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刘老师发信息问我有开心的事吗?我回信说:没有太开心,但也没有不开心。而彼时,公司的同事玲姐刚好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向我大吐苦水:“领导不地道,为了排挤我,兜一大圈开了一个寄生公司套我入局,令人心寒,令人失望,我整晚整晚地失眠,却是进退两难……”
承蒙玲姐信任,她开门见山地向我寻求答案,“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走还是留?”我没有发表具体的想法和意见,唯有安慰和鼓励她,并引用《老子》的话来开导她,“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林姐嗔怪我掉书袋,尽管我并无此意——我有何资格拿老祖宗的大智慧来显摆呢,我不过是打心底认为老子的这这番话非常值得她此刻好好琢磨、参悟。因着我的境界不高,无法向她说得太详尽。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她走出困境。
玲姐走后,我陷入沉思。
生而为人,实属不易,贪得无厌者数不胜数,迷惘彷徨者多如牛毛,而痛苦无助者也络绎不绝。“医心”二字易写难做啊!细数自己身边认识的人中,着实不少人迷失而不自知,或者自知迷失却无法自救。
我突然想到四年前认识的一位同事周大哥,记得那个上午他在工作岗位上突然晕倒,同事们七手八脚地将其送去医院,却不想检查出得了脑瘤。更令人震惊扼腕的是,几天后我们得知他在医院自缢身亡了。后来才知道,因为他长期与妻子关系不和,加之两个刚成年的儿子吊儿郎当、不学无术,且对他的病不上心,于是他万念俱灰,走了极端。
周大哥的遭遇确实不幸,但他非得走极端吗?再者,走极端只是偶然事件吗?记得当时许多同事在事后喟叹道,“都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好老婆,孩子也不懂事,造孽!”可我时至今日也认为,恐怕不能简单地以“一因一果”来看待这类悲剧。应该明白,我们每个人此时此刻的状态和处境,与过去的所作所为甚至举手投足都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
在此谈论一位已故的人,似乎不妥当,但绝无不敬的意思,只是想通过此事来解活人之惑,助自己寻求向阳而生的能量。毕竟我也是一个经常感到困惑的庸人,就像刘老师多次说我,“你是个完美主义者!”曾几何时,我喜欢追求完美,于是常常活得纠结,纠结多了,自己痛苦不说,还让身边的人跟着受累,其实于事无补,反受其害。
比如已故歌手张国荣和陈百强,他们就是完美主义性格的人,他们的人生曾经多么的辉煌啊,最终却戛然以悲剧收场,难道说跟其过于追求完美没有关联吗?
我们生而为人,最难懂的就是自己的心,还是那句话:“医心”易写难做。很多人认为自己走过多少坎坷看过多少世态,早已看淡风云看化雨雪,对身边的人和,总能以“智者”的姿态“指点江山”。可当真有祸事和苦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时,那些看似强大彪悍的人却方寸大乱,执迷不悟。不幸就此产生,于是急火攻心,一夜白头。这类悲事并非道听途说,我是亲眼得见的。
所以您看,懂得道理和懂得运用道理是两回事,高人与庸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懂得运用道理,甚至有太多人连懂都不懂,更遑论运用了。我们很多人很容易狂妄自大,自视甚高,看谁都不如自己。据说这是我们人类基因遗传下来的本性,类似于我们中国人喜欢说的“劣根性”。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有幸遇到刘老师,她已然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特别浓重的一笔。她拥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坦然淡然,以她为镜,我岂止明得失呢。未来医心路长,但愿我们越活越通透,越过越圆融。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