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77323/894c3df419cf77f6.jpeg)
小媚
站在护校大门口那个地方,透过五宿舍厨房的窗户,总能看见一个女孩在厨房里忙绿的身影,她一边做着家务事,一边抓紧空闲将腿放在灶台上压腿练功,这就是当年的小媚。
她家在五宿舍楼下靠厨房一边端头的两间,和小弟家是门对门。她有一双目光清纯、充满笑意的眼睛,鼻子小巧端正,配在她圆圆的脸上正合适,嘴唇略厚微微上翘,用现在的审美来评价就是:比较性感。小媚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她比我大两个年级,我们不在一个学校读书,她读的是觉林寺中学。
小媚的爸爸是医院中医科的医生,在这一带享有盛名。她妈妈在联合诊所当护士。小媚在家里是独女,但一点也不娇惯。星期天,总是看见她和她妈妈一起洗衣服洗被子,这个家里有四个男人,可是洗洗刷刷和做饭、做清洁却是两个女人的事。我看见的小媚都是在家里忙,把家里收拾得十分干净。我们见面聊天的地方也基本上都是在五宿舍的厨房里或是在公用水龙头旁边,在我们做饭的时候或是在排队等候洗拖把或接水的时候。她很少出门和我们捉迷藏、修房子、跳绳。
小媚平时语言不多,脾气温和,总是笑眯眯的说话,没有见她和谁红过脸。她喜欢站在窗台边对着一个小圆镜梳头,一次我在她家窗外,看见她很认真地编着辫子,她的头发浓密,辫子又黑又亮,她将发梢扎上裹了红毛线的橡皮筋后,便将辫子轻轻地放在胸前,然后又仔细地梳额前的刘海。收拾妥贴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微一笑,她抬起头看见我站在窗外,又对我微微一笑,然后合上镜子离开了窗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了课。“九大”之后,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跳忠字舞,我也就是那个时候迷上了舞蹈。那时候每天晚上家里的大人们都去参加政治学习,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自己照顾自己。晚上我们就是去捉迷藏,有时候是听大娃儿讲故事,一直疯耍到晚上9点钟,医院的铃声大作,大人们下学习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也就各自回家睡觉了。
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在楼下一个人转悠,竟然没有见到其他小伙伴。我觉得奇怪,正疑惑,看见小媚从厨房出来,就顺便和她聊了起来。小媚告诉我她刚刚学了一个舞蹈,是沁园春《雪》,我一听就有了兴趣,问她可不可以教我,她欣然同意。就这样,在那一个冬天的夜晚,我俩就在楼下厨房门前的院坝里跳起了这个舞蹈。
小媚的舞跳得很好,舞姿极其舒展,韵律感强,而且她在跳舞时感情非常投入。跟着她学舞蹈,对我的帮助很大,一改我之前有点羞涩动作不到位的习惯。1970年我进了初中,学校的老师招我们进宣传队时,我跳的就是这个舞,只做了几个动作就被录取了。
那阵子学校也排样板戏。小媚所在的中学排的是《白毛女》,据说小媚当年在学校演喜儿。
小媚非常刻苦,家里的两张床也成了她练功的工具,她会将两条腿分别架在两张床边拉韧带。冬天的清晨,天色未亮,小媚就到叶家山林上去练功吊嗓了,踢腿、压腿、下腰、劈叉,然后就是“咪.......吗..........”我早上起来站在楼梯口洗脸刷牙的时候,看见小媚已经练功结束,满头大汗地下山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区文化馆办了一个样板戏培训班,是各个学校和单位抽骨干去的,小媚也在那里学习。有一天晚上,我们学校宣传队到区文化馆参加演出,结束后见到了小媚,就请她跳舞给我们看,她做了几个动作,顿觉她的舞蹈又有了很大的长进,同时也发现小媚越长越漂亮了,身材饱满柔和,中等个头,十分耐看。
1971年的初春,小媚去了部队当上了文艺兵,我们非常羡慕她。有一次她探亲回家,在水龙头旁洗衣服,我问她了部队的生活,她只是笑笑没有多说,我觉得她这个兵当得很神秘,以为是部队有保密的要求。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到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小媚还在部队没有转业。大约在1976年以后的一天吧,我在医院的浴室里看见了小媚,我笑着对小媚打招呼,她却不认识我了,只是用呆滞的目光看着我,然后转身问站在她身旁的妈妈:“她是哪个?”“是亚君”她妈妈小声地提醒她。“哦,亚君啊,亚君我记得”。见状我有点吃惊,但没有继续问是怎么回事。
之后有人告诉我说小媚精神失常了。小媚在部队和与她一起参军的一位青年谈恋爱,一段时间后,对方不愿意再发展,偏偏小媚又痴情,放不下也丢不开,就这样痴痴迷迷地转不出来了。
小媚转业后在一个不错的事业单位工作。因为病,也许是因为初恋的伤痛,她至今单身。
不是结束语
《邻居的故事》就要暂时告一个段落了,初期只打算写3、5件事,但是,拿起了笔就没有办法放下了。往日的情景一幕幕地出现,我的故事也就一个接一个地写了下来。
童年伙伴小萍还在朋友圈给我留言:“亚君,看了你的《五宿舍的邻居们》好感动,写的太真实了,让我又回到从前。想到我们在集体宿舍的多个晚上,关了灯讲鬼故事......,写吧,慢慢回忆美好的童年,谢谢你”。
其实,五宿舍的故事还有很多,我记得小学三年级时,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了。家长们为了拴住我们不要乱跑惹事,家家户户都买了小鸡,让我们每天放养小鸡,每个小朋友都有8-10只小鸡。我、齐志刚、小华、张培、左雯.....等等,每天一大早就端着小板凳拿着篓子到院子里的空地上,然后把小鸡放出来,小鸡在草丛里捉虫子,我们就坐在小凳子上唱歌。那时也没有儿童歌曲,我们几乎把八个样板戏全部唱完,小华唱歌要跑调,可是他却唱得十分认真。快到中午了,各人捉回自己家的小鸡回家,做午饭等大人下班吃饭。那时我们的童年很快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