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嚣的本意是喧哗、吵闹, 常用词嚣张,是放肆傲慢的意思。嚣嚣却是孟子比较推崇的状态,是无欲自得的样子,潇洒自在。
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时候很多,但一味的羡慕别人就是无法接受自己,丢失了自我,人又何以为人!
不一定无比精彩,最低能达到自己认可,不必无比满意,最低能做到心安理得。怎样活出自我?才不枉此生呢?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嚣嚣,这里可理解为安详自得,或是逍遥自在。要怎么样达到这种状态,孟子说要“尊德乐义”,即崇尚德,喜爱义。
具有较高的德性修养,五讲四美三热爱,品德高尚,所作所为不偏离正道,能够及时反省自我,胸襟开阔,满身正能量,不做亏心事,行得正,走的端。

“穷不失义”,处于困境的时候,也不会丢掉义。即使一生不得志,仍谨守义理,坚持做人本分,当为则为,不当为则弃。
得己:自得。不丢掉义,无愧于心,所以能自得自在,保得住自己,我还是我。虽然行事不顺遂,一辈子默默无闻或者倍受苦难 ,但也不能失掉自己的人格尊严。
“达不离道”得志的时候,也不会偏离道。志得意满,能够做到不忘形,是一种修为。不离开“尊德乐义”之道,要行善,一旦得志,居得上位,成为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更要认清自己身上的责任,担负的职责,就要尽心竭力去为大家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百姓对他不会失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代的人,得志,便把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个人品质,以良好品貌面对世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就只求做好自身修养;得志的时候,就为天下谋福祉。
权位是应该拿来为百姓谋福利的,不应用来谋取私利,不得志也不能盲目自卑,要“修身见于世”,修身养性,端正自己,为世人做个好的榜样。这是一种人生的高境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