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之友读书笔记 读后感 写作心得嗜读情深
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小说 -- 作家林培源线上分享笔记

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小说 -- 作家林培源线上分享笔记

作者: 时光知味sun | 来源:发表于2016-09-18 20:04 被阅读262次

作者简介:

青年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生。

已出版《第三条河岸》、《钻石与灰烬》、《南方旅店》等作品。

即将推出最新长篇力作《以父之名》。

主持人:写小说是穿越一片沙漠寻找湖泊的过程。

依靠才情,一个小说家是走不远的,学会生活或许更重要。

一个会生活的人写出的文字是有心跳的,每一步的行走与跳跃都掷地有声。

分享内容:

1.怎样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变成作者;

2.阅读如何给写作提供营养;

3.写小说应该遵从哪些习惯和规律;

4.怎样才能出版自己的作品。

每个人在写作过程中都有一个自发、自觉、自足的过程。

陆续接触的作家:余华,莫言,卡夫卡……

因看余华的《活着》之后而写的第一部小说:《春天和一个老人的死》

其他作品:《打马而过的旧时光》、《我这蹉跎的一年》

在茫茫人海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人生在世需要保持一个平静的能力。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有目标感。

人很多时候需要有人给你泼冷水,醍醐灌顶。

有时候文字比语言更有力量。

很多人说,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我认为要随时保持跟生活平起平坐的姿态,小说跟文学的关系应该是平起平坐的。

读短平快不如读长篇巨著,快速阅读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短暂的。 读者要有慢下来的能力。

经典作品是会“调教”人的。

推荐台湾作家驼以军的作品。

阅读可以给文学爱好者提供养分。

写作者要有好的平衡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以及写作。

比如村上春树:规律的生活状态有利于写出好的作品。

写小说的时候,有时第三人称反而比第一人称更能接近“真实”。

如:个人作品《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肖像》就是用的第三人称,因为离的远的反而能够看清楚全景。

一万字以内短篇和两三万的中篇基本不打草稿,不列题纲。

短篇可以用来训练和磨练自己的写作能力,讲究节奏,冲击人心。

长篇最好要先构思再去写。

作者的《第三条河岸》是先发表再集结成书。

每天小说写的字数并不多,但每天保持写的状态,让小说跟你处于相濡经沫的状态。你不断的接近小说,小说也在不断的接近你。

想明白的写成散文,想不明白的写成小说。

互动问答环节:

*看过严歌苓的一个演讲,她说一个作家70%靠的是天赋。培源老师怎么看?对于一个刚开始写作的写作者,要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天赋?

写作天赋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在写的过程中,有没有对生活深入的观察或者说你对写作的报负和野心够不够大。天赋容易让人沉迷于我很有才华的幻觉当中。天赋对于写作并不是最重要的。学会写作的技巧,以及耐力和对生活的敏感还有好奇心都很重要。

*白岩松老师说,读书是一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乐趣的,是读书本身,而不是读书以后的结果。请问作为在阅读里汲取营养的作者,你注重读书以后的结果吗?

读书并不一定会教会你怎么写作,但是它可以给你梳理你的价值观,给你带来思维的乐趣。白岩松老师的说法我很赞同。

好书推荐:《安娜卡列尼娜》

*能否谈及写作如何“克制”的几个具体要点?

小说讲究“克制”,经过时间沉淀再写的小说反而比较理性,反对抒情式的写作。

*要怎样写成小说呢?难道写小说不应该先在心里树立一个主旨或者中心吗?想不明白的话不就没有中心了吗?还是说一路写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摆脱高中写作的那种中心思想什么的,写小说和写作文写非虚构不一样,保持一种开放性,不要主题前行。

*培源君为什么每次都能将乡愁很好地写进小说里?感觉增加了小说的深度。

其实你去读鲁迅的小说,沈从文的小说,或者汪曾祺的写乡土一类的作品,可能会给你更大的启发。这个根植于你对故乡的“熟悉”,也根植于你对故乡的观察和体悟。

*什么是文学化的思维?

文学它崇尚想像力、形象性,在描述一个人或者景物的时候,不用约定俗成的成语和形容词,要客观描写他的动作、语言、思维心理变化,要细致描写。谨慎对待,不过多用形容词和成语。

*那么请问您非虚构是怎样的一种概念?

非虚构我会看,但不一定会写,像卡波蒂的《冷雪》是非虚构文学史的经典,他为了写作这部作品采访了很多人,你可以去读一读,了解他的写作历史,对你有帮助。

*培源君又是怎么从青春文学小说开始转换到写乡土小说的?

这个是和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自己在写作上的抱负有关的,我不想

变成一个讨好读者的作者,不想自己的作品那么快被时间淹没。

*乡土小说主要以写实为主吗?怎样才能写的生动有趣呢?写成批判现实主义现在适合吗?

