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默
1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婉容的名字出自曹子建著名的《洛神赋》,初初听到这个名字眼前总会浮现一个清丽可人、容貌秀丽的女子,她该是有平安顺遂的一生,夫妻恩爱、儿女成群,和和美美的过完这一生。
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这个名字充满美好寓意的女子一生凄惨,只余一声叹息。就像《洛神赋》里名动天下的洛神一般,下场凄凉,呜呼哀哉。
1906年,清王朝已经是苟延残喘,婉容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出生了,那一天是冬日暖风还是寒风刺骨谁也不知道,但是对于婉容来说却是难以抚平的伤痕,她的母亲因为产褥热去世了,养她、鞠她、长她的是她的继母,也是她嫡亲的姨母。
年少不识愁滋味的少女是无忧无虑的,满军正白旗的身份是高贵显赫的,虽然不及皇室的尊贵,但也是养尊处优的,外头风吹雨动自有人为她遮风挡雨,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身处龙潭虎穴。
琴棋书画是要学的,英语也是她的必修之课。冰雪聪明的婉容早早的就学会了这些,她既通晓传统的诗书文化,又能够和外国人用流利的英语交流。
飞上枝头变凤凰,养在深闺的姑娘大抵都做过这样一个可笑至极的梦,那是统率六宫、母仪天下的威风,婉容兴许做过,兴许没有,但命运却一声招呼也不打,也没问过她愿不愿意,她就被推上了那个位子。
2
1922年,清王朝已经不复存在了,溥仪的退位诏书已经下了十多年了,那时已经是中华民国11年。
在民国政府一系列的优待清朝王室的举措下,溥仪在四张照片中随意一个看着稍微顺眼的照片上画了个圈,那个被溥仪圈中的女子就是后来公然和溥仪离婚的淑妃文绣。帝王的婚事向来都是权衡利弊,哪怕君权不再,溥仪的婚事还是受到了太妃们的干涉。
出身名门、相貌清丽、知书达理的婉容自然而然就受到端康太妃的喜欢,溥仪听之任之,也就答应迎娶这位满州正白旗的姑娘。文绣被封为淑妃,也入了宫。
圣旨一下,婉容就这样乘着凤舆经过东华门入了宫,皇帝大婚,宫中热闹非凡,京城的老百姓也纷纷凑热闹,丝竹管弦之声热闹震天,灯火通明的紫禁城等来了最后的皇后。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帝后大喜的这一夜,婉容独守空房,溥仪只是匆匆一瞥就跑了。
新婚第一夜就备受冷落的婉容定是惆怅悲哀的,本以为会是一桩上好的婚事,父母眼中的光耀门楣、升官发财,旁人口中的皇后娘娘、千金之躯,却不过如此。
她大概是最无能为力的皇后,大势已去,她没有三千佳人可以训诫,后宫不过是寥寥几人,她没有丝毫当上皇后的欢呼雀跃。
这偌大的紫禁城,几方势力的角逐,朝不保夕的局势,身不由己的命运,从她刚刚入宫起就已经无处可逃,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3
溥仪崇尚西洋文化,婉容也受到西洋文化的熏陶,两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也有过短暂的欢乐时光,这大概是他们一生中最安宁畅快的日子,与之后的动荡离乱形成鲜明对比。
文绣和婉容两个深宫里的女人也不是那么的针锋相对,桎梏的礼教已经不复存在了,妻妾之间也远比旧时尔虞我诈的后宫风平浪静的多。
性子活泼的婉容喜欢英文,英文名字是“伊丽莎白”,沉稳老实的文绣也赶了趟热闹,英文名为“爱莲”。这两个年岁相仿的女子,离开了家人的庇佑,孤身来到了深不可测的紫禁城,也算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不知道婉容是什么缘故惹了文绣生气,有皇后之名的婉容还特地写信一封以表歉意,信上是这样写的:“昨接来函,知you之兰楮闷,倪以痊愈,I甚欣慰之至。and诸君勿怕,me错误,念I是于君互相立誓,彼此均不得再生误会。”半中半英的夹杂,俏皮可爱。
淑妃文绣的回信倒是指出婉容信中多处错误,还告诉她要好好更正。
性子宽厚的婉容丝毫不介意,反而活泼搞笑的写“爱莲女士吉祥,爱莲女士进药了吗?爱莲女士进的好,拉的香。”
