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读书笔记
网络媒体时代那些近乎狂热的公众情绪

网络媒体时代那些近乎狂热的公众情绪

作者: 梅芳 | 来源:发表于2016-03-03 16:32 被阅读167次

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很早就开始再读,只是之前一直是零零碎碎的在看,这次又仔仔细细重读了一遍。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无疑成为了公众情绪的最强大的催化剂。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网络、媒体从中一加引导,公众激烈狂热的情绪变会被点燃,从而造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势,一不小心变会成为火山爆发的导火索。

公众情绪自古就有,只要有群体有群众在,这里的群体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一个人,而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只有这些条件的一群人。

按照勒庞的观点,当群体在某些特定的事件前,这些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便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

在翻阅期刊文献时,看到这样一篇文字:1523年6月,伦敦,有算命者和占星家预言:泰晤士河将在1524年2月1日猛涨,真个伦敦城将会被淹没。随着大家喋喋不休的重复这个预言,预言以爆发式的速度宣传开来,到1月中旬的时候,至少有两万人离开伦敦。当被证实是谣言后,预言家却说算错了一个数字。

发生在中国的,2011年3月,网上流传的玛雅文化,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0日地球将毁灭,随之而来的云南5.8级地震,日本的海啸和核电站爆炸。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一时间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一时间“抢盐风波”盛行。

2015年6月,朋友圈,微博一时间被“坚持贩卖儿童判死刑”疯狂霸屏,接力者众多,甚至几乎席卷整个网络。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发这个,但是就是跟风转了。如果当中一旦有人理性指出贩卖儿童判死刑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时,他们会以“你又没有孩子”,“你的孩子又没有丢”将你驳回。

2015年12月,咪蒙的《致贱人》《致low逼》,火爆朋友圈,点燃公众情绪,短时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连转发上面评论的文字都是“贱人,我凭什么帮你”之类的话,这种偏激暴露的文字在网络的传播中被挤压变形。咪蒙很准确的抓住了大众的心理,因为她知道,大众只需要情绪,并不需要思考,情绪一旦被点燃,变会一发不可收拾。除了留下一身偏激和一身戾气,并无其他。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细数。

当我们还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独处的时候,由于我们接受的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道德感责任感,我们会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敢做的太过狂妄太过造次,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有些事情我们在一个人的时候不会去做,我们还有理性。

但当我们一旦被置于群体之中,身上的约束和道德感便会摆脱,我们开始了放纵和不羁,开始失去对事物进行独立的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开始变得盲从。

就好像,平日里我们在过马路时,当大家都在等路灯通过,但一旦中间有个人闯了红灯,群众跟随着一起闯红灯的概率变会增大,因为他知道法不责众。

就好像,微博上的喷子,微博上的键盘手在网上随意骂人随意喷人一样,在群体中间,这些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在网络的那边,他们仿佛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俨然忘记了自己平日里是个唯唯诺诺的小跟班。

就好像,当所谓的领导者,演讲者,运用他们那“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不以任何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在下面点头哈腰,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脑子不听自己的使唤,跟着领导跟着演讲者跟着群众一起达到高潮。

所以,认识这个的可怕了吗?

无论如何,当我们置身于群体之间时,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被随意牵着走的能力,不轻易被煽动,成为一个盲从者,要知道,时间会给生活一切答案,时间也会沉淀掉那些谣言,让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给历史一个答案。

我想,做一个能理性思考、有自己思想、不盲从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文章

  • 网络媒体时代那些近乎狂热的公众情绪

    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

  • 摘自《希腊精神》译序

    很难想象某个希腊人会是个狂热分子。与希腊那种激情和理智的结合对照,我们不能不感到我们自己的时代更近乎狂热和...

  • 时代中的狂热

    提到狂热一词,大家或许会想到传销组织,或是法西斯这类群体。 很早之前看了部电影《浪潮》就讲述了有关狂热的故事。电影...

  • 梦游《山海经》第二十二章 拍卖会

    拍卖会人潮涌动,随着台上年轻貌美的女子不断的调动大家的情绪,台下的人近乎狂热。前面两个物品很快就被拍卖完了,第一把...

  • 去粗取精,钩玄提要

    有的人对学习有着近乎狂热的挚爱, 可这种挚爱并不是先天就有的。 ———————————————————————— ...

  • wake up

    我的内心,有着自以为的不凡与狂热。而这些狂热,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掏空。 我喜欢去勾勒美妙绝伦的人生。而近乎忘却了...

  • 可怜的“标题党”2022-08-26

    “标题常”本来是指那些在标题中故弄玄虚,夸大事实,题文不相符的情况,说的是编辑方面。网络时代,因为网络媒体自身的特...

  • 隐藏在傻笑背后的是什么

    乔丹时代,大家狂热的沉迷于他“飞人”般高超的球技;科比时代,大家狂热的沉迷于他的后仰投篮,桀骜不驯的性格;库里时代...

  • 卡斯特桥市长

    托马斯 哈代 吴奚真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一英国的作家们多年来的传统,以一种近乎狂热的情绪一代代的描绘英国乡间的风...

  • 陈学冬,你曾经是光。

    文/阿眠 图/网络 首发公众号 猜你可知否 原创 禁止转载 前几天,突然怀念起小时代,那个曾经让我近乎疯狂的小说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媒体时代那些近乎狂热的公众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fo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