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军迷历史
宋仁宗主张改革,范仲淹实行改革,君臣联手,改革一定顺利吗?

宋仁宗主张改革,范仲淹实行改革,君臣联手,改革一定顺利吗?

作者: 王老师聊围棋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07:31 被阅读272次

说到改革,我们自然会想到商鞅变法,还有王安石的变法,另外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范仲淹的改革,其中根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废除旧政,推行新政,使国家逐步走向繁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座右铭。其实他一生都在履行这一句名言,但是时不待他,他的改革最终失败了。留下满腔的遗憾。

那范仲淹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改革的?改革的内容又是什么?那为什么会失败呢?

范仲淹的改革,就是“庆历新政”。“庆历新政”仅一年多就夭折了。

那本来是皇帝宋仁宗大家赞赏的改革,那为什么推行的时间是如此的短呢?

总的说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条值得研究。

一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为执行者的宋仁宗,没有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难,就贸然启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当时的范仲淹,也是犹豫再三的。

二是,宋仁宗既然改革了,而且对范仲淹是极度的信任,但是耳根子又软,在关键的时候,不能辨明是非,这也是改革失败的一个原因。

三是,反对改革的一派,竟然抬出了“朋党论”,这可是北宋建国以来最敏感的政治痛点,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范仲淹和欧阳修,又没有真实有效的打消宋仁宗的顾虑,这也是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庆历新政”的重点,就是干部的改革,这可是非常棘手的烫山芋。

在宋代,冗官太多,历史有名。

而且当官的路子又五花八门,除了科举以外,还有“门荫”、“纳粟”等途径。

这必然导致了,冗官太多,素质下降。

欧阳修在湖北钟祥调研时,竟然发现,当地的一把手王昌运,是又老又病,连走路都走不了,三年下来,州政荒芜衰退。

范仲淹对此是深恶痛绝的,他认为最关键的是,首先要削弱“门荫”集团。

他在递交了《答手诏杀陈十事》,他又主持起草了《任子诏》,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限制世袭当官,同时还打击“门荫”的变种。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看出范仲淹改革的坚决性。

但是范仲淹的改革,触碰到了当朝者大批的大官僚、地方官的利益。

于是,这些大官僚和地方官,还有大太监就串通起来一起来铲除范仲淹。

他们常用的伎俩,就是栽赃诬陷。意图铲除范仲淹的得力助手。

诬陷陕西的地方官滕子京和西部军区副司令张亢,他们都是新政的强有力的支持者。虽然范仲淹极力保全,但宋仁宗还是把这两位贬官了。

另外当朝宰相贾昌朝、前朝老臣夏竦以及王拱辰等人,暗中串通,指使钱明逸向皇帝告状,说范仲淹暗中结党,他们推荐的人,多是自己的朋党。

这一告,戳痛了宋仁宗的敏感神经。

因为宋朝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大臣之间结合成派系或朋党,发展成皇权的离心力量。

太宗、真宗和仁宗在这方面都表示了决绝的态度。

当收到这个报告后,宋仁宗想听听范仲淹的说法。

但是范仲淹的说法,没有打消宋仁宗的顾虑,反而在朝廷中朋党之争这件事情上,范仲淹逐渐失去了宋仁宗的信任。

欧阳修的一篇文章《朋党论》,更成为庆历新政的转折点。

《朋党论》等于向宋仁宗宣布,我们已经结成了一个朋党派系,向宋仁宗的家法和底线挑战。

加上朝内外反对变法的声音连成一片。

于是范仲淹逐出中央政府。

1044年年6月,范仲淹任命为陕西、山西宣抚使,被迫离开京师。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中反对改革势力趁机猛攻范仲淹。宋仁宗全面动摇。

到了1045年,新政大部分的措施陆续停止执行。

改革的失败,就是宋仁宗耳根太软,开始对范仲淹的的很信任,但对改革的阻力,预计不足,遇到滔滔的反对的声音,就废弃了。

这也注定了范仲淹的悲惨的命运。

相关文章

  • 宋仁宗主张改革,范仲淹实行改革,君臣联手,改革一定顺利吗?

    说到改革,我们自然会想到商鞅变法,还有王安石的变法,另外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范仲淹的改革,其中根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 手写小分队||《渔家傲• 秋思》(15)

    今天写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在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为官清廉,力主改革,推行新政,世称“范文正公”。...

  • 庆历新政内容的简析

    “庆历新政”是以范仲淹为主的改革派在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一次变革。 (1)原因:“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之害;冗官冗...

  • 2018年9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

    1043年09月18日范仲淹实行改革 1066年09月18日诺曼底人威廉一世成功攻进英国,成为英国国王 1606年...

  • 贬谪中的豪放

    贬谪中的豪放 古来官被贬,文章皆惊人。 字斟句酌中,处处是豪情。 北宋的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

  •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宋仁宗景祐三年五月,范仲淹因为上《百官图》,抨击宰相吕夷简的用人不当,被吕夷简指为“荐引朋党,离间君臣”...

  • 2月1号日更

    今天继续讲故事吧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

  • 王安石改革

    王安石改革,又称熙宁新法,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一次改革运动,自仁宗朝开始,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就开始呼...

  • 长久的友谊,无非是各取各需

    真正的友谊,不是在你风光时,锦上添花之人,而是在你落难时,能不离不弃雪中送炭之人。 北宋时期,范仲淹因为主张改革,...

  • (原创)淌在时光里的暗恋——五

    接下来,老师又补充了一件重要的事:“从去年开始,学校就实行改革,主张合作学习,团结互助。所以我们现在要分成六个组。...

网友评论

  • 额济纳哈庙:是啊!他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 wan208:改革伤民。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只有改革国家体制才行。
    王老师聊围棋:@青林子 您分析很独到,而且看问题的能力也很强!是的!
    wan208:@霞绮江练聊历史 北宋王朝的这次失败的变革其实是资产阶级变革的一个前奏。新党与旧党如果能有多妥协,共同分享权力,行成两党制,那么中国就有可能领先西方完成资产阶级的大变革。
    王老师聊围棋:@青林子 是的。国家的诟病太多了!只有改革方有出路。能否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霞绮江练聊历史 以便能多多指教!谢谢
  • 作家李禹东:庆历新政中最大的一个坎莫过于要改革恩荫制。触碰到的利益集团太多。因为从真宗时起,每年通过恩荫入职的官员就高达500人,远远超过科举入职人数。宋仁宗事实上为了这场变法他早就考虑了再三。仁宗真正担心的,是改革如若果真硬推下去,所造成的近期动荡他是否扛得住。冗官冗费冗军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处理起来需要破费一番功夫。宋朝的皇帝总体偏软,除神宗外可以说自真宗以后都有点苟安于一时的心理。当然,这本身和宋朝强大的生产力有一定关系。
    王老师聊围棋:@作家李禹东 一看您就是学识渊博。我现在是边学习,边领悟!
    作家李禹东:@霞绮江练聊历史 没有问题 指教不敢说 互相学习
    王老师聊围棋:@作家李禹东 一看您就是熟知历史。能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霞绮江练聊历史。请多多指教!谢谢!

本文标题:宋仁宗主张改革,范仲淹实行改革,君臣联手,改革一定顺利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bn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