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哲思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作者: 唯小曼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13:13 被阅读250次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孔子的学生中为什么没出柏拉图》,作者在文中对孔子的师道尊严、谋求高官厚禄以及他的封闭式思想做出了一定的批判,倡导苏格拉底式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但我认为,作者所崇尚的苏格拉底式教育只在现代试用,而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是名扬中国古今的典范。

首先,从国家思想的开放程度来说,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孔子作为教育第一人,下有弟子三千,但处于闭塞的社会情形下,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那还倡导什么自由平等。而苏格拉底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代,正是雅典实行民主化程度最高的时候,在这种社会思想下的人们自然会接受开放式教育。可孔子却在如此艰难的制度之下教书育人,即使没有培养出像柏拉图那样名镇世界的大家,那他留下的儒学也是我们中国的经典。

其次,从教育模式来说,孔子的启发方式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所有的问题都有权威性答案,而苏格拉底的开放式教学强调相互启发,重视过程,最能体现他这一思想的便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两种教育模式深刻的反映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别,现在的中国讲究应试教育,无论是中考、高考、考研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考生的思想范围、答题规范只能在标准答案之内,所以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们答题技巧,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则不会过多的讲解。其实我倒认为这是一种过程与结果同在的教育模式,从国语角度讲可以以天道酬勤这一成语解释,从西方哲学上说则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说孔子只在乎结果,因有过程在其中,所以结果才会被人们更加重视。

最后,再从收学生的目的和方式来说。从古至今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老师教授学生都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可三百六十行当中,教师也是一种职业,孔子不收取学费他又要如何生存呢?中国古代官宦思想太严重,有钱人家的孩子给送到孔子那里学习,恐怕从他们父母本身来说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走仕途,有个光明前程。可想而知后来的八股取士,目的都是一样的。如果说当今孩子们读书是为了考上好大学,那古时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好的官员。因此,以谋求高官厚禄为目的的教育行为无可厚非。苏格拉底不收学费、不管出身背景,只强调谋求真理,那恐怕是与西方的开放式思想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二者都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学生而付出,这便是老师的职责。

虽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却无人留下伟大的事迹,苏格拉底收取学生极其有限,却个个成才,可孔子普伦万众,桃李满天下,在封建统治下落后衰败的时代还能教书育人,留下“四书、五经、六艺”以及我们今天仍倡导的儒学,请问这样的贡献苏格拉底有吗?

如今儒家教育已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已开遍世界各地,他不仅是中国人学习的榜样,更让外国人敬佩。所以,孔子当之无愧是中国的圣人。

相关文章

  •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孔子的学生中为什么没出柏拉图》,作者在文中对孔子的师道尊严、谋求高官厚禄以及他的封闭式思想做出...

  •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优则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我们耳熟...

  •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商朝及西周时期,教育为贵族垄断与霸占,图书典籍收藏在宫廷之中,学校亦设在宫廷和官府之中,以吏为师,学宦不分,只...

  • 孔子的教育思想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脩,干肉;束脩,指十条干肉,后人称学生给老师的学费为“束脩”。这句话是说只要自愿拿...

  • 孔子的教育思想

    今天继续背书,机械地背书是下策,很容易前背后忘,要做到理解才行,所以今天就梳理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对这部分的内...

  • 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第八章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四章主要讲了孔子与《六经》关系;孔子为什么被称为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理论,包括正名、仁义...

  • 孟轲的教育思想笔记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 主要继承了孔子仁学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强...

  •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

  • 孔子的教育思想(2)

    “述而”篇——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诚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相比。”(译文,原文略。) 孔子喜爱古代文...

  • 孔子的教育思想(1)

    孔子是中国第一伟大的教育家,不论在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是求知态度和方法等方面,都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fh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