乡土文章不一定要写实,比如像莫言的作品。要看你表达的故事目的在哪里,写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合适的,没有绝对的写作方式。

*对小说的构思是否应该带入自己或者身边的东西?还是应该远离?

要设身处地去思考,视角才会与主人公视角发生重叠,没有违和感,远的近的都可以写进小说,但要琢磨的更透一些然后把它们写进小说里。

*请问林老师,你写短篇小说都是考虑好了一气呵成的?通常情况下,老师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情节的展开都是在写得过程中边写边展开还是早就构思好了直接写的?

写小说很少一气呵成,这需要锻炼。一开始一天就把短篇小说写完了,但是写太快并不好,容易疏漏和粗糙。尽量让自己投入到写作的故事里,让故事中的人物与自己产生良性互动,就好像你先要熟悉他们一样,而且要反复琢磨这个情节合不合理,这对于我的故事有没有推进的作用,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里面。

*就您的写作习惯而言,您觉得短篇和中篇哪种写起来更轻松更放得开一些?

短篇更精细,重细节,中篇重故事,有时候短篇是可以不需要故事的,你去读汪曾祺的一些小说,情节很淡,但是有韵味。中篇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但是也不好写,需要多练习。

*你好,请问如果有一段时间不想写东西也写不下去东西,是应该强迫自己写还是等待适合的契机?

如果写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稍微放一放,但要琢磨小说,等突然有灵感再写。

*能否介绍一下写作的技巧,怎么架构,还有逻辑怎么处理?

小说要合情合理,合情是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合理就是细节要符合因果关系或者逻辑。

*怎样才能更好的把脑海中所想的表达出来?我想写长篇,但是一提笔总是发现情节太缺乏了,情节与情节之间衔接太生硬,有阅读量,也有明确写作目标,但是老是没有办法写好,请老师指点一二。

不要一开始就写长篇,可以从短篇和中篇入手。情节衔接场景要写好,情节才会立起来。写情景时,人物间的互动、神态、对话,要反复去练。要不断改,可以给朋友看,让她们给你建议,回头再改,写作没有捷径,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要慢慢打磨。

*作家到了一个阶段,难以有新东西产生。那么作家该如何保持“成长”,避免停滞?

保持成长,一方面要不断汲取营养,除了阅读还要学会生活,在生活里找写作素材。观察生活,世界才会丰富才不会原地踏步。重复性写作是很可怕的,所以要保持一种生长性。

*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需要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

并不是小说都需要曲折离奇的情节,这样的观念过于传统。情节不一定要抓人心。它要有故事,但故事不需要依靠戏剧性的巧合、冲突、矛盾来写,更内在的矛盾应该是人的价值观的摇摆和撕裂。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都会模仿对你影响比较深的作家,老师你怎么摆脱模仿的痕迹的呢?

有一个方法,在写作的时候或写作期间不要去看她们的东西,尝试着在小说里面找到自己的声音。当你找到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她们的东西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融入到你的血液里面去。

*您说不要过多的运用形容词和成语,是针对于小说吗?那么怎么才能不用词语堆砌仍能体现文采呢?

在小说写作中要谨慎使用形容词或成语,用多会感觉作品比较假。有时候动词的使用很重要。严歌苓说,她在美国的时候学习到,一篇文章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动词,而不是形容词和其它。保持语言的节奏也是体现文采的一种方式。

*关于语言节奏可以多讲一些吗?

你可以多去读一些好的小说,推荐你读一本《出家》,我最近在读,语言节奏挺好的,多去感悟。

*如果经常投稿不中的话,是题材的原因还是真的是自己写的不够好呢?而且我曾经投稿时候会被编辑问到故事的亮点,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故事的亮点要看故事能否打动人心,在写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小说最吸引人的一点在哪里?要看写作的初衷和每人写作的定位。有为读者考虑的一种写作,那就多考虑读者的感受。如果更多想表达自己内心,可以无需过多考虑读者的感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359bdfefe6b:有错字,不是相濡经沫,而是相濡以沫,估计作者是用五笔输入法的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1359bdfefe6b:@阳光下的燕子 不客气,好文章,学习了!
    1359bdfefe6b:@阳光下的燕子 不客气,好文章,学习了!
    时光知味sun:@醉八卦 已经发现了,对的,是用五笔输入法,不够严谨,感谢提醒。:blush:
  • 大为君David:林培源是文笔大于情节的作者,语言很棒,但情节很淡。
    时光知味sun:@西风漂流david 分享的太有料,可惜总结的还不够全面。
  • 朱光宇:很有帮助的分享,感谢作者~
    时光知味sun:@朱光宇 有帮助就好。:blush:

本文标题: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小说 -- 作家林培源线上分享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jg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