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食物

作者: 彼岸晓吾_5c83 | 来源:发表于2021-10-10 05:48 被阅读0次

要问童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对于食物的向往。

我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内蒙古军区大院,大院又分为东院和西院。

东院是办公的地方,办公楼是一座方形的浅灰色建筑,样式接近大会堂。建国后,各大军区都统一了风格,主楼的四周被花园覆盖。在空旷辽阔的内蒙古,它显得格外严肃,神秘而庄严。

东院特别大,东天黑得早,天暗下来后,周围的路灯就照不到中间的树木了,一种恐惧感立刻油然而生。

除办公楼外,还有幼儿园,大礼堂,食堂,洗澡堂,游泳池,篮球场,这些设施都被花园环绕着。

在东院和西院之间,有士兵站岗,但小战士几乎像个雕像,从没问过任何人。我爸经过时,会目不斜视地给他一个标准的军礼,他也会回敬一个军礼,每当这时,我也不由地挺起胸膛,可能就是这个缘故,我这一辈子,都是走路带风,昂首挺胸的。

西院的大门检查得比较严格,我们放学回家时,偶尔会被 站岗的小战士故作威严地问道:”几栋几号? ”,我脱口而出:“85栋303号。” 就像说地瓜,地瓜,我是土豆那么熟练,像对暗号似的。

儿时的天空总是蓝得透明,我们都是喝自来水长大的,那水来自大青山的山泉,自带各种微量元素,比今天的农夫山泉好喝很多,夏天的凉水无需冰冻,令人心旷神怡。

那个时候的主要记忆就是饿,如果不是那么饿,我或许能稍微聪明点吧?

往往在肚子咕噜到最高峰时,下班号才慢吞吞地响起,傍晚时分,终于跟随父亲来到食堂,里面广阔而明亮,排队的人很多,大家用饭票买饭,饭票又分为钱票和粮票,很多大圆桌一张挨着一张,通常都是双职工的父母带孩子们来这里吃饭,也有很多穿着军装的军官,个个精神抖擞。

跟随我爸排队,打饭,买好饭菜端上桌,每个人得到两个馒头,馒头一寸宽两寸长,小巧洁白,大家共享两小盘菜,一盘素菜,另一盘号称“肉菜”,只有几片肉装模作样地混在其中,基本上只有眼巴巴端详的份。

吃饭时不许说话,就像沉浸在一部无声电影里,只有动作,没有声音,但画面清晰生动,人们的表情鲜明。

我弟坐在对面,他有一双野性的黑眼睛,眉毛呈倒八字状,后脑勺大得像扣了一个碗。他的两只棉袄袖子飞着棉花,破烂袖口上是擦鼻涕留下的发亮痕迹,他从小就很有创意,可以把一件新棉袄立刻穿成衣衫褴褛的丐帮跑腿的。

平时吃不饱就盼着过周末,好在我爸对周末下饭馆兴致高昂,我猜他肯定也是吃不饱的,他那么高大魁梧每顿饭竟和我们一样只有两个小馒头。

一到周日,我爸就兴奋地换上他的便衣,一条青灰色的咋蚕丝裤子,我们称其“都米搜裤子”,其实我爸只有这么一件便衣,深秋天气冷了,他也穿着,秋风刮得裤子哗啦啦响,像一个蓝色彩旗在前面引路,我爸年轻时很帅,换上便衣后呈现出另一种潇洒,出门前,他在镜子前站三秒,还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心急火燎的我们按个头大小依次排列,跟在穿着便衣的父亲身后,浩浩荡荡地奔赴火车站,那里有一家羊肉饭馆,他们的馅饼闻名全市。

饭馆里面很拥挤,地上黏糊糊地散落着各种该清扫的垃圾,馅饼咬一口喷喷香,烫掉口腔的一层皮,羊油很快糊住了我的嘴,也糊住了我的童年幸福。

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妈妈下班时,总是带回一种橙色石头样的酸枣面,那是我们的最爱,那东西吃完,牙酸得齐刷刷倒下,直到第二天才站起来。

