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6377/f48a13fed24067ca.jpeg)
如果住在安通,可以分两天来游览台30线。第一天可以如去玉山国家公园边界的南安瀑布和瓦拉米步道。
沿台30线西行,两边是碧翠的稻海,远处是青山如黛。这条公路上很少有车经过。遇到溪流,就会有桥,连桥身都会漆成绿色,好似和这风景合为一体。
东台湾的风景,也许算不得鬼斧神工的壮美,但正是这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细节,让独自穿梭于这大山深处的一车一人,心中安定,并对自然充满敬畏。
艳阳之下,一条道路如蛇一样穿梭在绿波之中,打开车窗,是凉风习习。那一刻,心里除了是自由的惬意,就是惬意的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77/6ab188c3a0ccd677.jpeg)
同样的情景,在几年前的云南之旅似乎也曾经历过。乘小巴走在大丽公路上,白族司机突然停车,用听不懂的语言冲我大叫。我迷惑地看着四周的乘客,终于有个普通话说得很蹩脚的当地人对我说,司机开过头,在我要下车的地方,忘记给我停车。
我惶恐的问“怎么办?” 那人说,“你下车往回走,走到有房子的地方就是了。” 于是,我就下了车,背着旅行包,沿着大丽公路向丽江方向走着。不停地有卡车在我身边呼啸而过,疾风吹乱我的头发。
在这乡野公路上,左首苍山,右首洱海,离岸边时绿油油的稻田。走着走着,就下起星星点点的雨来。我要去往一个叫做“桃源”的地方。不想,正因这名字的与世无争,寻觅过程迂回曲折,索路不得。
穿过大片大片的碧绿稻田和玉米地。太阳雨下的空气潮湿而清新。碧蓝的湖水之上,一道七彩拱虹跨过洱海。那是刻骨铭心的美。
在旅行中,我们发现“意外”和“美”,在意外中成长,在美中获得安宁。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中,成长后的我们会更懂得享受“意外的美”。
车子沿台30线西行,走着走着,就开始在呼啦哗啦的风声里,听见细细碎碎的哗啦啦的水声。那就是南安瀑布的所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77/92f6a6f4cde097f3.jpeg)
瀑布离公路很近,站在入口,只能看见一片蓊郁,却不见飞流。步道入口处围着一条警戒线,原因是2007年台风造成落石塌方,其中一颗大石头卡在岩壁上,形成“风动石”,随时有可能坠落。为了安全起见,花莲森林管理处只能将步道关闭。
这一段公路一直开过去,会抵达台30线0公里起点处,然后会被告知已经到达通车路段的终点。这段公路无法贯穿中央山脉,是条死路,且一直是落石多发的地段。加之道路曲折多弯道,旁边是悬崖,悬崖下边是湍急的拉库拉溪,非常险峻。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这条路上鲜有人迹。
拉库拉溪的曲流切出大崖。夹岸青山收起笑容,摆出威严的架势,仿佛守护者一般。
路边的树荫遮挡阳光,我席地而坐,晒着太阳。
吃着从车子里拿出来的水果和便当,自备温水。打开随身携带的书来阅读。
果然如山庄老板娘所说,买一个便当来这里,慢慢的吃,享受时间缓缓流动,是一件令人放松而舒服的事情。
一个下午,只有一个骑行者,从0公里方向骑过来,速度之快令我惊讶而敬佩,也许是在为骑行比赛自我训练。他戴着运动墨镜,头微微向我这边歪了一下,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我知道他在向我打招呼,回以注目礼,看他呼啸而过。那之后再没有人来打扰。自己一人独享这青山绿水一涓飞流。
周围只有风的声音,溪水的声音,树木摇摆的声音,和云卷云舒的声音。脚下这柏油公路,是这山野自然连结人类文明的唯一纽带。
盘腿席地而坐,柏油地面微温的热度由下至上蔓延,那种微妙而充满震撼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环抱的群山,好似一个子宫,我就是那小小的胚胎被包裹其中,一弯柏油公路是那连结文明世界的脐带。
那感觉,好似经历上古洪荒,然后得以重生……
前去台湾旅行回来的朋友对我说,他觉得台湾不美,至少不会美到令人窒息,所以那些说台湾很美的人,其实是夸张了。
从旅人的角度,朋友是说得没错,但又不完全对。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里,记录他独自一人生活于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对于这个湖的风景,他是这样描写的,“瓦尔登湖的风景虽然优美,却并不宏伟,不常到这里来的人,或者不住在湖边的人是体会不到它的魅力的…… ”
私以为,这个句子,用来形容东台湾的台30线,也是非常恰到好处。
原创作品
2013年7月22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并非关于吃的一切】
微信搜索:chilechilechile (谐音:吃了吃了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