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有一句话:
“基本上,我们对别人的意见,都是在观察他的行为,并用自己的想法诠释之后所形成的。”
见过太多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一旦看不惯对方的行为,就大肆抨击,给对方贴标签。
这暴露了自己的傲慢和无知,也很容易陷入“我执”的怪圈。
《欢乐颂3》里的何悯鸿,和2个室友合租房子。
刚开始,她觉得俩室友毛病多多,总爱发朋友圈吐槽她们。
在何悯鸿看来,30多岁的朱姐,工作多年还租房子住,一定是人生的失败者;
而另一个室友阿初,则因为伶牙俐齿、热衷打扮,被何悯鸿定性成“交际花”。
何悯鸿不知道的是,朱姐早就在上海买了房子,之所以租房住,只是想离上班的地方近一些;
而阿初每周收拾体面去跳舞,也是因为家里缺钱,要做兼职补贴家用。
对面的邻居看不惯何悯鸿总爱指点他人,就毫不客气地说:
你心中这杆秤,度量你自己的时候,度量个七成,度量别人的时候,你就度量十成,你觉得公平吗?你那杆秤是宇宙标准吗?
一席话,把何悯鸿说得无地自容。
是啊,很多先入为主的评价,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偏见罢了。
就像美国记者李普曼说: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看到,然后定义,而是先定义,然后看到。”
这世上本来就是各自下雪,各人有各人的晦涩和皎洁。
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评判对错,难免忽略别人的处境,造成误解和隔阂。
为人处事应有的教养,就是管好自己的偏见。
未知事情全貌,就不要妄加议论;
不了解一个人,也不要恶意揣度。
不要拿自己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人。
否则,只会困在认知的茧房里,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