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思想的奴隶

作者: 风下有我的孤独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14:29 被阅读27次
    不做思想的奴隶

                                 (一)

               之前读叔本华的随笔,看他讨论阅读的时候,总是认为单纯的阅读不过是在接受别人的思想,独立的思考才是最有价值的。当时,我颇不以为然,读书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增长阅历和提升自我的事情,如果不读书我们怎么了解自我了解历史了解世界,难道单单凭借自我的经验和观察吗?时至今日,读书越多,对叔本华的真实含义体会也就更深。的确,读书是我们打基础的工作,是我们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根基,如果不读书那么这一切都只是镜花水月,空中花园。这也是我一直如此推崇读书的原因,如果不读书,我实在想不出来怎么才能鉴往知来,怎么对这个世界有很清楚的认知,怎么去培养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确有这样的天才可以从生活中自行领悟,但是你我是天才吗?而且,从现实中摸爬滚打的代价太惨痛,也完全没有必要。知道蜘蛛有毒还要亲口试一下,这能说不是一种愚蠢吗。

           但是,光读书就够了吗?不,我更愿意把读书看成是一个吸取食物营养的过程,但是把食物的能量变成自己的能量,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如果说胃部可以消化的话,那么消化知识的方式,则非独立思考不足以达到最佳效果。尤其最近看了许多刑法学大家的著作,争议颇多,在自己进行的比较之中,逐渐从之前的敬畏权威变成了有点自己的判断了,这是让我非常欣慰的。读书要存疑,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往往会有很多独立自我的思考,这种个性很强的自我判断,并不一定就是适合你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你读书,一开始不过是一个不断接受别人的观点的过程,其实你懂什么呢?你什么也不懂,只有一遍一遍去看那些文字,真真实实的考虑这之间是否有什么逻辑联系,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谁是对的?他的观点哪里不太合适?我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会这样想?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把积累的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掌握的东西,才算是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这个过程,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读多少又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关键是你理解了多少呢?

                             (二)

            近来读苏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读书存疑更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我们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假定自己看到的东西是对的,而事实上很多东西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和事实错误,只不过由于我们没有在脑海里设定一个审查的程序,所以怎么也无法发现。即使没读过很多书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去质疑书本,质疑你自己,尝试理解所以然,然后尝试去解释这个概念,这个知识点,这个论证的过程,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不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这样一开始你就陷入一个思维陷阱当中。(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去主动学习一些逻辑学的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了)。永远不能抛弃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自由,仅仅因为懒惰,我们会付出很多代价。省略了思考的过程就好像省略了进食和睡眠一样不可思议。有时候不是你没有辨别硬伤的能力,而是我们不愿意花费这个心力。这当然是很好理解的,跟着别人走永远是舒服轻松的,有别人代替思考也很惬意。但是,这也是人无法前进的一个重要原因,你怎么突破自我?靠做梦吗?我想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对于读书万卷却百无一用的疑惑,因为这个过程里你只是被动的去接受了别人的观点(也许你是主动地去被动的接受),根本是浮光掠影,没有帮助你形成一个强大的思维能力,没有帮助你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没有让你拥有与实践可以对接的合理的知识。而要解决这个困境又谈何容易,这不是一个存疑读书可以搞定的(事实上还涉及很多实践的学问)。但是最起码,你得从现在就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然,你只是一个思想的奴隶。别人的思想一直主宰着你,其实你什么也不懂,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一个无知的人,你要他能做成什么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思想的奴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f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