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许久没联系的女生朋友突然发来微信,上来就向我哭诉她男朋友的种种恶劣行径,透过薄薄的手机屏幕,我甚至都能想象出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凄惨模样。说实话,我跟她并不算太熟,但是出于礼貌我一边忙着明天的采访提纲,一边听完了整个故事。
她的故事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甚至平常得有些烂俗,无非就是当初有两个男生追她,一个花言巧语很能逗她开心,一个稍显老实以至于有些无趣,而她选择了前者,结果感情确立还未三月那男生已劣迹斑斑,目前处于分手的边缘。听完她半个小时的唠叨,本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传统美德,我只说了一句话: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人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
整个社会都喜欢会说话的人,大多数女生当然也不例外。但其实“说”和“做”的地位在中国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转换,这种转换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并且还在持续进行,我“有幸”见证了这一过程。在我小的时候是比较推崇“做”的,实际上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一直都是如此,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偏向“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各种“说话的艺术”“沟通圣经”“交际技巧”等与说有关的书籍大行其道,经常还会有读者简信我,问我能不能写一下沟通技巧方面的文章。
学习说话技巧固然没有错,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说话”与“倾听”其实是相互成就的,很多人只顾学习说话技巧,却完全忽略了如何听别人说话,说是矛、听是盾,说得更明确一点,如果对方精于说话技巧,其实对你是不利的,你必须识破对方话语中隐藏的陷阱。先来看一个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例子:
有次我帮兄弟杂志发包食宿,能转北京户口的实习生招聘启事,有个小伙子第一个留言吐槽实习工资太低,全楼的人跟着谴责实习工资低。一楼小伙子第一时间就投了简历。
看到这个例子我哑然失笑,联想到每逢大学期末考试,大家相互之间询问复习状况,每个人都说根本还没开始复习呢,结果等到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看到那几个变态的分数,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经常调侃说,这些人是“闷声发大财”。
还有一个相反的案例,我的一个朋友研究生保送清华,被学弟学妹当成学习的楷模,于是经常被请去讲自己的学习经验。有一次我去听了一下,看着他在上面侃侃而谈各种高大上的学习方法,我却在心里偷着乐,因为我知道他说的很多方法其实自己根本没去做。演讲结束我拿这个区质疑他,他苦笑一声,“没办法嘛,大家想听这个,如果我说我其实没用什么学习方法就保送清华了,他们信吗?”我一时竟无法反驳。
一个人说的话并不一定是他真正想说的话,比如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礼貌客套;一个人说的话并不一定和他的行为相符,即言行不一,比如上文提到的三个经典案例。其实要想靠语言来正确认识一个人实在是太困难了,语言很容易伪装。
所以我更相信一个人的行动更具有说服力。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派叫做行为主义学派,他们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个人内部的欲望、情绪和意识,因为它是隐秘、不能观察的,而能看到的和测量的只是人的行为,行为主义纵然有很多缺陷,却仍不失为是现实生活中进行判断的一个绝佳标准。
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不要去猜测别人的动机、目的,因为动机和目的是你永远无法验证的,无法证伪的,所以一味地猜疑没有任何意义;不要去听他说了什么,而要关注他做了什么,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他的兴趣爱好、行为举止、生活中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比语言都更有说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