大院食堂有三样我最喜欢的菜,这三样菜在我的童年中记忆太深,以至于影响了我的一生,至今对此忠贞不渝,没有二心。

西红柿炒鸡蛋,浇在大米饭上,不用我说,你懂的。

过油肉土豆片,炸过的土豆片很柔软,金黄金黄的,里面的里脊肉也是裹了一层淀粉的,吃起来特别嫩,香喷喷的。

最后一道菜是青椒烧茄子,青椒翠绿,茄子烧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两小盘菜根本不够吃,我只好将馒头沾着菜汁吃个半饱。

那个年代吃不饱还有其他办法,一分钱可以在服务社买一块水果糖,两分钱可以买一块牛奶糖,如果喜欢吃咸的,八分钱可以买一小块榨菜,不知道问什么,榨菜在那个年代升级为零食了。另外,学校门口时常有小商小贩晃来晃去,他们卖山楂片,一分钱三片。

每年冬天,家家都会分一筐国光苹果,又小又绿,酸甜可口,一麻袋胡萝卜,胡萝卜上面裹着泥土,这两样东西冻在楼下的小房里硬邦邦的,我们饿了就去楼下的小房里挑一根胡萝卜,用削铅笔的小刀刮去表皮,心满意足地吃掉。

中苏边境紧张时,每家都分了压缩饼干,饼干有麻将那么大,装在一个方铁筒中,盖子卡得很紧,那是我最早吃过的进口饼干,说是饼干,但谈不上美味,充饥效果却极好,吃一小块到胃里,半小时后,饼干在胃里膨胀起来,胃被充满后洋溢着无法描述的满足和幸福。

有人说,你吃的东西决定了你今天的模样,也决定了你的智商,同时决定了你的成就。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我就太可惜了,因为儿时吃不饱,我的智商基本属于半残,看来今生是没有出头之日啦。

相关文章

  • 童年的食物

    要问童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对于食物的向往。 我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内蒙古军区大院,大院又分为东院和西院。...

  • 童年的食物

    童年的食物,印象最深的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也不是什么节日佳品。 它是茅草花、炒米。 我的童年,在上世纪...

  • 怀童年食物

    因为种种原因,今年又不能回老家和爸妈一起过年,在安静的异乡,最常想起的是和家乡有关的食物。人常说儿童的世界是最鲜亮...

  • 人生百味‖爆米花

    食物匮乏的童年,任何一种可口的食物都能迅速激发敏感的味觉神经,把某种味道烙进久远的记忆深处。在偶尔被唤醒的童年记忆...

  • 食物、童年和语文

    小时候对食物的渴望永远没有止境,喜欢的东西要吃到肚子圆滚滚,一点没有节制。我记得读小学时,夏天玉米一成熟我就求着大...

  • 童年,兄妹,与食物

    吃个饭还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儿子,上桌前先例行查看一番菜品,嘴里也随着嘟囔一声:"怎么就吃这样的菜呀?"等他一提筷我立...

  • 饥饿的童年

    要问童年最深的记忆是什么?那一定是对于食物的向往,提起食物要说说大院的食堂。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内蒙古军区大院,大...

  • 为了童年那一根烤串

    童年,最有趣的食物是“街头爆米花”,“砰”的一声响,一股白烟,倒出来的爆米花格外香甜。而童年最美味的则是另一种食物...

  • 童年吃食物:米棍

    小区东门外有个热闹的路边集市,我经常去那买一对河南夫妻制作的吊炉烧饼,和灌云的朝牌很像,但小而薄,吝啬的老板不愿多...

  • 食物,刺激味蕾,承载童年。

    “张亮忠,我是你张亮忠的儿子,你儿子再差能差到哪儿去!”还记得《小别离》里张小宇这样跟他老爸说。祯一(二郎的大儿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的食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wf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