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谒金门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04:09 被阅读0次
夜读:谒金门1

最近淅淅沥沥的春雨接连不断地下了近三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更像缠缠绵绵的小情侣,窃窃私语又欲说还休,真像是宝黛之间误会引起病西施的眼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去不了山寺,只是回想起好久未去的清凉寺。难得浮生半日闲,本想利用周末休闲一下,可是两天连轴转,周六开会大半天又是值晚班,让人精疲力尽,疲惫不堪。周天继续上班,又是午间值班,所以晚上归来,感到四月真是最残忍的月份。

夜间想早点休息,可惜入睡困难,于是在灯下重温经典,品读朱淑真的词作《谒金门·春半》: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里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这是一首表达春愁闺怨之情的词。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因所嫁非自己称心如意之人而婚后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开端两句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此情”究竟指的是什么?

这里并未明说,从词的下文及作者婚事不遂意来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独苦闷;惜春伤怀,叹年华消逝。

“无限”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作者此时忧郁心情的浓重,大好春色处处都触发她的忧思;二是表明作者的隐忧永无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

接着,作者用行为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愁绪:“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古词曾有“倚遍阑干十二楼”之句与此近似。此句写女主人公愁怀难遣、百无聊赖、无所栖息的情态。

相关文章

  • 夜读:谒金门

    冬夜,听窗外冷雨淅沥。静读冯延巳的经典词作《谒金门•风乍起》: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

  • 诗词二题「五律、谒金门」

    「国风、古风、诗词、诗、词、五律、谒金门」 题夏,填词《谒金门》,不限韵,限时三十分钟。 谒金门 晨初起, 宿露老...

  • 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风乍起 ...

  • 谒金门

    云烟绝,疑是潭中枯月。冷透落花作酒歇,高楼无人越。 琴瑟忽闻悲切,烛影如摇似灭。几许梦回江渡筏,两岸风彻彻。

  • 谒金门

    长夜静,谁料小楼清冷。灯火残照孤影客,咽得情在哽。 欲问此情不肯,有恨叹言何幸。几宿饮得长酩酊,满怀不愿醒。

  • 谒金门

    手机响,心动疾步接听。期待房客有消息,细心释房情。 独自静守旧宅,憧憬顾客盈门。更盼能遇真心主,为...

  • 【谒金门】

    斜月半。闲倚石桥湖畔。莫道初更风不远。轻寒衣上卷。 素玉波中如断。独影灯前谁管。月泻衔唇先饮满。月明花草岸。

  • 《谒金门》

    伊归去,空余长歌飞絮。梦断潇湘难计数,乱红飞落处。 莫怨秋窗风雨,隐没远山黛绿。醉酒伤怀迷归路,狂歌八月暮。

  • 谒金门

    【谒金门】 倾城面,长夜梦来魂断。 舞榭歌台空咏叹, 敛眉心事满。 一袭青衣花旦, 半句戏言幽怨。 真个痴情都绝恋...

  • 谒金门

    画桥畔,绿水盈盈清浅。云里婵娟迷又现,掬月舒还卷。 夜静人稀路断,纤手频弹弦管。玉面不知人近远,泪湿横波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谒金门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zf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