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已老,摇落浮华。
时光总是悄无声息地流转,而生命却承受着年轮叠加的圈。季节的交叠掩埋了太多属于风尘的故事。一念,百感交集,回眸,却是山高水远。
有一种思念叫:“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这是一个秋天的傍晚,雨过天晴,秋高气爽,词人伫立在高楼之上,向远处眺望。
目之所及,远处江水清澈明净,正如谢眺诗所云,“澄江景净如练”。
向晚时分,夕阳辉映在江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更远处,则是暮色中山峰重峦叠翠,连绵不绝。
远远的,朦胧的能辨识藏在暮色山水之间的微微拱桥、幽僻的小径,隐隐约约的渔村中,有孤寂的炊烟袅袅升起。
暮色中,词人踽踽独立,犹如一幅剪影,在江南的秋景映衬下,愈发地清寂孤独。
深秋雨后的江楼,无语东流的江水,莽莽苍苍的远山,还有暮色中隐约可辨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样一幅境界寥廓的黄昏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惆怅之感。
词人想起了当年在京城生活时的繁华热闹,不禁伤感悲切。
夕阳之中,词人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上,默默地思索。他在观景中触怀,在思索中感怀,一种黯然情绪油然而生。
虽未饮酒,却已如醉酒一般陷溺其中,如痴如醉,难以自拔。
这种愁情别绪是如此浓重、深远,它不断涌上词人心头,挥之不去,变得无边无际,难以遏抑。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暮云将逝,秋光渐老,远水遥山,断桥孤烟,触目所见,皆是衰残、行将消逝之景,怎能不让人伤悲感怀。
想到千里之外的故人,山水阻隔,不知近况如何。正所谓“所见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人生迟暮,异乡漂泊,思念故人,寂寞孤苦,各种复杂之情融为一体,无法消除。
面对这种忧愁,他唯有“竟日空凝睇”,聊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他是北宋第一个对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都受到柳永词的影响。
然,柳永一生仕途落魄,功名难期,沉沦下僚,潦倒终生。
柳家是一个奉行儒学的仕宦世家,他的祖辈都曾出仕,父亲、叔父都曾在朝廷做官,他的哥哥、侄子也都中过进士做过官。
出身这样一个家庭,又身为“柳氏三绝”之一,可想而知,柳永不可能真的蔑视和弃绝科考。
事实上,早年柳永对博取功名充满信心,向往着“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
不幸的是,他的科举入仕之途极不顺利,虽然我们不确知他参加过多少次科考,但大致可以断定,在最终考取进士之前,他从未停止过应考之事。
还记得那首我们熟知的《鹤冲天》吗?在一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他愤激地宣称,“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并表示要在“烟花巷陌”、“偎红倚翠”中求得快意。
据史料记载,这首词也传到了宋仁宗耳中,这位“留意儒雅”、“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皇帝不悦地说:“此人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好填词去。”
从此,柳永的科考之路由此更蒙上了一层阴影,屡遭黜落。
无奈,他从此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1002年,柳永19岁,他从家乡出发,打算进京赶考。
途径杭州,他被那里的湖光山色打动,开始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
接下来是苏州,他留恋这里的江南风光,他沉醉于跟歌妓乐工的交往生活,这一迷醉就是6年,直到1008年才赶至汴京赴考。
1008年,柳永到汴京,从1009年开始参加礼部考试,经过16年的时光,直到1024年他第四次落榜,失意加上愤怒,他愤而离开汴京,重回江南。
这一去,他是失意至极的,他从心理上放逐了自己,他的足迹遍布江、浙、楚、淮,说好听了是“奉旨填词”,实质上是失意文人的浪荡江湖、落魄士子的人生羁旅。
柳永在汴京应考那段时期,人生并不空白,他结识了许多的民间歌妓。
现如今,他孤身一人在江浙一带漫游,离开了往日熟悉的“朋友圈”,离开了熟识的“故人”。
江南浪漫旖旎的水乡风光,并没有治愈他那颗漂泊的心灵,反而令他想起了远在京都的故人,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融情于景的词作。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宋代:柳永
赏析
这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写伫立江楼所望之秋景;下片抒发对京都故人的怀念之情。
全词结构完整,处处映衬照应,语言雅而不俗,笔调挥洒自如。
这首词虽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结构工巧。上片写秋景,凄美动人;下片思旧情,哀婉感人。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词上片的意思是,雨过天晴,秋高气爽,登上江边楼台伫立远望。
映入眼帘的是,远方江水清澈明亮粼粼生光,山峦叠翠连绵起伏。
眺望中渐渐辨认出西湖断桥、幽深路径、隐隐渔村以及傍晚时分远处独起的炊烟。
雨晴气爽:雨过天晴,秋高气爽。爽,清爽的意思。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澄明:清澈明净。
生光:发出光辉。
