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散文故事
立秋不说秋,把盏来饮酒

立秋不说秋,把盏来饮酒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1-08-07 18:00 被阅读0次

    年年立秋,今又立秋;立秋未入秋,暑热仍当头。

    毕竟今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也想起了几首与立秋有关的诗,诸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杨万里的“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张耒的“西风吹淡白,窗户含凄清。炎凉一朝变,徂暑逝不停”等。都表明“苦热逢三秋,大火复西流”的畅快。

    原本想按着这个思路写下去的,可朋友周晓红的一条祝福信息,改变了文章的方向。我要且放下立秋,把盏来谈酒。

    我刚从遵义返回北京,遵义的众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项当然是酒文化,朋友就经营着一款美酒,且有一个很有韵味和吉祥意味的名字“红韵天成”。

    在我国五千的历史长河中,酒始终相伴相随。关于酿酒起源的传说,也有很多版本,“上皇兴酒”“酒星始酒”“仪狄作醪”“杜康酿酒”等,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每一个都有自己忠实拥护者。

    遵义作为我国的酒文化名城,沿着赤水河流域一带,因为特殊的气候和水质,酒厂林立。茅台酒、习酒、董酒等名优白酒品牌聚集。

    在遵义期间,这些美酒都有品尝过,原本还有一个行程是参观茅台酒厂的,但因不可抗因素,未能成行,虽有遗憾,也为以后再到遵义留下了点由头。

    在周晓红的工作室里,有一个简单的酿酒流程介绍。一步步看下来,对酒的生产过程有了一些认识,也算是弥补了我未参观茅台酒厂的缺憾吧。

    酒,在遵义的传承中有两种,分别是“米酒”和“烧酒”。

    “米酒”,其实是一种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饮料,也不全是由“米”酿造的。原料可以是大米、小麦、苞米甚至红苕等杂粮;酿造的方法宋代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概括为:“酒以火成,不醡不蒭,两缶东西以藤吸取,名钓藤酒。”钓藤酒就是“米酒”,属于较为原始的发酵酒,酿造过程中缺少压榨和澄清工艺。

    “烧酒”,就是白酒,《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是一种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众多中外名酒都是以这种工艺酿造而成。

    遵义名酒多,与赤水河关系密切。红军四渡赤水,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大转折,这条河也是贵州境内唯一没有被开发的河流。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厂村,流经云贵川3省4市16县,河道两岸多为丹霞地貎,岩石被风化,每逢下雨,泥沙俱下,河水浑赤,故而得名。

    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有少量矿物质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也成为一些名酒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原因。

    除了赤水河水和优质的粮食外,工艺也是名酒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周晓红的陈列室里,我也了解了酿酒的基本程序。

    拌曲,按一定的比例,将水和粉碎的粮食拌均匀,用手轻轻拢成一个团,松手后,团稍裂而不散即为好。保证拌料在发酵过程中不易打碎,又能在蒸料时有足够的通透性。

    因为未能进入酒厂,这里陈列的又都是静态雕塑,一步步地介绍缺乏画面感,我也只好照搬一下他们给我介绍的当地“独门绝技”。很多我不能一下子记住,总的一条就是:严格按照节气,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比如,端午踩曲,重阳下沙投料,九次蒸煮,七次取酒;高温制曲,堆积发酵,“回沙”酿造,长期陈酿等。

    具体细节恕我不能解释太清楚,听下来的感觉就是好原料,加上好工艺,再加上好的制作和好的故事,酒不醉人人也会自醉。

    文章最后,我们再回到立秋节气,明代诗人王邦畿在《己亥立秋》中写道:“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

    借周晓红的祝福和周晓红的酒,祝大家立秋快乐,天天快乐,永远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秋不说秋,把盏来饮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jg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