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后相见的尴尬

作者: 清水一滴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21:44 被阅读2827次
陶行知

近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发达了,同学聚会颇为流行。一般的情况是逢十必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都有。

同学聚会大都要请老师到场。有了近三十年教龄的我,已经数次被邀请到学生聚会现场,接受鲜花、礼品,并代表讲话。

在激动、荣耀之余,也有隐隐的不安。

数次参加聚会,我都会在心里发问,入道之初那几年,年轻气盛,武断粗暴,教鞭挥处,伤到的学生到了没有?

见面怎么说话?说什么?他(她)会不会趁此给老师难堪?

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已经想好了当面道歉的话。

当我看到熙熙攘攘的、觥筹交错的人群中的他(她),走上前致歉,大度而懂事的他(她)却说道:“老师,你说的事,我已经不记得了,我早都忘记了。”

还有在人群中我没有看到的他(她),就问别的学生他(她)来了没有,帮我找找他(她)。当我向他(她)道歉时,善良的学生还是没有怪我这不称职的老师!此时我常常心发酸,眼盈泪。

弟子啊,你们的原谅和大度,还是祛除不了我的羞愧和不安,还是免不了我的忐忑和尴尬。

几次聚会的尴尬,使我陷入了回忆和反思,

首先,我想到了聚会没有见到的一个女同学。当年那个,(有一次)上课不好好听课、不翻书、眼睛一直朝窗外看的那个女同学。当时在课堂上,我提醒她要认真听讲,她不听;走近她,让她站起来,不理。我一下子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把她的书扔出教室,还把她拉出教室。

类似的事情至少发生过两次。

那个时候,我为什么要那么过激,那么不理智呢?伤害学生!

学生那样做,是不礼貌,不听话。当时自己就认为这是冒犯了师道尊严,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简直大逆不道!就这样自己把自己先推到了高坛上,下不了台了!有这样的想法,自然会盛怒,盛怒之下,自然会有过激言行,过激言行自然会酿成错误!(也为若干年后的自己酿造了几多苦酒!)

其结果必然两败俱伤,自己那种暴怒的狰狞面目暴露给了全班学生,那个学生也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这还是其次,可怕的是,再想想她以后怎么还会听进去我的课呢?学习不就因此而耽误了吗?

若干年后冷静反思,遇到学生此类表现,是不是可以先冷静一下,在提醒她而她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暂时放下。再找别的时间和她谈话,问清原由,加以恳切的规劝和批评,想必该生会愉快接受,还会感激老师也未可知!

遇到学生犯错,为师者需要冷静,给事情一个缓冲时间,进行冷处理,效果可能就是师生双赢。

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某届学生聚会不久,我会在驾校邂逅那个我在聚会上,曾当面致歉的那个男同学!

那天我是陪儿子考科目四,在候考的人群里,我居然看见了蒯英美同学。他也看到了我,赶紧趋步向前和愚师握手寒暄,然后就跑着去给愚师买饮料去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又陷入了回忆。当年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定了严格班规,有违必罚,规不容情。

小蒯属于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类型:迟到,瞌睡,学习不是太努力。他的小错行为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我勒令他回家叫家长,家长叫来,写好保证,永不再犯,方可进教室学习。

谁知这小蒯也不回家叫家长,也不进班学习。反正是我没见到他。随后听说,他是我上课他不来,我查班,他不来;我不在的时候,他都在。他在和我捉迷藏。师生俩就这样僵持着,他不找我,我更不会找他。这样有好长时间,具体我已经记不清了。好在很快就该放暑假,升高二了。到高二重新分班,他就不属于我的班级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作为班主任,除了上课,进班督查班情是很勤的,这就是说小蒯要有很多时间不能进班,要避开我的行踪。那段时间,小蒯的学习,耽误得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小蒯很快给我买回了饮料,我在感动和尴尬的心理下,和小蒯边喝边交谈。

从交谈中得知,小蒯没有考上学,在老家务农,农闲做点小生意。这更增加了我的愧疚。我觉得这是我的罪过。要不是当年我把他撵出教室,要是我能够及时变通找他谈谈,不让他再回去叫家长,让他自己作作检查,及时回班学习,也许他会感动,也许会好好学习,也许就会考上大学,也许小蒯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番境遇!

对于惩罚者来说,就算是惩罚过当,不过是一篇检查,一次处分;而对于被惩罚者来说,就可能影响他(她)的一生,贻误他(她)的一生!
被惩罚的学生是别人的孩子!假如我们自己是家长,我们的孩子被老师这样对待,撵出教室不能学习,我们会是多么地着急啊!
庸医误人,有时候立竿见影,一刀见血;庸师误人往往是杀人不见血。
为人师者,教育学生必须严格,但一定要严而有爱,严而有节,严而有理,严而有礼。否则就可能误人子弟,害人不浅,而不自觉,还认为自己是严师呢!
年轻时做过的错事,到了后来都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的。要想到人生的后期能够求得良心的安宁,最好在年轻时,尽最大的可能,少做些错事,善待学生。大部分学生是明理的,是知道感恩的。这一点教书生涯越长,就会体会越深!同时也会为自己曾伤害过学生而愈发内疚!
要避免做错事,就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多思考,常反省这样的处理办法合不合适,恰当不恰当;多听取不同意见,当别人,或同事、或朋友、或领导,对你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见时,多多听取一下这不同的意见是不是更有道理。这样就可能会少犯些错误,少做些傻事。

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以后的人生就会少些愧疚,少些尴尬,少些不安!

