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充满饥饿,也充满快乐。不是因为饥饿可以让人快乐,而是那个时代的氛围和各种气候都为我们开心快乐提供了条件。童年的我们所进行的所有假期和课外行动,包括游戏,主题与目标只有一个---“食物”。
获取食物,快乐着我们的童年我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不是下河捞鱼摸螃蟹,就是爬树掏鸟摘果子。男孩干的事女孩一样做,对性别区分不太在意,而且常常是优势互补,团结合作。伙伴们一起获取食物,一块分享,一块高兴。包括一块烤着偷来的玉米,不管是否生熟,不论长短多少,关键是每人一份,都能吃得到。包括一起咬着青杏,一边吸溜吸溜地咽着酸水,一边还相互追逐说笑;包括在麦田里一起挖野菜,捡到大一点的勺勺菜就往嘴里塞;包括一起剥开冻土,用好长时间挖很深才挖出来一个洋姜,用手抹一下表面泥土,你一口,我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入肚引发出无比的享受;包括爬到刺槐树上摘槐花,榆树上摘榆钱,不顾及树下渴望的眼神,先大把大把往自己嘴里送。还有一起下河捉泥鳅摸螃蟹、一起在土崖或深沟边,用棍子括打没有成熟的酸枣、一起烧知了、一起烧麦穗、烧洋芋……一群城里孩子,虽吃供应粮,但肚子似乎整天都是空空的,永远填不满似的。和农村孩子比,可谓真正做到了靠山吃山,尤其寻食本领,既有眼光又有能力,还具备良好的体能。现在回忆起那时围坐一起吃着“山珍”唱着歌的情景,还真有点怀念和向往。那自在放松无所畏惧的神态再也找不回来了。
获取食物,快乐着我们的童年一代人,一个群体,一段生命经历,因为食物,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故事。对自己而言,虽满腹“饥饿”的滋味异常难受,但对寻找果腹之物所经历的快乐时光却入骨难忘。不因为大时代的背景,而把个人心灵深处保存的快乐童年也掩盖了。读了王鼎钧先生的《昨天的云》,最大收获就是凡经历过的生活,用文字讲出来,都是感人的故事。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体验过战争的残忍与血腥,讲出来的故事也许很平淡,很平凡。然而,我们已过不惑之年,对人生经历的感受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经历和目睹了中国最大最难的吃饭问题所带来的状况,遭受和感受过饥饿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有的人因饥饿而改变了人生态度,有的人因饥饿重新规划了生命轨迹。也有人在饥饿中奋进,也有人因饥饿而消沉。庆幸的是,我们正处人生懵懂时期,饥饿状态下度过的时光不总是悲苦的。我们的童年不因物质匮乏而抑制性情,不因生存环境的恶劣而阻止快乐的发生。
获取食物,快乐着我们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