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普文化——流行的艺术
乍一看,波普艺术(Pop Art)似乎仅仅是通过将汤罐头、连环画或者汉堡包等日常用品放到博物馆里来美化流行文化。但再仔细想想,它可能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波普文化很可能暗示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的大众营销和消费文化的批评。

安迪·沃霍尔的金色玛丽莲·梦露(1962年)清楚地反映了波普文化的这种讽刺意味。黄金背景上的中央图像仿佛带着某种宗教意味,将好莱坞明星转变为了拜占庭麦当娜,反映了人们对于名人的狂热痴迷。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就在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的几个月,玛丽莲·梦露刚刚香消玉殒。


梦露被奉为性感女性的典范,沃霍尔选择这个美女明星的照片进行简单的机械创作,试图消解艺术家的才华与技巧,将迷人的梦露放在大众商品一样的视角,意在质疑艺术的高雅与低俗之分。
波普艺术的起源
“波普(POP)”是“流行(POPULAR)”的缩写,通常被认为最早出现在战后遭受到巨大经济危机的英国。20世纪40年代末,一群“独立团体(Independent Group)”的艺术家们首先开始对他们在大众杂志中发现的美国生活方式进行理想化的描绘,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作为他们对英国社会批评的一种表达方式,波普艺术由此开始萌芽。

《生命与艺术的平行》
但关于波普艺术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一点的时间。1917年,马塞尔·杜尚就断言,任何物体(包括他的惊世之作——小便池)都可能是艺术,只要艺术家想要这样做。

杜尚

《泉》
于是,20世纪50年代的艺术家们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挑战曾经区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限。例如,艺术家Robert Rauschenberg渴望“在艺术与生活的差距中工作”,于是他将床上用品、轮胎、甚至山羊模型等物品组合在一起进行创作。

《组合绘画》

《组合绘画》

Robert Rauschenberg
再比如,艺术家Claes Oldenberg创造了一个“商店”,这是一个位于空置店面的装置,他在哪里出售粗糙的名牌消费品雕塑。

《商店》
这些 "原始流行" 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围绕着抽象表现主义而出现的僵化的批判结构和崇高的哲学做出的反应, 抽象表现主义是当时的主导艺术运动,但他们的工作也反映了周围正在发生的众多社会变革。
战后消费者文化
二战后的几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加上技术和媒体的创新,催生了史无前例的休闲与消费文化。在战争期间扩张的制造业开始批量生产发胶、洗衣机、敞篷跑车,广告商声称这一切都会给他们的主人带来无尽的享受与快乐。

电视业与广告业也随之发展,图形图像和可识别的品牌标识也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这样的艺术文化背景,使得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们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以清晰呈现的流行物品作为题材进行创作,作品中大量出现废弃物、商品海报、电影广告和各种报刊杂志等。

与抽象表现主义或者原始流行艺术的绘画不同的是,波普艺术家们运用他们的绘画来模仿工业印刷技术。波普艺术家Roy Lichtenstein最著名的特色就是将平淡无奇的漫画放大,用丙烯颜料将他们如像素一般准确的反映在画布上,甚至连因印刷工艺而产生的网点都不去掉。

随着这十年的发展,艺术家们从绘画转向了工业技术。偏重思想的波普艺术也使它在形式上显得有些薄弱,但这中大众艺术也是工人阶级出现后的必然结果,艺术不再只为了权贵阶层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