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乡土故事
五宿舍的邻居们(九)

五宿舍的邻居们(九)

作者: 杨亚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09:43 被阅读109次
修建于50年代的五宿舍,当年是青砖黛瓦,80年代后外墙抹了灰,五宿舍的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小弟

小弟名叫梁宜晖,和我姐姐是同班同学。因为我们两家的大人关系好,我也就常常到他们家里转悠,去观察大多子装无线电收音机,同时也顺便“收集”一些小玩意。记得有一个浅黄色装唱针的小方铁盒,比火柴盒还小一点,我很喜欢。那时候没有玩具啊,就喜欢这一类的小东西。于是乎,就拿起来反复问大多子:“大哥哥这是啥子?”“这是一个小铁盒子”,“你有没有用嘛?”“有用的。”第二天去玩,又拿起那个盒子去问大多子:“大哥哥这是啥子?”“这是一个小铁盒子”,“你有没有用嘛?”......。如此反复多次问询,把大多子问烦了,就说:“没有用,你拿去嘛”我终于如愿以偿,高兴地拿起那个小盒子走出了门。没有想到在门口遇见了小弟,他看见我手里的小盒子,就知道我的算盘如意了,将我唤到一旁说:“敲诈勒索的家伙,你终于拿到了这个盒子了。”我不懂什么叫做敲诈勒索,高兴地对他说:“对头,谢谢了!”然后就欢天喜地的跑回家了。

不久后的一天,小弟想到中医科去,他懒得从门诊里面上楼穿过一个小天桥到中医科,就走捷径从门诊外面的院墙翻过去,哪知道那面墙年久失修,砖柱一下子垮了下来,砖头和上面的碎玻璃全砸在了小弟的手上,顿时鲜血直流。他还是很聪明,立刻捏住手腕就往门诊外科跑。经门诊医生清创后,他住院进了外科病房。那天傍晚爸爸下班后,听说了这件事情,连声说道:“糟糕、糟糕,啷个就这么不小心嘛”。

第二天,爸爸买来瘦肉,然后自己发面,拌馅,包了一笼包子蒸好。我们都没有吃,爸爸就拿着一个大碗装上了一碗包子,用一只小铝锅装上了汤,然后喊:“亚平,你赶快给小弟送到病房去。”亚平心里不愿意去,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他们已经分男女界限了,不太好意思给同班的男同学送东西,我又不懂这些,见姐姐磨磨蹭蹭不愿意跑路,就说:“我去送”,然后端着小铝锅和一大碗包子向着外科病房奔去!

到了病房,看见李小华在和小弟说话。小华见我送吃喝的来了,就起身对小弟说:“你好好休息,我也该回家吃饭了。”

我把汤和包子放在了病床旁边的床头柜上,就退后几步站在了病房门口。

那幢住院部大楼是100多年前从加拿大来的传教士修的,整幢楼房被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硕大的黄桷树包裹着。正是夕阳西下时分,阳光穿过密茂的树叶,稀稀疏疏地照在病房的窗台,鸟儿都回巢了,叽叽喳喳地一直唱个不停。我就在一片鸟鸣声中,守着小弟吃完包子喝完汤,拿着碗和锅回家了。

那些年间物资贫乏,买肉、买蛋、买米、买酒、买布,买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供应,所以,家里吃肉那天我们就很高兴。爸爸比较喜欢烹饪,他以前常常光顾陆稿荐、颐之时、小宾楼等重庆老字号餐厅,也喜欢向餐厅的大厨请教,回到家里就要做几个菜出来。

有一次,爸爸买来蹄髈,然后提前通知小弟晚上来我们家吃红烧蹄髈。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7点天就全黑了,那蹄髈还是没有烧好。爸爸见小弟来了,也顾不得烧好没有烧好,就把蹄髈端上了桌。我们用筷子戳不动就用餐刀切,感觉切那肉很吃力,顿觉得对不起客人,正愁呢,小弟说:“何须多此一举?”说罢,拿起一块蹄髈,几下就吃光了,然后对我们说:“我生拉活扯地把杨伯伯做的蹄髈吃完了,很满足”。

五宿舍的好些邻居伙伴都学了乐器,小弟因为手受伤的原因,他选择了学芦笙。

我始终感觉小弟并不快乐,尽管他很幽默。那个时候有海外关系的家庭背景,前途是多么渺茫,无论是招工或者是读书。后来小弟下了乡,再后来他进了县文工团。

得到小弟去世的消息是在1979年的暑假。一个这么熟悉的人突然就没有了,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失声痛哭。哭的时候,就想起了小时候,想起有好多次我端着吃不完的猫耳朵发愁,小弟从楼下三步并两步跑上来,拿过碗就帮我全部扫光。想起我们拿煤球开仗的情景;想起找他借书,和他在楼梯口聊天的情景;想起他在窗户里面吹芦笙苦练的情景;也想起那个夜晚他在我们家里,生拉活扯地啃蹄髈的情景......

