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96与大数据杀熟

作者: 万能的船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2:32 被阅读163次

周鸿祎:我认为很难长期坚持996,我自己现在都不一定能做到。

996这波热点着实让人惊讶——从有赞年会被吐槽开始,到3月底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传开[1]……一直到今天,996还在持续发热。

甚至,996.icu干脆成了个网站:https://996.icu/#/zh_CN

还有人为995公司名单做了个小程序。

热点频繁转换的今天,这简直是奇迹,amazing!

众多大佬的表态大家也都看到了,不用看就知道他们会说什么。不过周鸿祎的还比较坦诚,说自己现在也很难长期坚持996。

但紧接着老周又说:优秀的年轻人会自愿996。不知道360的同学们看完是不是菊花一紧。。

1.当然不支持强制996

作为一名员工,有几个人会支持强制996?

996岂止是早上9:00~晚上9:00,一周6天。我们计算一下:

在一线城市,上下班单次通勤时间基本要1小时;

早上9:00上班,意味着7:30要起床,这样8:00出门,9:00到公司;

晚上21:00下班,意味着到家最快也要22:00,然后洗漱一下,就差不多22:30。

一天睡眠时间以7.5小时计算,晚上12:00要休息。

也就是说:一天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1.5小时,每周持续6天如此。

如果再有点事,整个人就几乎被别的事占满,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作为互联网产品狗,我们深有体会:累,真TM累!

单身多现在不奇怪了吧?谁还有劲谈恋爱啊。。

如果不强制还好,有点事还能灵活处理。一旦强制,我TM。。。

2.价格与供需,事实如何与应该如何

谈谈事实,先说一个故事:

如果在沙漠中,你有一瓶矿泉水,这时来了2个人,需要你的水救命。一个人是亿万富翁,一个人是普通人。这时这瓶水值多少钱?

当然,至少是百万。

价格由供需决定,供给+需求,一起决定。

强制996的本质是什么?供需变了,这是事实。

强制996,意味着互联网从业者时薪降低,也就是价格下降,背后就是因为供需失衡——需求减少了,供给增加了。

互联网行业已经持续N多年高薪,自然会吸引各路同学纷纷加入,这是供给增加。996的热点能持续发酵,其支撑就是这些庞大的人群。

市场大环境变差,导致需求减少。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两者叠加,互联网进入寒冬,从业者们的价格自然降低。

那么996有希望被改变吗?我觉得希望渺茫,因为事实变了。

当然谁都希望能有所转变,但这是观点,这是情绪,这不是事实。

这个世界从来都建立在事实之上,美好自古奢侈。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熟悉的话吧?

你说相亲时,女生为啥总问你有房没房呢?

你说找工作时,你为啥总关心工资高低呢?

你说老板为啥总画大饼,却总不给大家加工资呢?

……

如果一定要消灭996,一切就变好了?

请回头看看:价格由供需决定。

如果一定要消灭996,大家的工资就会降档。

这是大概率的事实。

所以,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当然只能继续996,甚至997。

但即使996,甚至997,最后企业也不一定会给你多点什么,你也不一定会获得很多,职场优秀者是稀缺的,这也是事实。

但没背景的人,唯有如此还有一丝希望,这还是事实。或许你积累的经验,或许你积累了资源、人脉、口碑,这都是996/997能额外带来的。

说到这,我们可以看到:事实如何、应该如何,这是很多人难以分清的。遇到一件事,往往一上来就先有立场(应该如何),身体中充满情绪,于是很容易被热点、大V带节奏。

其实这很危险,大V常常不说真话的。

一般来说:宣传要讲究立场正确。

所以,大V一般发表观点,也要站好立场。所以马云等等大佬都鼓励996,并不是他真的认为996一定好,而是他要站好这个立场,引领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效率。

甚至,大V常常就是要糊弄你。你喜欢什么,他就给你什么。

有个微博是:看到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在头条欢呼烧得好,在微博痛惜人类文化遗产流失,在朋友圈晒了一段《巴黎圣母院》的经典文摘,引发了三个平台网友的深深共鸣,都在夸他三观正、格调高。

看不到事实,只有立场,活生生的韭菜。

警惕大V,警惕热点,大传播之下必有妖孽

所以,大数据杀熟我想你也明白了,本质上也是价格的改变——熟客的价格比生客高。

但这合理吗?有合理之处。

价格由供需决定-->每个人需求不同-->每个人价格不同

即使今天大家价格相同,总有一天会不同。

甚至可能,如果有一天云计算足够发达,人们的数据足够容易被采集,每个人的需求都实时上传到云中心计算,每个人的实时需求都显而易见,到那时,恐怕不是每个人价格不同,而是一个人一天之内都能出现不同价格。甚至于,企业专门在人们需求强烈时卖出产品,因为这时价格更高。

如果看到大数据杀熟,只有立场,只有情绪,挺可悲的。

思考题: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是错的,你怎么看?

[1]GitHub的996.ICU项目链接:

https://github.com/996icu/996.ICU/blob/master/README_CN.md

相关文章

  • 关于996与大数据杀熟

    周鸿祎:我认为很难长期坚持996,我自己现在都不一定能做到。 996这波热点着实让人惊讶——从有赞年会被吐槽开始,...

  • “ 大数据杀熟”是生产者的新机会

    有消费知情权的“大数据杀熟”是最优定价法 张青青TaraZhang 最近有个话题,关于大数据“杀熟”,...

  • 怎样提升阅读量?

    给大家说个有意思的事情。上周五,我们写了一篇关于“大数据杀熟”的文章。最开始起的标题有这些(节选): 《大数据杀熟...

  • 关于大数据杀熟事件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报道。某团的消费者会员订餐,发现配餐费莫名地涨价了,于是他用另一个非会员的名义又定了...

  • 大数据杀熟下的你过得还好吗?

    大数据杀熟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大数据杀熟的话,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技术釆集用户...

  • 最近的两点思考。

    关于996 最近“996”在圈内的火热度可谓是top1,马爸爸和大强子相继表态:表示支持996。当然,996是错的...

  • 关于杀熟

    关于杀熟 所谓杀熟,就是专门赚熟人的便宜。 明明是熟人,不说和其他人一视同仁,反而变本加厉地给朋友推荐不好的商品。...

  • 2018-03-25

    “数据杀熟”,社会公平那杆秤怎可失衡 王凯磊 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

  • 别被旅行大数据骗了!一招教你发现当地最值得去吃的小吃

    最近都被种种的大数据刷屏了!旅游被大数据杀熟!购物被大数据杀熟!等等不断刷新着我们的三观!我们还能相信谁?还有没有...

  • 富人发正品,穷人发A货,大数据售假是个什么情况

    不久前曝光出的多起大数据杀熟的事件,似乎对大数据蒙上了一层阴影。大数据杀熟一度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和大数据售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996与大数据杀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sr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