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西汉初年有个吕雉,就是青史留名的吕后,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大开杀戮,不仅后宫遭殃,连刘姓子孙,也残杀殆尽。
不用说,作为刘邦的女人,她最痛恨的就是当年被宠幸的后宫佳丽。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戚夫人,被她做成人彘。太残忍!太可怕了!连吕后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心理上的阴影也难以去除,连惊吓带郁闷,早早地死掉了。
汉惠帝刘盈吕后真是狠心啊,刘邦的八个儿子,最后只活下来两个。这幸运的两人,除了她自己帮忙带大的刘长,另一个就是刘恒了。为什么吕后没有对刘恒下毒手呢?这要从他的母亲说起。
在秦末天下纷争时候,刘恒的母亲薄姬,是魏王豹的妃。她的母家比较平常,但她有一个善于开动脑筋,努力提升女儿身份地位的母亲。她找人为薄姬看相,结论是“当生天子”。只凭这一点,魏王豹就对她刮目相看了。
当楚汉相争,胜负未分时候,刘邦派韩信平了魏,擒了魏豹。薄姬也只得跟随,来到当时的汉王刘邦那里,做了一个纺织坊的女工。
以为此一生就这般打发,薄姬顺从命运安排,每日纺织不停。忽一日,刘邦经过纺织坊。在那些粗笨的女工中间,不很出众的薄姬就是一个丽人。幸运的薄姬被安排到了后宫。
吕后看似命运的转机,谁想一年多过去,薄姬像是被遗忘,未被召幸。巧的是,薄姬的两个发小兼闺蜜,已经被宠幸。她们两个的对话里,谈到了当年姐妹三人的誓言。类似“苟富贵,勿相忘。”被刘邦听到,当夜召幸薄姬。
如果说这些都是巧合,那么在见了刘邦后,薄姬的表现,却反应出她的机智了。任何朝代的后宫女人,都以得到召幸为最大心愿。只要能接近皇帝,就有了更多可能。
薄姬在见到刘邦后说,“我昨晚梦见,一条金龙盘在我的腹部。”古时候,龙的意象就是天子,天下之主。当时还只是汉王的刘邦,觉得这是个吉兆,很高兴。这一次幸后,薄姬怀孕,后生下刘恒,就是后来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此后,薄姬又被遗忘了。
历史有时很有趣,就在人们都认为,薄姬时来运转的时候,迎接她的却是被永远的冷落。又谁能料到,这恰恰是个最好的“护身符”。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薄姬不受待见,处于“靠边站”的地位。这倒养成了她凡事低调,不争抢出头的行为方式。她的儿子刘恒,在母亲的教育熏陶下,也是行事谨慎,非常懂事。
薄姬刘恒七岁的时候,被封到代国当代王。代国在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大概是大同张家口一带。是个相当荒僻苦寒地区。小刘恒没有怨言,辞别母亲上任了。
次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开始大刀阔斧,“整顿朝纲”。一时间,京城里面,后宫之内,血腥之气甚重。当年得宠的,一个都不留。薄姬,一直不被待见,躲过了屠刀。
薄姬被封为代国太后,去封地与儿子刘恒团圆。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些,但母子相伴,生命得以保全,这是最值得庆幸的了。“靠边站”的薄姬,成为代国太后,享受尊崇。
更何况,薄姬教子有方,儿子非常孝顺。宋朝人编写的《二十四孝图》,刘恒是其中之一。可见不是作秀,是真心孝敬。
《史记·袁盎晁错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就是说,陛下您为代王时,太后曾经生病三年,您不合眼,不解衣,亲自尝汤药,才放心让太后服用。
薄姬自身缺少优势,没有显赫家族背景,没有沉鱼落雁之容,但她却是最大的赢家。她帮助儿子,成功地“骗过”所有人,让人相信他们是唯唯诺诺的弱者。
汉文帝刘恒要知道,可能的皇帝人选不止一个,而皇位却只有一个。要让当时的当权者相信,刘恒就是理想的傀儡。他之前表现出的,没有野心,老实忍让,应该正是合适人选。
薄姬的人生,颇具戏剧性。总是处于“边缘”,总是在“柳暗花明”后,又归于沉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偶尔的被阳光照耀,她幸运地生下皇子。又因为“靠边站”,她和儿子躲过吕后追杀。吕氏家族“余孽”被剪除后,她养育的儿子又因“弱势”而胜出。一朝登基为帝王,此后世人皆仰望。
薄姬人生成功,凭的是什么?有运气成分,更多是人为的结果。她抓住每一次机会,为自己的胜出加分。尤其是她的低调行事作风,专心培养儿子,使得她成为人人敬仰的,大汉朝的太后。所以,不张扬,能隐忍,终能守得云开雾散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