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
遥认:从远处辨认。
断桥:桥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孤山旁,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断,故名。此处不一定特指西湖的断桥。
幽径:僻静的小路。
隐隐:指隐约;不分明。
向晚:临近晚上。
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上片,词开篇“雨晴气爽”两句总写登楼远眺。先以“雨晴气爽”烘托环境气氛,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同时暗指时值秋季。
再以“江楼”点出登临地点,“伫立”而“望”则使一个在江楼上长久的孤独默立、凝望远方的词人形象兀现在读者眼前,这也直接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写。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
脚下,远去的江水清澈明净,波光闪动;隔江而望,暮色中重峦叠嶂,苍苍莽莽。
这里从大处落笔,一句写江,一句写山。写江水突出了秋水清澈,澄静如练的特点;写“暮山”则突出了层峦叠翠、高耸入云的特点。
这两句对仗工整,字句的锤炼也颇见功力:“远”字把江水逶迤远去的景象点染了出来,使画面一下就开阔起来;“暮”字为景物涂上了苍茫的背景,使整幅画面意境全出。
接下来,词人的视线落在了水际山峦之中。“遥认断桥幽径”三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
远远地辨认出断桥、幽僻的小路,还隐隐约约地辨认出有个小渔村,在这黄昏时分,一缕炊烟正在村里袅袅升起。
“遥认”两字用得相当确切,拉开了人与景的距离。景物显得远而小,有些模糊,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
“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些衰残的意象,渲染出荒凉寂寥、凄清冷落的气氛,它们在临近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平远的画面。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词下片的意思是,夕阳里,我含情静倚楼阑,陷入沉思,不禁动了伤别情绪,未饮先醉了。
离别的忧愁无边无际。黄昏的彩云已经飘过了,秋日的风光景色已经迟暮,故人远隔千里,我无奈地整日白白凝睇不语。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
朱阑:同“朱栏”,朱红色的围栏。
黯然: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
无际:犹无边;无涯。
老尽:衰竭。
竟日:犹终日,整天。
凝睇:凝视;注视;目不斜视。
下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
“残阳里”紧承“向晚孤烟起”,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也给全词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
至此,词人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数词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了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影响。
“脉脉朱阑静倚”一句呼应上片的“伫立江楼”,暗示了词人一直在江楼上默然凝伫。
“脉脉”二字突出了“静倚”“朱阑”、凝望沉思时的如痴如醉,难以解脱。
词中虽为言明词人何以长久地独倚“江楼”,但那种浓重的伤感之情已然深深感染了读者。
于是词作水到渠成般过渡到下面一句:“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心情抑郁,竟至没有喝酒却已进入醺醺而醉的状态,足见愁情的深沉、浓烈。
这其中,已暗暗透出了“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浓重的伤别情绪,只是引而未发罢了。
随着这种低沉感伤情绪的继续加重,词人满腹的愁思也汹涌如潮起来,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
这几句点出了悲秋怀人的主旨。词人置身深秋景色中,远山苍茫的迷蒙,断桥孤烟的冷落,暮云将尽的惨淡,秋光渐老的哀伤,使词人联想到了羁旅生涯的苦涩艰难,前程的渺茫无望。
这份生命的悲哀需要有人与他共同承担,而“故人”却远隔千里。
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竟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
“竟日空凝睇”一句中“竟日”与前文的“暮山”“向晚”“残阳”“暮云”相呼应,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词人陷入深深的愁怨难以自拔;
“凝睇”又与开头的“江楼”伫望,换头处的“朱阑静倚”以及全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扣,使全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着一“空”字,表现了词人明知无望,却仍然对“故人”一片痴情,颇能动人心魄。
这首《诉衷情近》在词体中属于中调,柳永在创作时依据体制的特点,在写景与抒情时,既未大肆铺叙,也不特别凝炼,词旨点到即止。
全词结构完整,处处映衬照应,语言雅而不俗,笔调挥洒自如。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