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西川(今成都地区),曾有一位女性,16岁时成为军营乐伎(以才艺歌舞为生),此后40多年间,剑南西川节度使(军区总司令)陆续换了11届,而她凭借过人的情商和才华,获得了历任节度使的庇护和尊重。
曾与她有过诗词唱和或交往的人,个个不是如雷贯耳的大诗人,便是权势滔天的朝廷大员——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张籍、王建、牛僧孺、令狐楚、武元衡、裴度……这些人中,为她倾心的不少,而薛涛,唯独钟情元稹(zhěn),可惜无疾而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奇女子——薛涛。
(一)
人是否有宿命,无可论证。但有些人,命运却与其自身的作品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比如诗谶(chèn),有的暗合结局,有的则预示未来。
当薛涛还是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时,便会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薛涛倚着父亲薛郧(yún),在长安家中院子的梧桐树下乘凉。
阔大的梧桐叶,在一阵阵风中摇曳作响,此情此景,好不惬意,薛郧不由诗兴大发。
薛郧便对着薛涛,指着梧桐树吟了半首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立即用稚嫩的声音接了下去:“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小薛涛吟完后,仰起小脑袋等着父亲的夸奖呢。可是,她却发现父亲的笑容僵在了脸上,许久沉默不语。
“迎来送往”自古便是欢场女子的姿态,女儿小小年纪竟然吟出这种诗,难道会堕入风尘?这让薛郧幽愁暗生,怎么也想不明白个中玄机。
假如真的是命,那么,想逃也逃不脱命运的咒语。
薛涛大约十二岁时,薛郧被贬到成都地区任地方官,于是一家人随薛郧来到了成都。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崔宁,不大待见这位有些清高的文官。
当时唐朝与吐蕃国关系剑拔弩张,时有战争,崔宁作为一员猛将,镇守川蜀之地多年。吐蕃不敢直接进犯川蜀,便采用迂回战术,试图联合南诏国(今云南一带)。
崔宁便命薛郧率领使团前往南诏国,劝说南诏国不要与吐蕃国“狼狈为奸”。
薛郧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也只能领命,奔赴云南。常年生活在关中的薛郧,一入云南便水土不服,感染重疾,竟命丧他乡。
薛涛和母亲顿时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往日的幸福一去不返。薛涛恨崔宁吗,她肯定是恨的。可自从她随父亲入川的那一刻起,她父亲和她的命运,都已牢牢掌控在节度使这当地土皇帝的手中,无法选择,无法摆脱。
(二)
薛涛长到十四五岁时,秀美端庄,举止优雅。诗文、音律、书法、辞令样样精通。为生计所迫,薛涛不得不投身卖艺行业,用一身才华来娱乐他人,以换取微薄收入。
那时候,不管你卖艺还是卖身,便已经与风尘脱不了干系了,儿时的诗句,已然应验。但她的命运,即将被一名叫做韦皋(gāo)的名将改写。
785年,40岁的韦皋,接替老丈人张延赏的职位,成为新一任西川节度使。
这韦皋,绝对是励志的典范。他最开始是张延赏的幕僚,三十多岁还是老光棍一条,却被张延赏的老婆苗夫人相中,成为豪门望族的女婿。张延赏特别嫌弃这个“从天而降”一事无成的女婿,经常毫不留情地辱骂他。
韦皋一气之下离开老丈人家,发誓不出人头地便不回家。命运的垂青,加上过人的能力,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当初在“寄人篱下”的受气包,竟然戏剧性地被任命为新一届的西川节度使,接替的正是老丈人的职位,这让张延赏是又惊又喜又尴尬。
韦皋很快坐稳了节度使的位子,在忙于军政之余,一次偶然听别人说起艺伎薛涛,便召薛涛前来陪酒。
当时的西川,是军事重镇,名气仅次于扬州,在唐朝的地位非同一般,做过西川节度使的,后来不少人都成了宰相。这样的地方,京城高官时常前去视察。
在韦司令的宴席上,薛涛的美貌,薛涛的才华,薛涛的智慧,让一众大权在握的男人们心动不已。
韦皋当即宣布:薛涛,编入西川节度使军营的营伎,专职陪酒赋诗,招待贵客。唐朝是不允许官员出入青楼的,宴会陪侍,只能由有编制的艺伎担任,薛涛便属此类。薛涛是幸运的,才华遇到了伯乐,虽营伎地位卑微,但至少没沦落为卖身的娼妓。
(三)
进入节度使幕府的薛涛,如鱼得水,她成为韦皋的宴席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在唐朝,官员在酒桌上要么作诗,要么唱曲,要么行酒令,热闹而不失雅致。有一次宴会,令官(行酒令的出题人)出了一道题,要求以《千字文》为内容行令,酒令中需有“鸟兽禽鱼”等字,不然得罚酒。
黎州刺史回答:“有虞陶唐。”
这“虞”字虽谐音“鱼”,但显然是不符合命题人要求的,但大家看他酒量不行,给他面子,没罚酒。
轮到薛涛,她也从《千字文》中找了一句:“佐时阿衡。”
在座的人听薛涛说出这一句,不禁哑然失笑,起哄说,不符合酒令,得罚酒。可薛涛不慌不忙答道:“刺史大人的酒令中一条鱼都没有,这‘衡’字中好歹还有一条小鱼儿呢!
