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
明代缂丝瑶池吉庆图,最烧钱的丝织品

明代缂丝瑶池吉庆图,最烧钱的丝织品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6:39 被阅读9次
缂(kè)丝瑶池吉庆图轴,明,纵260cm,横205cm

此图描绘了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在西天瑶池庆寿的场景。9位仙女各捧寿礼,凤凰、仙鹤、天鹿、祥云、灵芝、青松、翠柏点缀其间,以强调吉庆祝寿的主题。

此图轴宽两米有余,是现存明代最大的缂丝作品,可以想见其织机之巨大,工程之浩繁,在历代缂丝作品中亦属鲜见。其织缂并未因画幅巨大而粗率逊色,反而愈显精妙繁复,行梭运丝巧于变幻,除常见的平缂、搭缂外,细部晕色采用长短戗、木梳戗以及华丽的凤尾戗,仙女鬓角用长短戗技法使发丝自然写实,衣纹用构缂技法突出了飘逸轻柔的感觉,瑶池的水波纹及五彩祥云用惯缂和“结”的技法使之更具立体效果。

此图轴画面布局饱满、大气,设色华丽精妙,是庆贺寿辰时之场合精美装饰品。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起源不晚于公元7世纪,流行于隋唐,繁盛于宋代。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

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相关文章

  • 明代缂丝瑶池吉庆图,最烧钱的丝织品

    此图描绘了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在西天瑶池庆寿的场景。9位仙女各捧寿礼,凤凰、仙鹤、天鹿、祥云、灵芝、青松、翠柏点缀其间...

  • 石慧说礼:缂丝——织中之圣

    缂丝起源大约在公元7世纪,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的“缂毛”工艺,自汉至隋唐传至中原内地,逐渐发展为丝织品“缂丝”。缂...

  • 【My learning experience】(147)欣赏当

    缂丝作为传统的丝织品种,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通经断纬”的独特工艺,使织物正反两面都没有浮线,成本很高,制...

  • 空前绝后的宋代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

    缂丝,又称刻丝,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丝织品。其特色是纬线并不横贯全幅,而仅在需要处与经线交织,称为“通经断纬”法。其成...

  • 拯救缂丝——脑图习作

    一次微课,老师将我带入了脑图世界,从简笔画基础到技法到心法,慢慢懂得脑图的绘制方法,慢慢领悟到脑图的思维方式,慢慢...

  • 明代服饰纹样上的吉祥寓意

    明代的服装质料,种类繁多,仅丝织品一类,就有丝、红、绫、罗、绢、绸、緞、锦等多种。 每种又有若干品种,根据各地产品...

  • 国际展览中心

    京扇子,缂丝。

  • 缂丝

    螺祖桑蚕始绿柔,经天纬地衍丝绸, 不知妙算神机杼,三祝华封缂锦秋。

  • 河北缂丝

    7月20日在河北涞源非遗展示室里看到了缂丝作品和缂丝传人,大为惊奇!在我的印象中,缂丝是江南人的手艺,尤其以南京一...

  • 美人|缂丝

    团扇有情 清风徐来 用典雅来塑造 方圆自如 静才生美 画面醉心才叫美 缂丝有法 百物赋予灵 尽展中国风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代缂丝瑶池吉庆图,最烧钱的丝织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tq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