整个暑假,我没有出门去找同学玩,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任凭泪水肆意地流淌。直到9月1日开学我回到学校,站在校篮球场仰望蓝天,长长地叹了口气,我知道,我这一生再也见不到小弟了。

......

梁伯伯

在百岁寿宴上,敬爱的梁伯伯还是那么精神,笑容可掬。还记得当年在五宿舍的时候,梁伯伯几乎包揽了他们家里的所有修理的工作和杂活。只要是见到他,他都是在忙,不是在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就是在灶上做饭。他说话声音很轻,语气非常温和,且话语不多,恰到好处。就不像我爸爸那样,喝了点小酒,话就多了,一件事情反复交代。我所看见的梁伯伯就是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慈爱可亲的伯伯。我们家里需要任何工具都可以在梁伯伯那里找到,家里若有什么需要帮助,梁伯伯和大哥哥总是及时赶来

在五宿舍的时候,每逢春节,梁伯伯和爸爸见面就要互相作揖问安,做派很复古。他们家里的过年气氛远远大过其他人家。梁家过年做的菜非常讲究,其中有一道广东名菜叫“冬瓜盅”,是用一个老冬瓜,切下上面部分做盖子,将冬瓜瓤掏空,里面放高汤、干贝、鲍鱼、还有肉丸等材料,然后将冬瓜盖上盖,放入一口大锅里用几个小时慢火细炖,直到冬瓜的瓜肉柔而不散,丝丝入扣,材料之鲜香尽出汤中。所以在过年时,我会为在胡嬢嬢家里吃到这道菜而兴奋不已!

梁伯伯幼年家境贫苦,但他十分勤奋好学。早年在上海夜校英文补习班和无线电报培训班刻苦学习,历经艰辛学成后,在中国银行西安分行独立建立了西北多个电台,成为分行的电台负责人。此时,梁伯伯与胡嬢嬢幸福地地喜结良缘。

50年代初,梁伯伯携妻儿从宜昌华强轮船公司来到重庆,作为创建者之一来到了航修站。在航修站工作的几十年中,他身兼统计、安全、劳保和水上调度四个职务,没日没夜地跑上跑下。繁重的工作没有压垮梁伯伯,倒是把他的身板和腿脚磨练好了。他退休的时候,他的工作是由三位同事来接替的。

梁伯伯一生淡泊名利,真诚待人,谦和友善,极具爱心。他对他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无私的爱,对胡嬢嬢更是恩爱有加,百般呵护。虽然老人家在物质方面财富甚少,但在精神上尽显出为人钦佩的高贵形象。

宴会结束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里打开了电脑,写下了邻居梁伯伯一家人的故事。

相关文章

  • 五宿舍的邻居们(九)

    小弟 小弟名叫梁宜晖,和我姐姐是同班同学。因为我们两家的大人关系好,我也就常常到他们家里转悠,去观察大多子装无线电...

  • 五宿舍的邻居们(五)

    王家三兄妹 江嬢嬢和妈妈在一个科室,她比妈妈年轻许多。那个时候妈妈在内科当护士长,对部下十分严格,当然要得罪不少人...

  • 五宿舍的邻居们(十一)

    曹伟和曹卫 曹伟比我小三岁,小时候的他穿着很讲究,白底蓝色条纹的寸衣外面是背带短裤,他不调皮捣蛋,家里的条件比较好...

  • 五宿舍的邻居们(四)

    王奇 王奇在家是老大,他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王奇家在五宿舍楼上,靠门诊那一端的第三间。王奇的爸爸王师傅是一个很...

  • 五宿舍的邻居们(六)

    王二娃(王波) 王二娃出生的时候,我已经是初中二年级了。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时,在楼梯口就看见蒋嬢嬢(保姆)抱着二娃站...

  • 五宿舍的邻居们(八)

    梁家的故事 前年中秋节,我参加了老邻居梁伯伯的百岁生日宴,在那里我见到了敬爱的梁伯伯,也见到了大姐姐、大哥哥、小哥...

  • 五宿舍的邻居们(三)

    小五 小五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看去,他的眼睛还是蛮有灵气的。 小五在家里排行老幺,又是独子,很受全家的...

  • 五宿舍的邻居们(七)

    三妹 听江嬢嬢说,当三妹出生一瞬间,整个产房一片欢呼:“满意,是个满意”。在有了两个儿子后,江嬢嬢最希望的是再有一...

  • 五宿舍的邻居们(二)

    崇灏家的故事 几年前,一天去看望妈妈,刚进门妈妈就告诉我:“崇灏来电话邀请我们参加他妈妈100岁的生日宴会”。崇灏...

  • 五宿舍的邻居们(十)

    小媚 站在护校大门口那个地方,透过五宿舍厨房的窗户,总能看见一个女孩在厨房里忙绿的身影,她一边做着家务事,一边抓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宿舍的邻居们(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s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