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庆,我和R在厦门大学西门对面的龙叔餐厅饱食一顿姜母鸭、海蛎煎、五香卷、面线糊等当地特色美食。
闲逛消食,路过外图学府书店,干净的玻璃门和里面的书似乎在向我们招手。
吃饱喝足,困意来袭,小憩正是时候。
眼睛扫过一排推荐书籍,一眼看中了《云边有个小卖部》这本书。
话说彼时,我还不认识张嘉佳,虽然他的著作《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已经火遍大街小巷,但是我还没有拜读过。
被这本书吸引,完全是因为我家原来也有个小卖部。
一下午,读着别人的文字,回忆着自己的往事。
在我印象里,小卖部属于女人的事业。买卖虽小,但如果是自家的门面,做点左邻右舍的生意,过生活倒也没问题。
老爸老妈原来都在厂里上班。
一日老妈厌倦了上班,辞职在厂子旁边开了一家小卖部。
老妈每每回忆到这儿都依然亢奋,“当时我和你爸的工资是每个月30块,我开店第一个月就挣了90块,是上班的3倍,于是我就叫你爸出来和我一起干了。”
这个小卖部一开就是几十年。
记得小时候,老姐的同学老说我家很“发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妈有一抽屉的零钱。
然而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家里很寒酸。
小时候我和姐姐每人有一块钱的早点钱。一块钱可以吃5个肉包子或5个蒸饺,要是吃1碗素面还能剩下5毛。
因为家里零钱多,所以老妈不给我们一块钱的纸币,会给我们10个面额一毛的硬币。
一把叮叮当当的硬币拿出去买东西感觉很尴尬,每次付钱的时候我都不敢看店家。
由于小卖部太多零钱,我也看不上老妈的小卖部。
上学前班的时候,老妈怕我在学校饿,每天会给我带零食,一般都是袋装饼干。
可是我完全不喜欢吃家里的零食,例如鸡味圈、咪咪虾条、手指饼干什么的,反而很喜欢学校小卖部一毛钱一片的辣片,一毛钱一袋的冰袋。
记忆中吃的最多的反而是口香糖。
那时候总有吃不完的口香糖,我会带到学校分给大家吃,数量多到老师会问我,“是整盒口香糖过期了吗?带这么多过来吃!”
现在回想起来,是因为小卖部的定位不一样。老妈的小卖部主要客群是来餐馆吃饭的客人,学校的小卖部主要针对学生,货品种类自然不一样。
稍大一些后,我就更加讨厌这个小卖部了。因为一到周末,老妈进货的时候,买菜的时候,做饭的时候,我都要替她看小卖部的生意。
老妈总是抱怨这个小卖部锁住了她的一生,但是又乐此不疲地进货卖货。
每当她扒拉着算盘,发现小卖部每个月供完一家吃喝后还有盈余的时候,她显然是开心的。
而我就不一样了。
每当我周末看店的时候,看到同学们欢快地骑着自行车从店前飞驰过去,还一边大喊“你在干什么?”我显然是不开心的。
“我在干什么?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我心想。
这个小卖部锁住了老妈,也锁住了童年的我。
现在老妈早已退休,过上了喝茶打牌跳广场舞的日子。
她一生为之专注、引以为豪的小卖部事业,也随之画上了句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