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

作者: 小苏的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19:47 被阅读38次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最近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和往常一样,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看完之后的一些感受。

    这一部介绍的人物除了朱厚照先生让我印象深刻外,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王阳明(王守仁),提起王阳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开创的哲学——心学,或者耳熟能详的那四个字“知行合一”。说实话,虽然书中关于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些介绍,但不足以让我真正理解这门学问,所以今天主要讲的不是他的心学,只是聊聊我的感受。

    在了解了王阳明先生的一些事迹之后,我发现有些时候在心理上打败对手,远比在生理上打败对手好得多。王阳明先生事业生涯的前半段很不幸,被派去不毛之地——龙场。所谓龙场是指只有龙才能生活的地方,因为龙在传说中足够强大,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的可怕,此地盗贼横行,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但王阳明先生很好地生存下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治理了本地长期存在的恶行。他的原则就是,要么不打,要打就把你打怕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你的心里留下一块很大的阴影面积。就像两个人打架,如果双方互有胜负,那么谁都不会怕谁,但假如其中一方每次都赢,而且每次下手都很狠,让人生不起反抗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如果胆敢挑衅,那后果是很严重的。而王阳明先生就是如此,要么不和你打,要打就一次性把你打怕了。以往许多强盗打不过都会假装投降,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对此大家都束手无策,但王先生不同,他之前早就摸清这些人的老底,在安排招安的当天,直接把以往那些心怀不轨的老油条杀了,所谓“杀鸡儆猴”,这下子强盗都清楚这家伙是玩真的,再不敢起任何东山再起的念头。因为这一“恶名”,后来有一次朝廷派他去另一个地方剿匪,人还没到,强盗一听到这次来得是王阳明,二话不说就直接缴械投降了。

    许多时候,我们觉得穷途末路的时候,其实是另一条阳光大道的开始。王阳明先生当初被贬官分配到龙场时,一度心灰意冷,觉得此生也就这样了。直到后来领悟到“心学”的真谛——知行合一后,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想要磨砺自己的心志,让自己在痛苦中得以成长,用今天的话说,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给予我们痛苦的人和事,因为他们总能让我们不断成长。只要杀不死我们的,必将会使我们更加强大。事实证明,在龙场这么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的王先生,后来变得愈加强大,不但开创了影响至今的伟大哲学——“心学”,在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王阳明的“心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致良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许多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无所不用其极,背弃所有。但王先生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凡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义之财,终究是要还回去的。就像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时,许多投机者通过不断地换手赚取一些不当的利益,最终泡沫破灭,参与的人都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和王阳明同时代的许多人,看似风光无比,利用手中权力,贪赃枉法,结果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从王阳明身上我还得到另外一点启发,那就是凡事要懂得让自己付出最小的代价。王先生在打仗的时候,很喜欢用一些计谋。比如当初在攻打南昌的时候,明明自己的兵力远胜于对方,而且当时己方的士气正旺盛,按说这个时候应该直接用“人海战术”碾压过去,但王先生没有如此做,他一面吩咐大家安营扎寨,另一面派人到城中散步各种扰乱对方军心的消息,比如夸大己方兵力,十万说成五十万,而且还有理有据,结果当天晚上原本想着多少会有一些死伤,却发现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原来守城的士兵听到这些消息后,吓得直接弃城而逃,连城门都没随手关一下,真的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攻下一座城。王先生深知生命的可贵,所以每次打仗总要相方设法地减少伤亡,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回报。生活中,我们也应如此,凡事都要思考回报和付出的代价是否合理,但同时也要警惕一些陷阱,比如有人告诉你,借他一百元,明天还你两百,这时最好不要借,因为十有八九是拿去赌博,这时你还傻乎乎地借钱,那么无疑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图摄影:michasager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惊喜一刻】

    对于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学习一下王阳明先生的“心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那些事儿》4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ye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