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为汝多知乎?”

作者: 小木筑 | 来源:发表于2021-12-24 10:32 被阅读0次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论语中也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教导人大千世界,学无止境,我们要善于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和不同观点。这不,前两天教学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试讲《两小儿辩日》,书写课题时,“两”字的笔顺写成了“横、撇、点、撇、点、竖、横折钩”,然而自己觉不出错误。课下,杨智慧同学捧着字典来找我,“老师,这个字的笔顺应该是先写‘竖’、‘横折钩’,再写‘撇’。”她手指字典上“两”字的笔顺,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确实,回想自己的写法,我写错了。”于是我诚恳地说:“谢谢你,我记住了,孩子,以后改过来。”每次有同学给我提出建议,我都记在心里,找准时机进行纠正。

第二课时的课堂上,当分析到“如果你是孔子,当听到两小儿‘孰为汝多知乎?’的质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时,忽而想起这件事,于是为了打开学生思路,我补充道“就像今天智慧同学手捧字典来找我,给我纠正‘两’字的写法,有理有据。使我迅速明白自己的不足。我非常感谢她,知识是无止境的,多向身边的人学习,我们会进步很快。”果然,这样一启发,孩子的思路打开了,围绕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学无止境”一一发表了精彩的言论。

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位“良师益友”,今天,智慧同学递给我一包护眼贴,原来是她发现我因为夜晚写东西眼睛很红,她自己眼睛近视,经常用这个治疗,我赶忙推给她,叮嘱她好好护理自己的眼睛。然而实在难以推辞,便收下,内心满是感动。

《师说》有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学相长,一方面,我们穷尽所能传授所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更多知识,收获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情谊,以补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教学热情。孩子,你教会我很多。

相关文章

  • “孰为汝多知乎?”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论语中也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教导人大千世界,学无止境,我们要善于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单元重点课文复习资料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重点词语、词句: 弓缴 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教诲 孰为汝多知乎 文学...

  • 知与不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断句确实有些问题,到底是“诲,汝知之乎!”还是“...

  • 知汝身汝声汝,影汝颜非汝,尔易容吾思君久乎

  • 为政第二1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事求是。求知。

  • 《论语·为政》0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白话诠释:孔子说,“钻研...

  • 井底之蛙 二十五

    当年子路遇到蓑衣丈人。问到:“汝见夫子乎?”丈人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为之叹服。 那天我在农村...

  • 【王鹏翔论语札记33】不懂装懂的毛病你有吗?

    「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16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原文】 2.17 子曰.“由①!诲汝,知之乎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孔子的高足,姓...

  • 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21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子路)啊,交给你对待知或不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孰为汝多知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dl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