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朝露(3)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19:34 被阅读0次

    【文·艾冰台】



    其实还没到年底时,鱼塘就给解家带来收入。八十年代末,有一种水生动物盛行上海农村。一开始,有好事者买来作为宠物养着,喂以米粒,蚯蚓之类,它都来者不拒。

    就这么过了没几年,这小动物竟然充斥乡村河道,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一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抓来砸碎喂鸡鸭。后来发现这小动物是可食的,味道堪和大闸蟹相媲美,于是乎身价百倍千倍。

    鱼塘才灌水,不久以后在鱼塘里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时解思宁还在上中学呢。每逢周末就和妹妹一起搬个小板凳,提着小竹竿,竹竿上绑上母亲纳鞋底的粗绳。也不用什么鱼钩,帮上皮虫(一种虫蛹)。但这个小家伙的钳子太厉害,不多久这个皮虫就得换。后来发现,对于这个小家伙没必要那么精细,直接帮上癞蛤蟆的腿它就乐此不疲。

    每个人可以沿着鱼塘河岸放上十几个小竹竿,只要看到那个纳鞋底线绷直了,那就说明它上钩了。直接往上提就可以,不用什么抄网,小家伙钳住后也不撒手,提着往桶里一抖它才撒手。一个上午就可以钓上满满一桶。自己家里吃不掉这么多,可以拿到街上去卖。虽然那时才几毛钱一斤,但也是一笔收入。除了在河岸上,也可以划着小舢板到那几个岛上去钓,那里“人迹罕至”收获更多。

    到了年底,水泵把鱼塘的水抽去大半,此时鱼塘中只有那几个深沟中还有水。此时已经可以看到那些大鱼的鳍在水面上游动。谢思宁父亲也不再抽水了,也不知他何时和村里的那些乡办企业已经联系上了。过年时单位的福利就是到老解家鱼塘捞鱼一条。

    看着河道里那游动的鱼鳍,那些职工也乐开怀,那些网兜捞鱼,看自己的运气如何。去的早的话,可以多捞几次,最大的为自己目标。反正也不用称,每位职工一条也省事。

    村办企业人也不多,到最后深沟里还有鱼。当然,那些大鱼(白鲢鱼,鳙鱼)已经捞的差不多。或许第一次养鱼,鱼的密度不高,捞起来的鱼儿个头都不小,职工们都很满意。

    大鱼捞走了,里面还有其他的“小鱼”,鲫鱼、鳊鱼……这只能靠人工下去捕捞。谢思宁和父亲穿着下水裤,用手或者小抄网去捕鱼。忙上一两天,基本清理干净。然后再把水彻底淘干,晾上几天,称之为“晒塘”。这样一年下来,老解算盘一打,这个年收入比以前村里苦干一年的收入高了很多,养鱼的劲头更高了。

    过年后,处于寒假里的解思宁是最痛苦的日子。人家孩子还在享受过年的欢乐呢,他就开始和父亲一起深挖鱼塘了。后面连着几年的寒假,解思宁就是在鱼塘的挖泥中度过。

    可好景不长,养了十几年的鱼,到了96年,农村的土地政策发生改变。原来的个人承包责任地全部收回。村里要建设三高良田基地,解家的鱼塘正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虽然百般不愿意,可也没法子只能响应国家政策。最后一年的鱼儿全部卖掉后,本以为这辈子和养鱼没有关系。村里发了善心,三高良田的北边也有新开的鱼塘,这属于村里的项目,只是需要一个会养鱼的人。解思宁父亲当仁不让就去了那里,看来这老解一辈子离不开鱼了。而这个三高良田的北边离开大姑姑家很近,大姑夫也时不时去鱼塘那里和解思宁父亲聊天。

    这一天,吃完饭喝完酒,老解就感觉不舒服,手捂着肚子只喊疼。一起养鱼的阿四头急忙喊来谢思宁大姑夫,七手八脚把老解送到中山医院。结果看到诊断报告,大姑夫也惊呆了,直接接打电话给了解思宁。

    2023.8.24

    沪上  北风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譬如朝露(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o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