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数九隆冬,可是冰冷至极。室外的温度达到了零下二十二三度。非必要,所有人都猫在了家里。偶然在街上见到两个人也都是包裹得非常严实。守在集中供热的楼房里咋也比大街上温暖得很多。 现在农村也有自己家的土锅炉了。城里楼房更有集中供热的暖气。冬季取暖已不在话下。我小时候的记忆可没有这些,只有那不起眼的取暖工具……火盆。
火盆可是咱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炭火”,端到火炕上,顿时满屋生暖。
几十年过去了,我记忆里还清晰留存着当年的景象:一铺没有任何特别的土炕上,铺着一领破旧的炕席。炕头偏炕沿的位置,盘腿坐着一个老太太,她就是我的奶奶,那时她眼睛已经快看不见东西,仅有些许光感。她微闭着双眼,一只手掐着烟袋,悠闲自在的吸着旱烟。另一只手半伸着,凑向己经见不着火星的火盆。吸完这一袋烟,把铜烟锅在火盆边轻轻磕磕,左手伸到脑后,从那一小团发髻上取下铁丝弯成的簪子,信手在烟锅里挖了两下,又用嘴含住烟嘴用力吹两口,把堵住锅眼的烟袋油子吹出去。中间并没有任何停滞。一袋烟抽完,奶奶又摸索着拉过旁边的旱烟盒,捏起烟丝装入烟锅,用大拇指按了两下,就把烟锅凑到火盆的炭火上,猛吸两口引燃烟丝。然后再次把两腿盘好,慢慢地吐着烟,心中若有所思。这一切仿佛也平常的很,只是这火盆比较特别。火盆周围的炕席上不均匀的散布着大小不一的黑点。你若问何物?那当然是火星跳出火盆的产物啦。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聪明的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故乡二十年之火盆记忆火盆大多用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炭火”是“豆棵”、“谷草”、“茬子”、“玉米芯”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炭火”能充分保持热度。装入火盆慢慢散发出来,室温也渐渐升高了。
我们穷家当然用不起铁或铜制的火盆,可长辈们聪明呀!寻一个或铁或铝或铅的金属盆子,倒扣在地上,把粘土和细沙混合,再伴上山羊毛和成泥。就着金属盆的外形,用手细心糊上厚厚的一层,约5厘米。先置于室外阳光下晒干,然后把整个盆翻转向上,轻轻取出金属盆,一个泥火盆就做好了。有人很有疑问,放山羊毛干吗?其实也不难理解,防止泥火盆裂纹呗!这样制作的火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火越烧它越坚硬,确实是一个宝贝呢。
故乡二十年之火盆记忆火盆烤火是农家取暖之道,它还是待客的媒介。谁家来了客,主人就会招呼:“快上炕暖暖脚,把火盆往跟前拉拉。”
火盆烤火更是大人小孩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壁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灰火里烤。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粘豆包,真是又甜又香。我还把白皮蒜埋在灰火中,三二分钟后,那微糊的蒜香直入鼻孔,勾着你把它扒拉出来,几下剥皮吞了,也顾不得热不热了。其实最有趣的是在火盆中烧粉条了。这些都是背着妈妈进行的。我偷去西屋里撅几根干粉条,捏住一头,另一头插入火中,只见粉条一下子变弯变粗,和爆米花一样,放在嘴里一嚼,咔咔脆。
故乡二十年之火盆记忆印象中最香的还要属在火盆中用搪瓷缸子炖肉皮干红辣椒了。那时的冬天除了留存的白菜和土豆,根本吃不到什么青菜,妈妈把杀猪卡熬油剥下的猪肉皮切成细条,加入干红辣椒,加水放在搪瓷缸子里,坐在火盆中的炭火上,轻轻转动搪瓷缸子,让它的底与火充分接触,那香味慢慢随着咕噜咕噜的翻滚散发出来,让我忍不住叼一条吃,确还咬不动肉皮。待上餐桌就炖白菜一吃,那简直是有生以来的最美美味了!
时过境迁,火盆做为一个时期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虽然它再无用武之地,它终究会被记录在史册上。即便它不能登上那崇崇圣典,但它也会永远留存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中。
故乡二十年之火盆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