨咕,把其拔高,是四维八德为古国之本,沿用是有根可守,故而,儒教在狭缝中苟延残喘。当然,此教是和政治局势息息相关的,于局势有益则倡,无益则亡。对于一个稳定发展的国家来说,科学文化教育必然同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并进,绝对不会和旧思想文化同行。

清代儒学的忠实维护者朱柏庐,在他的《治家格言》中就要求后代,“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可见,儒学最后已经不再是孔子的一家之言。真正的儒者尊儒,但能“见其短”,所以努力去完善它,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或维护。其实,中国文化的大家庭里,百家本是一家,读遍诸子百家,就会明了其中的血脉亲缘。

这种整天跪拜的人,肯定说菩萨神圣,却不知道这仅仅是一尊泥巴加稻草塑成的雕像。给一尊泥雕披上神秘的外衣,然后对着这尊泥巴颂经,欺骗自己欺骗别人,为了坐在庙中骗点香油钱度过虚妄的一生,说泥雕是神,不可加以评论,却不知道“神”本身就是泥巴和稻草。没文化装有文化就是个笑话。

用心用灵魂去悟透人生,不要神经错乱地整天念叨,事物的巨细大小,人间的冷暖温饱,世事的纷繁复杂,是任何经书教派都解决不了指导不了的。生命短促,以有限的时间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思想道德,这才是讲效率讲实际。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有种瘾,我也不会天天看这些书,再实际上我也是自知的,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仅仅是心瘾,只是打发无聊时间。

刚刚看到一段精彩的评论:张仪说儒学就是处子卖娼。意思是一个处女想当婊子卖,但别人看不上她,不用她,卖到了最后还是一个处子,最后看别人亲热,就大骂别人下流无耻。就是这种人。儒学者,他们指斥一切,说墨家空洞无义,且行下鄙之事,不登大雅之堂。说法家苟政猛于虎,不足道哉。说兵家把人都教坏了,打仗尸横遍野,都是不好。孟子在大秦帝国里说,自有法墨兵三家,世德沦丧,不亦悲乎。但他自己提得是什么政治主张?复古,回到夏商周三代。这是什么?这就是无能。张仪的一段话:儒家大伪,天下可证: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爱,你孟轲骂做无父绝后。扬朱言利,你孟轲骂禽兽之学。法家强国富民,你孟轲骂成虎狼苛政。老庄超脱,你孟轲骂成逃遁之说。兵农医工,你孟轲骂为未技细学。纵横策士,你孟轲骂作妾妇之道。你张扬刻薄,出言不逊,损遍天下诸子百家!却大言不惭,公然以王道正统自居。凭心而论,儒家自己究有何物?你孟轲究有何物?一言以蔽之,尔等不过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整天淹没在那个消逝的大梦里,惟知大话空洞,欺世盗名而已!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尔等竟日高谈文武之道、解民倒悬,事实上却主张回复井田古制,使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尔等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不是大伪欺世,却是堂堂正正么?儒家大伪,更有其甚:尔等深藏利害之心,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的谋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终。究其实,利害之心,天下莫过儒家!趋利避害,本是人性。尔等偏无视人之本性,不做因势利导,反着意扼杀如阉人一般!食而不语、寝而不语、坐怀不乱,生生将柳下惠那种不知生命为何物的木头,硬是捧为与圣人齐名的君子!将人变成了一具具活僵尸,一个个毫无血性的阉人!

任何思想体系都要适合时代的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思想意识形态是朝未来走向的,应用几千年前的思想怎能让新纪的人的思想解放?这是不可能的!至于行为准则,也已经变化很大,今人的言行举止和古人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所说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再有权威,在今天也不会成为学习的东西。自由民主,是不需要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的,如果要辩论,还是应该尊重“格物论”,而儒家文化实质上是“唯心论”。当然,许多爱儒人士会牵强地说儒家思想是“格物论”。种种的解说,不过是为了让儒教复生而圆谎,即自圆其说。

相关文章

  • 再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儒教

    作者:银灯鸳帏 错过了批林批孔的时代,对儒法斗争缺少认识,所以我开这个贴子是为了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和探讨,以让大...

  • 儒教论

    中国哲学向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也约定俗成地深受着外来思想和内化统治的双重影响,统治者不得不...

  • 《再言儒教》

    1-古书实有儒教:三教曰「儒释道」,以儒教为首;儒教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行忠孝于人伦,敬神明于天地,重三才之汇通,...

  • 法家和儒家的矛盾在于没有承认社会分工

    法家是统治者的哲学,儒家是被统治者的哲学。所以儒家成了儒教,源远流长,但法家也没有在与儒家对抗的历史长河中消失,而...

  • 昭明文选 五等诸侯论

    同六代论一样,五代诸侯论也是探讨封建制和郡县制。六代论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由于分封制的地方统治者与皇帝是同一个家族...

  • 儒教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

  • 儒教

    儒教本质上的要素之一是祭祀。儒教不仅作为一种儒家思想,而且能作为一种“教”成立,正是因为有一连串包括各种仪式和仪礼...

  • 用“三境界”来指导人生,明天会更好——《人间词话》给我的启

    南宋以来,对词的赏析和鉴赏的名家名篇就层出不穷,但独独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被许多词论界人士奉为圭臬,会把他的论...

  • “I have no idea”

    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直以来被奉为圭臬,虽然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在慢慢弱化达尔文进化论的地位,但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 百度贴吧遭天谴,11年的老用户就这样没啦?

    论那些年,我们被封的账号。 这是我第二次被封了。 我第一次被封的时候,是腾讯微博刚刚内测后,三个月被封,三年后,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儒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a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