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小故事,觉得很有感触,现在分享给大家:
家长会上,老师在黑板上做了这四道题:
2+2=4;4+4=8;8+8=16;9+9=20。
家长们纷纷说道:“你算错了一道。”
老师转过身来,慢慢地说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这道题是算错了。可是前面我算对了三道题,为什么没有人夸奖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错的一道呢!”
老师接着意味深长地说“家长们,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发现孩子错误之处,而是赏识他们做得对的地方!
看完这个小故事,我马上想到了我曾经受到过的教育。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扣大棚,父母很少有时间管我。不过还好,我因为有一定的自律,学习成绩还算可以,每学期也会获得一些奖状,挂在家里的墙上。从此,每当家里有人做客,我自然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让好多人羡慕。
我以为,妈妈也会因此鼓励我,夸奖我。但是我错了,她没有,从来都没有!
在我的记忆中,我听到过最多的,大概就是:”你看谁谁谁,天天帮她妈打理大棚,干这干那,你呢,除了收拾收拾屋子你还会干啥?“ ”你再看谁谁谁,年年考第一,你行吗?你考过第一吗?“ 我每次都无言以对。
还有,我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尤其到了初中,更是很少及格,以至于后来就干脆放弃了。不过,我英语学的倒很不错。每次月考,这两科成绩相互平衡,所以我的总成绩还是可以让我位居班级中上游。拿着月考成绩单,我总是满心欢喜的回家告诉妈妈,告诉她我英语单科成绩又考了第一。
我以为,她会表扬我的,表扬我有天赋,表扬我可以用英语弥补数学,表扬我单科拿了第一等等。总之,不管是什么,我以为她会表扬我的。但是毫无意外,我得到的,还是那句冷冷的:那有什么用!数学才考那么点分!
我瞬间泪崩!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每次听完,我总是再也无法高兴起来。也是这一次次的打击,让我渐渐明白,即使我做得再好,我也永远无法取悦她。于是,我学会了强颜欢笑,学会了伪装,也变得不再那么用力。但是骨子里,我特别想摆脱那种痛苦,也特讨厌那个家,讨厌那个让我失去自尊的人。
终于,我高考了,本省的大学我一所没考虑。因为我想离家越远越好,哪怕走到天涯,走到海角,只要能重新找到自由,找到自尊,就一切都好。
虽说,我不能把我童年的自卑全部归因于我母亲对我的责备和不满足,但不得不承认,父母的批评教育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因为,人 ,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在于,人性有渴望别人的赞赏的需要。这种需要,应用到教育中,就是现在特别推崇的赏识教育。也就是充满人情味和爱的教育。
关于赏识教育,有一个著名的效应—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内,随机挑选出几个孩子做智力测验,然后通过所有人说:这些孩子以后肯定是天才。
结果八个月以后,他们再次对这几个孩子进行智力测验时,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明显比第一次进步了很多,而且教师也给了他们很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其实正说明了,教育孩子,鼓励,往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也更能发生奇迹。
所以,每一位家长,都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身上,也都有其独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闪光点。
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首先要尊重个体差异,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擅于挖掘他们好的一面,并加以正面鼓励和支持,而不是一直盯着孩子的缺点,一味的打压。
你要知道,盲目的抱怨和指责根本达不到你想要的正面效果,相反,它只会让你的孩子更加自卑,更加不求上进。
学会赏识教育,就是,即使你的孩子有了最微小的进步,你也要给他们及时的赞美和夸奖,这样,他们就会更有信心和改正的动力。
所以,全天下的父母们,如果你们真的爱孩子,就要多给他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抱怨。更要学会尊重个体差异,让其舒展心灵、发展潜能。
总之,一句话,他们的童年 那么美,你怎么舍得让Ta 流眼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