众人被她的机智和诙谐逗得哈哈大笑,也就免了她的罚酒。
至于吟诗作对,薛涛更是信手拈来。随着宴席举办的越多,人们对薛涛的赞美越多,韦皋竟然发现,薛涛令人喜爱的程度,竟超乎他的想象。不少军政大员,只要来到西川,都想让薛涛作陪。
不过薛涛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她自己不过是个卑微的人罢了,职责就是在酒桌上施展风情和才华,服务好各路“牛鬼蛇神”,让他们记得韦皋的好客与热情。
至于韦皋,在薛涛的心里,是一个令她感激、尊重、敬佩的长辈。所以,入军营几年以来,薛涛来者不拒。她毫无顾忌地与来客觥筹交错,诗词唱和,当然,也免不了暧昧。而一些人,则给予薛涛礼物的馈赠。
对于年轻貌美的薛涛,韦皋应该是动心的,但是,作为一个把仕途和名誉看得比命还重的人,韦皋对薛涛的情感,是克制的。
但是,韦皋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他吃醋了。在一次宴会散场之际,当韦皋得知薛涛又接受了一位官员赠送的礼物,压抑许久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以“私受贿赂”的罪名,将在自己身边呆了4年的薛涛,罚往几百公里之外鸟不拉屎的松州(今四川松潘)。
20岁的薛涛,踏上了前往松州军营的道路。薛涛明白,没有节度使的庇护,自己将命如草芥,渺小如一粒尘埃。
在此期间,薛涛满怀委屈地写了十首诗,差人送给韦皋,向韦皋表达忏悔之情。这十首诗组成了“十离诗”——《犬离主》、《马离厩》、《鱼离池》、《鹰离臂》、《鹦鹉离笼》、《燕离巢》、《笔离手》、《竹离亭》、《镜离台》、《珠离掌》。
薛涛以近乎卑贱的姿态,将自己比作狗、马、鱼、鹰、鹦鹉、燕、笔、竹、镜、珠,而将韦皋比喻成拥有这一切的主人。表示由于自身的错误,而引起主人的抛弃,完全是自找的,不应该被原谅。
薛涛,对男人真是了如指掌。在这种命运攸关之时,薛涛表现出的这种柔弱、无助、亲似家人的姿态,让韦皋极大满足了虚荣心和征服欲。既然知道了薛涛对他的态度,这位“西川土皇帝”立马收回了命令,派人将薛涛接回了西川。
这哪里是上级对犯罪之人的处分,这更像是一位深受情感折磨的男人,由爱生怨,在一气之下做出的冲动决定。而薛涛也凭借她对人性过人的洞悉能力和满含深情的文字,在最短时间内改写了被放逐的噩运。
(四)
重回韦皋幕府的薛涛,从西川节度使幕府营伎的花名册上脱离,重获自由身。
一度,薛涛心灰意冷。她回到了曾与母亲一起生活过的浣花溪。在那里,她就地取材,用木芙蓉的皮和芙蓉花,研制出了“薛涛笺”,也就是“红笺”。
从此,世上便有了彩色的信纸。当薛涛把原创诗歌抄写在她第一张研制成功的红笺上,寄给友人,接到信的人,该是何等的惊讶、惊喜?
