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良师 我的益友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17:58 被阅读0次
黄姚古镇一隅    雁韧摄

我年轻时,在故乡小镇河唇,偶然遇上一个机会,得以数册小学旧课本,在供销社用来包豆豉的故纸堆中,换得一本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等著的《论写作》。

《论写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5月第1次出版,繁体竖排。我所得的这本是1957年11月北京第5次印刷的,当时累计印数83000册。

在时序轮转,社会变革中,此书行世已60余年。就是当时出生的婴儿,如果是男孩,现在该退休2年了,女孩呢,退休12年矣。看来,此书的存世量已经不多,也算是我的藏书中,比较珍贵的一个版本了罢。

这是《论写作》的封面。

此前的1965年5月,我初中毕业前夕,曾购得孙犁先生的《文艺学习》。此书和《论写作》,都是我自修文学的良师益友,至今已伴我50余年。

我从廉江中学初中毕业后,这本《文艺学习》伴我回家。在砖厂那两年,劳作之余,夜夜孤灯,我几乎将这本书翻烂,起码作了好几万字的读书札记。当然,那时才16岁,心智尚未成熟,所谓札记,肯定是摘抄居多。

孙犁先生给予我最大的教益,就是他下面这段话:

“作家,常常是度过了一大段艰难奋斗的路,比如我国的诗人屈原、杜甫,小说家曹雪芹。这些人经历过苦难,可是他们成了作家,没和一些平凡的人一样,湮没无闻。这是因为虽然他们经历了苦难,但没有投降苦难,没有把眼睛从人民离开,而是怀着热烈的心和工作的意志,来写作,来呼喊。这写作呼喊,是为了爱人生,使人们了解人生,盼望人们走上快乐和幸福的路。”

孙犁先生这段话,虽然在那个时代,不能解决我的升学、就业和生活等实际问题,却影响了我大半辈子,主宰了我的思想和灵魂,引导我寂寞而无所依归的灵魂,萦绕于文学这根精神的支柱,内心始终平静而坚强,这心始终能怀着愉快的希望,在人生历程的坎坷曲折之路上,继续前行。

这是孙犁先生《文艺学习》的封面,此书已伴我55年。

此后,《文艺学习》和《论创作》,宛如一对孪生兄弟,亦如我的兄长,我的良师益友,伴我去农具社打铁,伴我去运输队拉板车,伴我上山下乡,在雷州半岛的乡村,度过了将近十年的青春时期,又伴我回城工作,直至如今。

我人生历程中最难堪的阶段,当是1977年冬至1978年秋,时约10个月。

当时,大队安排我和一位民办教师,守一座前不着村,后不巴镇的水库。

所谓水库,其实不过是一口山塘。处于荒无人烟的一片丘陵地带,离村3公里,离镇8公里。就一张山塘,一座石砖瓦屋。

屋的东侧,有一片木麻黄树林,屋的西侧,是水闸,北侧为库区,南面是一望无际的丘陵地带,间杂些甘蔗林或山埇似的田园。

石屋3间,东侧一间最为窄小,有小门,作厨房。西侧两间,中开一门,进门即工具房,放些竹簿,鱼篓,犁耙,锄头,镰刀之类。

最西一间,就是卧室,只铺一张桉树木板床,仅可容两人躺卧。那床板的长度倒是恰好,而每块的宽度不过三五寸,且弯弯翘翘,高底不平,硬得顶人腰身,躺下腰背即有痛感。

卧室仅南墙开一四方形小窗,宽仅尺许,一块厚厚的荔枝木板将窗户遮得严严实实,只用一根手臂般粗的桉树木棒横着牵引,开关一次都颇为费力。房内黑古隆咚,伸手竟不见五指。

多见草木,少见人伦,饥鼠绕床,群蚊嚷饿。这十六个字,便足以概括当时那种生活环境。

这是作者平日写的日记,实际上是生活札记。如果没有耐心,是不会留下这种文字在纸上的。

白天,如果那个同我一起守水库的民师来,又有村民到这一带干活,有田耕管理员来吩咐开闸放水。那些干活的人,中午到此歇晌,可见人影,可闻人言,时间还好过一点。

那个民师,是本地人,其家离此约七八里地。他有家,有自留地,有他的亲戚朋友来往。他还喜欢听雷歌,看雷剧,趁热闹,事情多多。

一个人,从小学老师到守水库人员,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他本来就有一肚子怨气,哪管你什么水库不水库?年终照样分粮,计工分值就行。

