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思考:
本节课的目标是经历直观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发现摆三角形的规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蕴含的数学思想:变与不变、数形结合
学生达成目标的表现:
1、能够按照规律接着摆下去,并数出所需小棒的根数;
2、能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用算式表示自己发现的规律;
3、能够将算式中的数字与图形对应起来,并结合图形解释算式的意义;
4、能发现图形中的变与不变,并将变与不变 用算式表达。
一、引入新课
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
摆两个呢?
生:6根
生:5根
动手摆出来
追问:明明需要6根小棒,怎么5根就能摆出2个三角形?
明晰:有一根是公用的,重合了。教师在图中用红笔标记。
二、探索:
1、画图表示摆三角形过程:如果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刚才摆的过程,你能画出来吗?
活动一:继续摆下去吗?摆出4个和5个三角形,并将所需的小棒的根数填在表格里。
活动二:你是怎么得到小棒的根数的?写出你的方法
展示一:这里他只写了4个三角形用9根小棒,你知道他是怎么得到这个数据的吗?
生:数。
生:算出来。
展示图二:
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能在图形中找到这些数字吗?
生:算式可以简单地写成3+2×4.
师:从算式来看,确实可以写成这样,你能结合着图解释一下,2×4表示什么吗?
学生自主解释,并通过交流发现,可以用3+2×(个数-1)来计算。
反思:这里如果再追问一句:增加的三角形的个数与三角形总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应该会更好。
方法二:生3×5-4
学生自己解释道理。
生: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5个三角形要3×5根,但这样摆的话,会有公用的,5个三角形就会有4根是公用的,就像我们的手指头,每两个手指头之间有1个间隔,5个手指头就有4个间隔。
师:对应这个算式,用公式该怎么表示?
生:3×个数-(个数-1)
方法三:个数×2+1
结合图形解释道理
引导发现:哪些是变的?哪些不变?
对于算式2×5+1,哪个数可以变化?
反思:此处如果让学生说说可以变成多少?并随机算出需要几根小棒,效果应该更好,将练习融入学习过程中,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然后再问:能变成这么多数,怎样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所有情况呢?学生自然就能想到2n+1的表示方法。这样做,体现出知识的获得都是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如果这样的话,下面的应用环节就不需要了。
2、应用:照这样摆下去,如果要摆1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你能列算式吗?
摆25个呢?摆n个呢?
三、逆应用
如果有61根小棒,你认为可以摆几个这样的三角形?
四、回顾学习内容,为本节课拟个课题?
生:数三角形
生:数图形。
在t比较,选择中变式拓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