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點,還要體會儒家的思想天地人三才,人與天地並稱三才之一,說人為最靈秀者,儒家選擇靈秀這樣的說法。“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聖人選擇修這樣的正道,讓大家來循,而少用那種砍伐的方式,紀律約束的方式,嚴刑酷罰的方式。天地之間能破壞萬物的就是人,人心氣不好連野獸都躲,人心氣好的話野獸都不侵人。聖人修這樣的道,就是在整個天地萬物一體之下,人當如何做。天地不敢忽視,天子要祭天祭地,地方要祭土地神,就是社神,森林、山川都有神靈得敬他,你不敬他,他就給你臉看。你不信有神,我們是天地之間一物,與萬物相處的時候,就和我們與別人相處一樣,你見了人家就想打人家,人家對你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氣?不可能與你和好的,他打不過你,給你扔黑磚頭,他氣憤的時候。天地萬物想想不都是這樣?你亂砍森林,亂截河流,它們發怒沒有別的辦法,那就是你這裏乾旱那裏澇、暴雷。古代的時候,如果哪個地方有咯咯噠噠很暴烈的那種雷,那地方為官的都戒懼得很,嚇得不行,馬上審察哎呦我的政策有沒有問題,馬上反省。用科學的方式,雷是雷,我是我,沒有牽連。暴雷、烈雨這都是對人事的警告。我們從這裏一句話裏邊體會循性之謂道,體會聖人的苦心,為什麼要給我們修這樣的道,沒有這樣的道,人與天地不能和諧,像我們現在,每個人也感受不到幸福。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出去上班,回家那種和樂,心中那種安慰啊,這才是人的幸福啊!人儘管有這麼多惡,而儒家沒有強調人惡的這些方面,而是提攜人的善性,還是講天地之間最靈秀者為人。這個靈秀,你可以往善的方面說,也可以往惡的方面說,最有智慧去侵略自然,這也是靈秀,也最有智慧能夠感知天地自然,合乎天地自然之道來行人事。這是聖人一個很好的選擇,靈秀而且提攜人的善性,人有惡的方面不去強調它。如果一強調它就走向法家的路了,只看到人的惡,就用法律去束縛。當用法律去束縛的時候,道德在社會中就不起作用了,我跟你打官司,我只要是贏了,儘管欠你錢,你沒有證據,我贏了就是勝利者。法律越密,《道德經》說的:法律越密,盜賊越多。儘管人有惡的方面,儒家強調這些善的方面,上行下效的方式循著人性,循道,“率性之謂道”,這樣引導大家按照道走下去。你想一想,從這裏到北京去,人家有那樣走的,往左轉著走,也有往右轉著走的,有一個聖人,感知這樣才是一條直路,他就這樣一走,所有的人,也不從左邊走了,也不從右邊走了,從中間這個道路跟著上濟南,都認為是個近道。這就是聖人修的道,這一句就講到這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