这是一个有着三十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忠告,还望你的教鞭在高高地举起时,慎重地挥舞!

“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相关文章

  • 二十多年后相见的尴尬

    近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发达了,同学聚会颇为流行。一般的情况是逢十必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都有。 同学聚会...

  • 二十五年后的相见……

    二十五年后的相见…… 作者:东华 这周孩子回来,因为考试占用教室,孩子要居家10天。学校把居家时间的学习安排的满满...

  • 二十年后再相见

    St.Regis酒店有年头了,一路没有任何指示牌,我左弯右绕到了酒店,不见服务生上来招呼,摸索着上了二楼。透过中餐...

  • 相见欢:尴尬

    阴云漫涌天穹,霎时风。冷雨更添寒意、正隆冬。 年关近,思绪紊,不从容。又是囊中羞涩,气难雄。 注:做客简友蛮力处,...

  • 未了之缘

    二十年前, 我来到这个世间。 这中间的时光, 有时迷茫, 有时怅然。 二十年后的今天, 上天让我与你在此相见, 注...

  •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亲爱的 十年后 二十年后 三十年后 我们再相见 你胖你瘦都很好 只愿你还未曾忘记 你还是我心中的你 我还是你心中...

  • 相见不如怀念

    二十年后,同天南地北的初中同学,及退休老师聚餐、回校以示纪念,并约定以后还要相见。 何日再见? 在各自的人...

  • 永别了,父亲

    十六岁那年,您幼小的肩膀承担起责任 三十八年里,您未曾停止过奔波 二十八年前,您我初次相见,父子缘起 二十八年后,...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亲爱的 二十年后 三十年后 我们再相见 你胖你瘦都很好 只愿你 还是我心中的少年 … 喜欢蒲思恒主编的这段话。 很...

  • 再相见也是尴尬

    有些伤痕无法愈合 曾经的人偶然相遇 在我这里是回避 不知还有什么可以 疏解这已被刮破的情缘 这城市不是很大吗

网友评论

  • 古眼:👍👍👍
  • 红尘紫陌:难得有老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能遇到你这样的好老师是他们的幸运。
    清水一滴:@红尘紫陌 谢谢您!
  • 宴未晚:很感动,能为自己的错误公开道歉,就值得被尊重~
  • 清水一滴:唉,年轻气盛,以后遇见此事真的应该冷静+冷静+冷静。告诉自己,他们是孩子,自己是成年人。今早看见一个孩子上课想睡觉,胆战心惊,还似乎想倒头。因为后天中考,我告诉自己:冷静。过了几分钟,缓缓走到他面前,说了一句:实在瞌睡,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他赶紧就站起来了,我又为他的主动起立,感到欣慰,至少他还明白,此时不该睡觉。接着就认真读书。
    所以以后不能遇事发火,不能冲动。(王艳芳)
  • 笨笨_d7d0:写的不错,深有感触!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在警示后来者,怎么对学生真的好!平时教学管理多思考,多反思才能不辜负你的好意!
  • 清水一滴:@清水一滴 我也有王校长一样的愧疚。有时想,自己口无遮拦的语言实在可恶!是否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呢?真的该好好反思呀!(刘丽)
  • 清水一滴:王教授反思的很对,不光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整个教育届都有问题。唯高考是瞻,让分数代表学生的一切,造成了教育过程中各种极端方式!这也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之处!@王连山
  • 清水一滴: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来不及思考就需要做出决定的,即使思考了,也是当下的思考,而从整个人生的历程来看当下的思考都是有缺憾的。不过如您所说,多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应该会让当下的思考更能顾及以后的发展。
    有您这样一位阅历丰富的人做我们人生的、职业的领路人,我们或许会在人生的暮年少些愧疚与悔恨。(刘慧娜)
  • 清水一滴:每个人都会年轻气盛,误伤害别人,真有了不好的结果,一生无法释怀,老师讲的很好,可是不到一定的年纪,谁会反思自己?所以一边期盼一边唏嘘,所谓的造化弄人,也就是这么简单。(樊彩云)
  • 8675b3c6c02a:年轻总是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对,没有什么事是自己干不了的,现在想想有很多事不仅自己一无所知,更是啥都不会。教书21年,转变开始于十五年前,自己刚刚有孩子才发现,原来学生也是别人的心头肉,慢慢地就不那么苛刻了。与王老师一样对曾经受过惩罚的学生,总觉愧疚,又不知如何表达!愿更多的年轻人能尽早懂得这些。
    清水一滴:@微尘_a83a 你是哪位同学?
  • 悠然_3404:说起这样的惩罚,我高三也经历过,一直到现在不能释怀,现在自已也是教龄十几年的老师,我每次都是细心的对待学生们,恐怕留下多少年XXX人提起哪个啥老师怎么样
  • 王艳芳_0a5b:要避免做错事,就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多思考,常反省这样的处理办法合不合适,恰当不恰当;多听取不同意见,当别人,或同事、或朋友、或领导,对你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不同意见时,多多听取一下这不同的意见是不是更有道理。这样就可能会少犯些错误,少做些傻事。

    很欣赏这段话,我也是一个很较真的班主任,也在大刀阔斧的改变自己的性格,让自己能够静待花开。能够换个时间,冷静处理问题。
    谢谢王老师的箴言和教诲。
    清水一滴:@王艳芳_0a5b 谢谢您!向您学习!

本文标题:二十多年后相见的尴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ul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