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刚刚看了一篇汪老的《自得其乐》,汪老的这一生有三大乐趣: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
汪老写字是有底子的,在十多岁的年纪,跟着祖父描《论语》红格子,祖父和父亲看的出来汪老的有些才分,故而买了很多的书籍供汪老抄袭练习,为汪老的童年增加了很多的乐趣。
都说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给他什么样的环境,环境很大程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汪老也不例外,在父亲画画的熏陶下,汪老小时候经常看父亲画画布局,对用墨,用水,用色略有体会。
在初二的时候,汪老就画了一幅墨荷,裱出后挂在成绩展览室里。对于这个成绩,真是十分了不得。
一次偶然的机会,重拈画笔。于是买了一刀元书纸,开始了画画,结果就一发而不可收,重新拾起旧营生画画。
由于是名人效应,看到画的人多了,渐渐也就有人来求画。文人再配上画画真是一个得意的文人雅士。
除此之外,汪老还是一个下的厨房的好厨师,有很多来拜访时都是汪老下厨,还有的人点名要到汪老家吃饭,做的饭菜客人都是一扫而空,难得一次有剩余,客人还要打包带会饭店去吃。
看来汪老的厨艺,不是一般人所能相比。
看汪老的作品,有阳春白雪的雅趣,又有人间烟火的真实,不矫情,不做作,很是有趣,看的出来,汪老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调的人。
诚然,我的童年也有很多的爱好,记得从读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抄录歌词。当下最流行的音乐,总是抄了一本又一本。
有次婚后收拾东西,发现初中时课桌,抽屉里面放了好几本用心抄录过歌词的歌本。有郑源的我不后悔,欢子的心痛2009,偏爱和六哲的错错错,丢了幸福的猪等等……
看着那些发黄的笔记本,想想幼稚的初中生涯,还有那些看似因为慌忙而潦草的字迹,忍不住笑出来声。那时候真傻,不过我觉得那个时候应该很享受抄录的过程,就像我现在享受码字一样。
此外还翻到两本写完的字帖,我觉得我写的字很大一大部分遗传了父亲,父亲写了一手好字,就连家里办事收礼单都是父亲来写。
还有一部分是我练习字帖的缘故。我喜欢行书那种潇洒的连笔字,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工整的写字。每个笔画都要连上一笔,这都是练习字帖留下的习惯。
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每次练习完,都会照着字帖上的字迹再在空白纸练习几遍,直到与字帖差不多一致才肯罢手。
练习字帖和写字的习惯我一直都保留着,现在屋里还有一本未练完的字帖和几本记录的笔记。
有人说写作是最好的休息。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但是一个人不能从早写到晚,那样就成了一架写作机器,总得岔乎岔乎,找点事情消遣消遣,得有点业余爱好。
现在除了自己简书日更,说是日更其实更多的是读书笔记,虽然读书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更大的原因则是应付应付日更,日更不知不觉也养成了很多的好习惯。
除了日更,我还会练习练习跑步,锻炼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日更的时间越久,越发觉得拥有好身体的重要性。
不管是跑步,日更,阅读,写字,练习马甲线,都要学会乐在其中,享受其中,醉在其中。
文中有一句话很喜欢: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