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严谨的编剧,出色的表演,精良的制作成为建党百年献礼电视剧里无可争议的No.1,豆瓣评分高达:9.3。为了做好这部经典之作,剧组1:1.2复建北大红楼,这座楼不仅作为北大校部办公地,文科教室,同时也是北大的图书馆。
《觉醒年代》:从“红楼”到“红船”这座红楼里,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李大钊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鲁迅在此授课六年,写就了永恒的经典,塑造了一代新青年;毛泽东也是在这座红楼的熏陶和滋养下,最终成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今天,我们来看从这座红楼图书馆中走出的另一位堪称“扫地僧”级的大师,他也同样在这座红楼里工作过,做过和毛泽东一样的职位——北大图书馆职员。多年之后,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时,他曾猜想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多书,到底能不能读完?” 这位大师不是别人,他正是和季羡林齐名的金克木先生。
关于金克木先生
金克木,字止默,笔名辛竹,祖籍安徽寿县,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一个旧官僚家庭,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并称为“未名四老”。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会员,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0年8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北大未名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在18岁那年,无意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福地——图书馆,从此开始了他从小学生到大师的修行之旅,止到成为北大教授。
从20世纪30年代,金克木到北京求学,1935年进入北大图书馆任管理员,从此开始了他与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梵学以及印度文化的不解之缘,在不断地阅读中,他学习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藏语,世界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梵文和巴利文。
在西南联大期间,傅斯年曾借给他拉丁文的《高卢战纪》,从未接触过拉丁文的他仅凭一部词典,居然读懂了这部书,而且还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据传说,他仅仅是比学生多学一节课,就成功地在开始教授法语,而且教完课,他也掌握了法语。
他在梵文、佛学和印度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能和季羡林比肩卓越成就,同时还在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颇有建树,为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除了文学,历史,宗教,伦理学、心理学等文科以外,金克木先生兼修理科,对逻辑学乃至数学、物理学、人类学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他能将各种学问融通在一起,可谓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通人”。
在读通当时世界范围内学问之后,这样的一位“通人”在一篇随笔中,猜想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书读完了,是在开玩笑吗?”
关于《书读完了》
金克木先生提到了这么一则轶事,说: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于是金克木在文中自问:“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敢夸这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因为,他太喜欢猜谜和“破案。”于是他试着用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方法,来猜一下这个哑谜。
我有个毛病是好猜谜,好看侦探小说或推理小说。这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我却并不讳言。宇宙、社会、人生都是些大谜语,其中有日出不穷的大小案件;如果没有猜谜和破案的兴趣,缺乏好奇心,那就一切索然无味了。——金克木
后来,人们从金克木先生1979年至1999年这20年间的诸多著述中,整理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共计57篇,编成了这本《书读完了》,作为对这个“哑谜”的谜底。
导读
金克木先生,从一个小学文化,在北京北漂,一头扎进市图书馆,夜以继日地读书,到北大去蹭课,最终成了著作等身的人,一生看过的书更是不计其数。在《书读完了》一书中,他虽未言明,但是实在告诉读者,某种程度上讲,书真的是可以读完的。如何读完呢,有方法。
“格式塔”读书法
这种读书法就是要先整体判断书对自己的价值,然后用较短时间判断核心要义。
大家知道金克木老先生做过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所以,他认为学自己研究领域以外的书最好“有图书馆管理员和报馆编辑的本领”——给书“看相”“望气”。于是他借用了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格式塔”知觉来指代这种对书本整体气质和格局的把握。
这种“格式塔”知觉,金老打了个比方,就像婴儿辨别妈妈和爸爸的不同一样,不靠分析、综合、推理而来,也不是单纯条件反射。人人都有这种本领,但很少人去刻意锻炼并发展。
所以这种读书法通俗一点讲就是“观其大略”,与历史名人诸葛亮的略读方法不谋而合,就是从整体把握一本书的中心思想,不过分追求细节。
金老先生认为:“总有一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它书就无从依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 比如,我们想读西方哲学,不得不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读全集,选取其中集中体系作者核心价值的章节或专著就可以了。
这种读书方法与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主题阅读法有些类似。
所以,对于那些想通过快速阅读某一领域书籍来提升自己的人来说,金老的“格式塔”阅读法值得推荐。
“福尔摩斯探案法”——读书得间
这种读书法就是:通过从字里行间发现隐藏的含义,通过好奇心,将关联类似的书籍,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
金克木先生喜欢猜谜破案,认为读书也可以像福尔摩斯。
他说:“下棋也是猜心思,打仗也是破谜语和出谜语。平地盖房子,高山挖矿井,远洋航行,登天观测,难道不都是有一股子猜谜、破案的劲头?” 所以,读书也是。
古人有个读书的理念叫做“读书得间”,就是在书的字里行间读出微言大义,在没有字的地方看出字来,这有这样才能明白写书人的苦心孤诣和弦外之音,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会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
其实现当代学者用这样的方法读书治学的人有很多,比如史学大师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当代历史学家李开元的《秦谜》等,都是这个读书和写作的典范。
金克木先生在读佛经时,曾经有一个洞见,那就是佛教所谓的“经”大多是宣传和推广用的对外宣传资料(“经”有对内的,不过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内容),而“律”和“论”则是内部读物,所以外人多能听说的是“经”,举个例子就是:玄奘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家都听过,而弘一法师所修的南山律宗,却鲜为人知。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洞见,就是因为他找到了读书方法的精髓,读到最后,就可以将东西南北的学问,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了。
比如,他为了让我们理解《尚书》中的“誓”一类的文章,感受先秦古战场的誓师场景,金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兵马俑作战》:大家知道《尚书》这是一部古代政府档案,枯燥无味,但是当置身于兵马俑面前,假想统帅做出征动员,我们就好更懂得《秦誓》,还会顺便读懂夏朝大禹攻打有扈氏的动员令《甘誓》,武王伐纣的《牧誓》,甚至拿破仑在《拿破仑远征埃及记》中的誓师演讲。
正是因为金克木先生对古今中西的学问融会贯通,所以他才用数学的线性思维来读《春秋》,用“两套速效经济软件”来读《史记》的范蠡商鞅。在《书读完了》这本书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类似妙趣横生的论述,让人惊叹大师学识的同时,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彩蛋:金克木的中西文化必读书单
金克木先生在寻找中外文化根源的过程中发现:西方的“逻格斯”和中国的“道”存在对应关系,而且西方文化既存在“逻格斯”,即理性的逻辑的“道”,以古希腊哲学和西方神学里为代表;也存在“非逻格斯”,即潜意识,非理性的“道”,以佛教经典为代表。
所以,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道”,必读书单就出来了:
中国文化:《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昭明文选》。
西方文化,逻格斯:《圣经》、《古兰经》。
西方文化,非逻格斯:《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入楞伽经》、《金刚经》、《心经》等。
写在最后
金克木先生的《书读完了》一书通过不同侧面论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书都是很少几本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外文化体系,无论是中国的诸子百家和各种历史著作,还是西方文化中的诸多伦理学,哲学都有其源头,哪怕是著述博大精深的大思想家,他们等身的著作中,也只有少数几本代表了其核心观点或思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是可以读完的。
读书是确有方法可循的。使用观其大略的“格式塔”读书法,能够高效地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并且可以快速获得书中的精华内容,为我所用;采用“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密,而且还能引发关联书籍的思考,达到融会贯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