从她和文绣的书信中可以看得出两人之间相处甚好,那该是她在宫里难得的姐妹了,所以才可以这般毫无顾忌,完全不用那些弯弯道道的含蓄蕴藉,这时候的婉容虽然身处在压抑阴暗的皇宫,却也有过快乐时光。
好景不长,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紫禁城再也容不下她了。溥仪带着婉容、文绣去了天津租借地住下。京城的风风雨雨她已经听不到了,此处的莺歌燕舞倒是吸引了她。
出手阔气的婉容,马上被天津琳琅满目的商品迷得神魂颠倒。虽然已经是名存实亡的皇后,但他们物质上是充实的,真金白银也不用精打细算,一千前她赈灾捐助了600大洋,如今,资金丰足,她开始挥霍无度。
灯红酒绿,这个烫着卷发、穿着旗袍的女子,举手投足间仍然透露着高贵。这是自小养成的气度,也是那个徒有虚名的身份给她的。
走出了沉重压抑的宫廷,她又披上了一层奢华的衣裳。
4
婉容在这里过得风生水起,溥仪也对她爱护有加,倒是最初被溥仪亲手画圈选中的文绣和他渐行渐远。
长期独守空房的文绣,不堪冷落独孤的文绣,拿起一把剪子就往肚子上捅,幸好被身边人夺了下来。
消息传到溥仪那里,这个见惯了深宫女人小把戏的男人,以为不过是做做样子,也就由得她去。
矛盾一触即发,文绣公然提出要和溥仪离婚,将私事公之于众。
妃子要和皇帝断绝关系,这是史无前例的。虽然此时的帝王已经大不如从前,手上没有生杀大权,但皇室颜面扫地,溥仪面上无光,自此将所有的罪过都归咎于婉容身上。
这个本来就不像皇后的皇后更加过得不成样子,失去了皇后的尊严也失去了丈夫的信任。
一天一天,日子渐渐流逝。溥仪没有回心转意,他对婉容视而不见,不知他怨的究竟是命运仓皇可笑还是沦为傀儡毫无自由可言。
伪满洲国建立,婉容被带去和溥仪“团聚”,笼中鸟一般被人监视的生活,方寸的活动之地,困住了婉容的心,也困住了她的身,她想过出逃,甚至差人传过消息,可惜恰逢乱世,人人自保尚且难上加难,哪有那通天的本事可以将她救出去。
日渐绝望,这深宫她不该来,没有母仪天下的荣华,有的只是徒有虚名的皇后之尊,丈夫不爱,绝情到怨她、恼她,她不过一介女流之辈,连自己的命运尚且不能主宰,她何错之有啊?
大概是千不该万不该,入了那深宫的龙潭虎穴。千方百计想要逃离,却已经是身不由己。
5
前尘往事里短暂的欢歌笑语不过是黄粱一梦,梦醒了,点一支烟,模模糊糊间她看不清方向。
轻松的吸上一口,麻痹了神经,她得到了短暂的舒坦,渐渐地越发离不开那烟。
伤口痊愈需要纱布、药粉,她的心已经千疮百孔,无药可医,只能靠着那些烟来止痛,清醒时她一言不发,迷离时破口大骂那些将她推上这条路的人。
也或者根本不是为了止痛,她是想继续做一场梦,梦里她没有被选为皇后,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尚且不识愁滋味,根本不知男女之情,也不晓得情深不寿。
徒有虚名的伪满洲国消失了,日本人也仓皇败去。溥仪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她很久没见过他了。
她被送去这里,又被送去那里,她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那个从东华门坐着轿撵抬进宫的皇后娘娘,万丈荣华,就这样凄凄惨惨的待在监狱里,暗无天日的时光毫无半点希望,外头有人庆贺,也有清王室一派的哀叹。
她以为入了宫再不济也会有富贵荣华,却得来半生颠沛流离,毫无自由可言,空空荡荡的,她合上了眼。
时代强加给她的伤痕已经随着她的逝去模糊了,那段沉重阴暗的日子她终于逃离了,却是以死为代价。
末世的皇后享受不了前呼后拥的阵仗,就连死也没有举国同悲的悲伤,生命终结处,没有人来送她,她就这样孤零零的离开了这个沉重压抑的人世。
溥仪三年后听闻婉容死讯时,平静如常。这个女人他没有爱过,甚至怨过、恼过,剪不断,理还乱,到最后已经说不清了。
若是没有那进宫的旨意,她在民国兴许会成为声名大噪的名媛或者是赫赫有名的xx夫人。
但她没有选择,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凄凄惨惨的过完这让后人叹息不已的一生。
网友评论
从婉容这封信可以看出她是个可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