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离开了这里。
他离开了故乡。那是他的故乡吗,有时候他也不知道 有时候提到“故乡”两个字,他的胸口总是隐隐作痛,与之俱来的是对故乡若离留的牵连,连他自己也搞不懂了。他干脆不去想,可是有些事需要弄懂呀,不然积淀在心里会发霉的,或许有另一种可能——发芽。但他终于下定决心了。
他眼中的故乡是山,是小河,是父母每日在田土里操劳庄稼的身影。他知道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谁能不懂呢。生命是天地的精灵,人也是。人出生是喜悦的,可生存是多么艰难。
父母常常将他的未来挂在嘴边,立志成才,最普通又是最漫长艰苦的事了。他明白了什么,世间有很多路可以走,可他只有一条路。他感受过亲情的爱抚,是放学回来母亲也刚好从农田回来为他做饭,是不愿接父亲从陌生遥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不管是亲密还是疏远,他后来渐渐明白了,亲人就是时间空间也割舍不了的纽带。
他常常离开房门,走很远坐在故乡的土坡上。他的村庄没什么特别,方圆几公里全是山岭,见不着外面,看不见远处。只有每天的夕阳与绿色高大的火车如期而来。他想记住这些景象,又想忘记,或许年岁渐长,这些情感在挣扎交织中逐渐被理解,也无所谓遗忘与铭记了 。
有什么用呢,他要离开这儿了。
他是很势利的。他缺钱,或者说缺少一种生活。他理解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但太多时候被生活裹了,他也变得复杂起来。故乡的环境多美,青山绿水,甚至感觉不到现代化的侵扰。可那又有什么用呢,人们还不是都要往外跑,嘴上还念着难忘故乡,从此故乡就成了累赘了。故乡的石子能换钱吗,故乡的树木有的能换钱。钱用来干嘛呢,买另一种生活。这不算抛弃,只是自然的代替罢了。
他也是一个匆匆过客,几十年而已,何必在意这发生的一切,他又无法改变,并且他的想法还未成熟。
他要祝福自己了,逃离这个狭小的故乡,去更大的城市。他还是挺怀念的,听别人说,城里比较忙碌,也是为了钱打拼的,没有故乡明亮的星星,也没有令人厌烦的人情事故了。是这样吗,他期待着亮相城市,就算从边缘开始。
他捉摸不透故乡的山,唯一印象深刻的只有记忆了,也许知识机械的,没有血肉的记忆。他担心未来,担心这一去便没有了回路。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孩子是善良的单纯的。
又有什么办法呢,要是有口饭就吃了,没有就只有饿着了。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这年头不会饿死人,况且父母起早贪黑也还可以养起这个家。但他知道,他长大了,有很多事需要他承担了,生活资源的消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有时是尊严,有时是一生。他能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