正因如此,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没人管他。我与人为善,只求平静,何必捞气伤?更不会多管闲事。

每到夜晚,他自逍遥去了,唯我独守水库,独自守着那三间石砖瓦屋。

“寂寞寒窗空寂寞;逍遥远近迈逍遥”,用这副民间楹联,形容我当时那段生活的情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手稿

然而,我毕竟是一个青年男子,读过中学,自修过许多杂书,识字识墨,也是半拉子读书人。我不能象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子,相思恹恹,百无聊赖,郁郁寡欢,花落流泪。

我还年轻,我不能放任自流,自暴自弃,自馁自怯,蹉跎岁月,虚掷光阴!

于是,我在那间低矮阴暗的石屋,夜夜点一盏用墨水瓶改作的柴油灯,读书练笔到天明。

白天无事,我才在石屋前那两棵海棉树之间,拉一张网床好好休息。

待我有机会离开乡村,回城工作时,我已坚持业余自修12年,既有了人生阅历,又有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顺理成章,就在单位作了文员。退休十年后,依然可以笔耕。

感谢生活,感谢孙犁先生的《文艺学习》和高尔基等著的《论写作》,给予我人生的种种启示,让我得以不屈不挠,坚持下来。

正如《论写作》一书中那篇《和初学写作者的谈话》,其作者马卡连柯言:

“我非常感谢我自己的耐性和我的不慌不忙的性格。”

于是,我年逾古稀,仍能象千千万万的简书作者一样,仍能向简书发文。

作者手稿 作者手稿

相关文章

  • 我的良师 我的益友

    我年轻时,在故乡小镇河唇,偶然遇上一个机会,得以数册小学旧课本,在供销社用来包豆豉的故纸堆中,换得一本前苏联作家高...

  • 我的良师益友

    朋友是你我生命长河里不时招手的雪浪花,而良师益友是你我人生道路中的导航灯,它永远是陪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忠实听众。...

  • 我的良师益友

    朋友是你我生命长河里不时招手的雪浪花,而良师益友是你我人生道路中的导航灯,它永远是陪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忠实听众。...

  • 《我的良师益友》

    我有几位好朋友,今天先来说说我高中时认识的好友~小娜娜。上高中了,要离开家住校,这可急坏了我的母亲。 ...

  • 我的良师益友

    今天和王老师一起吃饭 聊了很多 很感触 和有经历的人在一起总是开心的 和她在一起好像少了之前的紧迫感 也许是因为不...

  • 我的良师益友

    还记得刚升入高中那会,对外界充满了各种抵触,当时我的生活里可能除了吃饭就只剩下篮球了。高一那年,性格有点内向的我在...

  • 我的良师兼益友

    从步入学堂到毕业离开学校,受过许多良师的点化,一直铭记于心。尤其是我高中的班主任马老师,在我的师长里面是对...

  • 我的良师益友

    学习是我大学毕业后也没有停下来的事情,不是因为好学,而是因为“无能”。大学是爸爸帮着选择的,他当时就认为女孩子...

  • 我的良师益友

    小时候的我不善言谈,朋友不多,父母也忙于生意,无暇顾及,面对成长当中很多的困惑和长大后的未知,我很好奇,迷茫…...

  • 我的良师益友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对于善读者来说,它犹如灵丹妙药,祛除百病;对于爱读者,它犹如举世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良师 我的益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ru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