不多久,“薛涛笺”便成了当时的超级IP文化创意和稀缺产品,一纸难求。要拿到今天,分分钟获得风投实现量产。
薛涛虽脱离了体制,但名声在外,依旧是韦皋宴会上的“一线巨星”。由于她的书法和文笔一流,韦皋还交给她不少秘书干的活。薛涛,就以这种“尴尬而奇特”的身份,追随韦皋长达十几年。
807年,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出任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对薛涛的喜爱,与韦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武元衡也喜欢写诗,与薛涛有不少诗词唱和。在薛涛39岁这一年,武元衡上书朝廷,想让薛涛担任“校书郎”一职。
校书郎虽是掌管图书典籍的低级官员,但也只有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才有资格。大诗人白居易、李商隐、杜牧都做过校书郎,可见这一职位的门槛。至于女子做校书郎,根本没有先例。
朝廷对这样的奏请,批上了个大大的“不同意”,但自此之后,薛涛“女校书”的别号不胫而走,后来人们都以“女校书”来称呼薛涛。
(五)
以后,历任西川节度使,一上任便会去拜访薛涛,以求得到薛涛的稍许指点。对当地的人来说,是“铁打的薛涛流水的节度使”。有些节度使上任1-2年便被调走,而薛涛,却一直都在。
薛涛本以为此生与爱情再无缘分,但在她四十岁这一年,却遇见了她的“梦中情人”——元稹。
元稹是不折不扣的精英,16岁及第,24岁便当上秘书省校书郎,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便出自他的手笔。
809年,年仅30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奉命按察剑南东川。在一次公务宴会上,薛涛和元稹相遇了。薛涛早已不复当年风采,但两人一见如故,诗词唱和之间,情愫蔓生。元稹更是不吝笔墨,写了一首《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在这首诗里,元稹将薛涛与卓文君相提并论,并赞美她说话妙语连珠,文采风流。一个人已中年的女性,能得到自己欣赏的男人如此的称赞,让薛涛感动不已。
这也许是薛涛第一次真正被爱情之箭所射中,她在《池上双鸟》中写道: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言下之意,是希望与元稹双宿双飞。
但他们仅仅在一起度过了不到半年的快乐时光,元稹便因弹劾开国元勋房玄龄之后,触怒权贵,被朝廷召回。又在返京途中与宦官仇士良起了冲突,再度被贬。而那一年,元稹27岁的妻子也因病去世。
仕途受阻、家庭变故、被贬在外,让元稹心灰意冷,与薛涛分别时间一长,两人本就没有根基的感情越来越薄。薛涛对元稹望眼欲穿,在《赠远》一诗中,薛涛说: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而元稹,在回信中只是草草应付,似乎不愿过多提及旧情。过了多年,薛涛还给给元稹寄去旧诗,缅怀这段无疾而终的旧情。
而此时的元稹不仅另觅新欢,又与另一位美女诗人、有夫之妇刘采春传出了绯闻,并写了一首《赠刘采春》,诗中有“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之句,与当年夸奖薛涛如出一辙。
不得不说,元稹真的是位很有魅力的男性,唐朝四大美女诗人,他一人就“绯闻”了俩。
《赠刘采春》一诗后来传到了薛涛耳中,她不禁觉得很可笑,为自己的痴情,也为自己的自作多情,于是写了一首《柳絮》自嘲。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是啊,人间情事,不过像那纷飞的柳絮,它无故飞上了你的衣襟,也不过是一阵春风使然。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转瞬间,它又将飞上别人的肩头了。
薛涛,终于疲倦,她不再缱绻于过往的温柔。一生都在为男人陪笑脸,她真的累了。
薛涛回到了浣花溪,她穿起一身道袍,不再过问红尘俗事,伴着溪水,伴着夏花,伴着秋叶,伴着落雪,度过余生。去世后,前任西川节度使段文昌亲笔为她题写墓碑——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