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许多多的动物中,马给人的印象多是“高大上”的。生活中,含“马”的字几乎全是褒义词,诸如“快马加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顶多,说一个人干活太苦太累,可能用上“当牛做马”这来词形容。 这个现象,足以说明在人们生活中,马是很受器重的。
希腊神话中,有半人半马的形象,也有携雷电飞驰天宇的飞马,还有亚历山大大帝的牛头战马。这些马都是身份高贵,法力了得的神马。小说《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原先是龙,后来为辅佐唐僧取经,才“俯首甘为唐僧马”了。唐僧西天取经成功,白龙马也是有大功的。所以也受到了封赏。
历史上,马匹除了用于运输,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用来奔袭杀敌。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没有马匹,就没有骑兵,没有骑兵,整个战场主动权就是被动的。硬要冲杀,只有送死的份儿。以此足见马匹在战争中的作用。
回溯千年,人气指数很高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唐的建立中可谓立下赫赫战功的。李世民指挥作战有个特点,喜欢用小股骑兵作战,而他总是身先士卒,要么率领小股轻骑打先锋,要么领着小股骑兵侧击,要么带着数十轻骑冲入敌阵,与外围部队内外夹击敌人。好几次,李世民的马都中箭受伤。据记载,有一匹叫“拳毛騧”的马,曾身中九箭。后来建立了大唐,李世民对助他战胜敌人的战马还念念不忘。不光让人画下这几匹战马的画像,还对它们赠诗表彰。临去世前,又让人将这些战马的形象刻绘在自己陵墓的四周。这就是后人看见的“昭陵六骏”。这,可以算作马匹获得最大殊荣的依据了吧。
我喜欢看《动物世界》。见识了各种林林总总的动物,了解了它们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生活细节。我发现,动物们在面对危险时,采用的方法各有千秋。比如野牛、角马、斑马和野马,它们在面对食肉动物追捕时,虽然都会采用“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的办法,但具体表现却不尽相同。
食肉动物之所以追捕,是为了在这场“体能测试”中挑选出弱者,跑到最后的动物就可能成为它们的盘中餐。斑马如果被狮子或狼群追上,基本上反抗力度不大,因此生存的几率也非常小。角马被追上,会适当反抗,它们头上的角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过,这种作用有限。野牛就不同了,当被食肉动物追上,它们会拼死反击,头上长而弯的角无疑是护身的武器。有时运气好,还可能刺伤或刺死狮子、豹子,从而为自己捡回一条命。当然,运气更好的时候,前面逃跑的野牛突然想明白人生了,调转方向,拼力救回危在旦夕的同伴。每每看到身体庞大的野牛狼狈逃窜的样子,我就有些不屑地想:如果团结阻敌,只需围成一圈,牛角一致对外。那狮子、豹子能奈何得了么?
真正令我佩服的还是马。一群食肉动物追了过来,它们当然也会跑。但它们并不胡乱逃窜,而是沉着冷静,朝一个方向突奔。跑在最后的马被追上,它们包围了它,但这马并不惊慌失措。它一面旋转身体,不让对方接近,一面短暂休息。如果某只食肉动物不识相,企图接近它,它会用后蹄猛踢过去,让它明白马儿的蹄子可不是吃素的。由于马的灵活性远超野牛和角马等,对方一时无法近身,只好被动地跟着野马转。待体力有所恢复,野马瞅准时机,奋力扬起前蹄,一声嘶鸣,一个大跨跃,飞出很远的距离。一路狂奔,待敌人明白过来时,野马已经跑到安全距离之外了。
这就是马儿的形象。它们潇洒,聪慧,敏捷,令人喜爱,令人钦佩。
齐帆齐微课第5期28天第(9)篇累计(1355)字 共计(25436)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