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池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两组幼儿分别放进不同的房间。第一组幼儿可以轻易得到玩具和食物;第二组要越过玻璃等层层障碍,还要借助一些自制工具才能拿到玩具和食物。结果发现,第二组的孩子明显更喜欢得到的事物,也更珍惜,一周后都没有对玩具失去新鲜感。而第一组的喜悦比较清淡,也很容易厌倦。朱丽叶和罗密欧因为隔着两个家庭世仇的天然沟堑,反而爱得更加“水深火热”。凡是父母所强烈反对的,会激起儿女内心更想得到的好奇心、征服欲望、悲壮情怀甚至个人英雄主义,乃至于不惜以私奔的决绝来证明对爱情的坚贞。“为得一人心,可拂天下意。”“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要听从内心的召唤,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既然所有的人都反对,或许我就是唯一对的那个人。”“为了我自己的幸福,我可以不要别人的祝福!”为什么“家花不如野花香”?明代的《雪涛小说》中进行了精彩演绎: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尼,尼不如偷……大概就是对障碍体验的极致表达和绝妙讽喻吧。因为从障碍设置的角度而言,这“五不如”排序,指的就是亲密接触的难度等级越来越高。
2.糖果效应
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人为的障碍,让体验不断延迟,让满足不断推后,内心的期待和幻想就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强化。相当于肚子已经饿了,只让你闻到一丝一缕飘来的香味,就是迟迟不把上乘的佳肴端到面前让你大快朵颐。一个在牢里关了10年的囚徒,放出来的第一餐,吃着妈妈或老婆亲手包的饺子,是那样的狼吞虎咽,为了这一口美味,他足足等了10年!所以我们形容一个人吃得麻麻香就会说他怎么像是牢里刚放出来的啊。坐缆车到山顶,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山顶,看到的风景虽然一样,但感受却有云泥天壤之别。
3.边际效应
越过层层障碍,经过久久等待的两个人,应该很相爱,对吧?但却常常让人看到的是相杀!面对一些人婚前婚后的态度骤变,伴侣可能会困惑,百思不解,甚至“死不瞑目”。只能无奈地感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平平淡淡才是真。就像左手摸右手。就像围城。如果你去追问一个男人为什么变得那么快,以前经常买礼物,送花,写情书,现在则是一毛不拔,人也很懒。通俗一点的,他可能会说:鱼都钓上来了,谁还会在钩上挂鱼饵。官方一点的解释是:没得到前是心好急;得到了之后是心好淡;失去之时是心好痛。这是说人对一个事物的心态变化。据说买家具的人,无论看的时候付款的时候多么喜欢,一旦买回家,她就会马上发现瑕疵,并对桌脚之类的细节吹毛求疵,总是越看越不满意。
刚买的宝马车,天天都要清洗、擦拭,一尘不染,闪闪发亮,还要用遮阳布仔细盖好,隔三差五就要去4S店保养。慢慢的,次数和频率会减少。李敖说爱情的保鲜期是三个月,宝马大概是三年。三年后,经常可以看到布满灰尘的宝马停在小区的车库里,甚至刚从乡下回来,泥巴缠身也不一定会马上清洗,不时还会产生换车的念头,或滋生攀比的想法。
这跟小孩子买玩具的心理差不多。跟过去物资匮乏年代买了凤凰牌单车的年轻人差不多。买苹果手机的心态也差不多的,一开始会买壳保护,买饰品“装修”,兴奋地向身边人展示,第一周发朋友圈和拍照的热情是最高涨的。
所以,钱钟书的《围城》,在“偷”的基础上,又加上一句“偷得着不如偷不着”。还用葡萄作比,进一步阐发:“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隔岸观火一般,临渊羡鱼一样,小说里男主人公方鸿渐正是中了这种甜葡萄心理的招,对那个自己够不到的女人唐晓芙永远怀着崇敬、向往、念想。
张爱玲的小说等于是告诉你假如方鸿渐娶到了神仙妹妹唐晓芙又会怎样。她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只有未曾拥有或者永远也得不到的,才最能激起幻想,因此也最诱人。
相当于没有给边际效应发挥作用提供机会。人心作祟,一旦拥有,内心的体验就会自然下落,就像一辆宝马车,买回来的第二天就开始跌份掉价,然后日益贬值,不断递减。
表面看上去好像很复杂,背后的原
理却很简单:依然就是阈值在水平线“上下波动、起落变幻”。上则喜,下则悲。起则乐,落则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