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亲子教育语文教学
晓说语文(1) || 说说语文这门课

晓说语文(1) || 说说语文这门课

作者: 王老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2:53 被阅读2次

    重新开一个专栏,命名为“晓说语文”,作为一枚教了近十年语文的小(晓)语文老师,略微“知晓”一点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各位一起说说语文学习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开这样一个专栏,起因于一次和家长的沟通,在交流中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在面对学科教育时,老师和家长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很多老师觉得大家理应知道的常识,就不会再赘言,但作为家长却是真有隔行如隔山之感,有许多迷津。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当下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想参与其中,却有心无力也无技(巧),“语文学习学什么?”“语文考试考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语文学习家长可以做什么?”对于大部分家长提出的问题,王老师在这个专栏里跟大家絮叨一二。

    认识语文这门学科

    在上课时一直跟孩子们强调,学习一个知识点,一定要去思考它的本质本源,探究根本,而学习一门科目也需如此,去琢磨这门课是做什么用的,它的要求是什么。那“语文”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从字面上拆分,它分为“语”和“文”,再进一步细化,“语”指的是汉语这门语言,“文”又可以拆分为“文字”“文学”“文化”。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让咱们家长去指导孩子,恐怕咱们家长都得是中文专业才行。从这方面讲要感谢当下应试教育,让我们可以走一下捷径从应试的角度去分析这门学科。

    从应试的角度分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面真题,找寻历年真题去看出题人考察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结合历年济南中考卷和高考全国卷(2018年山东高考语文开始使用全国卷)的真题给大家做一下简要分析。

    济南中考真题历年来满分为120分(明年将变为150分),由如下题型构成:

    一、基础积累:字音题,字形题,成语题,名著阅读题(从《草房子》《老人与海》《三国演义》《简爱》中出),5个选择题,每题3分,明年会增加语言应用题。

    二、文言文考察:两篇文言文,一篇课内一篇课外,课内考察选择题,课外考察以主观题为主,考察的知识点为: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翻译句子,文章内容分析。

    三、古诗词考察包括两部分,一是古诗词的赏析,出题类型主要包括诗歌描绘画面,字词句,情感的赏析;二是古诗文的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包含两篇文章,一篇说明文,一篇记叙文阅读。说明文的特色题型为说明方法作用题,说明文语言赏析题,其他的都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所共有的一些题型,比如:作用题(文章的词语、句子、开头、中间、结尾,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赏析题(字词、句子、段落),情感主旨题,含义题,概括题等。主要考察孩子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作文,近几年以来都以命题作文为主,要求600字以上。


    高考全国卷,满分一百五十分,主要构成如下:

    与中考先考察基础知识不一样,高考卷一开始就是三篇现代文阅读,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章比较接近中考记叙文阅读,选择的大多为文学性比较强的小说或散文,但无论是文章的深度还是题目的难度皆高于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文章往往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比如2017年全国卷1讨论的是“气候正义”,全国卷2是关于青花瓷的一篇小短文,实用类阅读的文本多由诸多材料构成,大部分有图表,有数字,后面的题目需要从材料分析获得。三篇阅读题的题目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

    高考全国卷的第二部分是古诗文阅读,文言文考的是课外的,题目由选择题和翻译题构成,并涉及到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古诗赏析仍旧考的是对于诗歌的赏析和默写。

    第三部分是语言文字运用类,除了从中考就考察的成语题和病句题,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比如补写句子,修改句子使之更得体等。

    第四部分为写作,满分60分,不同于中考的命题作文,给出的是一则或几则材料,需要同学们自选角度成文,虽然不限文体,但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写议论文

    分析完中考和高考真题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在考试中语文是一个版块化比较明显的科目,大致可以归类为:基础积累(中考必考,高考全国卷虽不考,但是在高中的期中期末考试会考察),古诗文理解赏析,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出的这些考点版块来反推同学们应对语文考试所应具备的能力。

    基础积累要求同学们要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手不能懒,何出此言,看题就好了,考试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往往考得都比较“死板”,字音字形成语这些都是《现代汉语词典》规范好的, 去背去记就好,病句题的套路就那几种,理清思路了想出错也难,名著阅读也就四本,多翻几遍也不是难事儿。要想这些题不失分,并无他法,《卖油翁》中的一句话赠与诸君“唯手熟尔”,时常刷题,时常总结整理,时常回头复习即可。

    文言文和古诗也包含一部分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诗句的默写等,但一部分文言文题目和大部分的古诗赏析题更多的是要求的同学们的欣赏和分析的能力,所以个人倾向于把古诗文当做小阅读题。除了小阅读题,还有占篇幅较重的现代文阅读题(中考两篇,高考三篇)和占分值较重的作文,这两个版块要求同学们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孩子需要具备如下能力:基础积累、阅读理解、思考分析、写作表达。对此我们家长和孩子就可以哪里不足补哪里,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高(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应试科目)。

    基础积累前面已述在此就不赘言了,重点放到后面这三项和阅读写作密切相关的能力与诸位一起讨论。

    提起阅读理解和写作大部分家长、老师都要倒苦水,孩子们吐起槽来也是连绵不绝:为什么我是一个中国人,说着汉语,识得汉字,却看不懂这篇字儿我都认识文章在表达什么?为什么我和出题人老师的思考那么不一样?怎样才能写出一类文?问题太多,我们一期一期,一起讨论,今天先和大家说一下语文阅读

    阅读≠阅读题

    首先,先和大家讲一个观点:阅读不等于阅读题。

    今年语文高考结束后,“一条诡异的草鱼”取代了朋友圈转发的“锦鲤”成为新闻热点,原因是文章被出成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原作者竟然“理解不了”?

    其实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一开始教语文的时候也爱拿这事儿跟学生们调侃。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有《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这样的文章出现,作家周国平甚至出过一本书叫《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专门说这个事儿。

    虽然吐槽一时爽,可是该考的试还是逃不了。诚然个人也觉得阅读应该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非得弄一个“标准答案”出来是很不应该的,但是如果大家能调转一下视角从从出题人的角度去考察,也许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虽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是如果作为一门学科去考察,该如何考察呢?这就要回到关于“语文”这个概念之初了,它考察的是孩子对于文字的识读,对文化的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以及更进一步的文字表达——作文。而毫无疑问现代文阅读考察的就是孩子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诚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但是作为考试,如何对于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测评,就需要一个评判标准了,这个评判标准必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让“一千个考生心中只有一个或几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考生只要能答出大家的共识答案即可。比如,问《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特点,答“勇敢”“法术高超”“嫉恶如仇”都是可以给分的答案,但如果你非得不走寻常路,答曰“孙悟空身材苗条,喜着虎皮裙,乃是取经队伍中的时尚先锋”就有点脑洞太异于常人了,明显跟分过不去了。

    也有同学很委屈地说,老师我没有脑洞大开啊,我在努力地在读文章,找答案,可就是读不懂不了作者写了啥,答不出阅读题来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另一话题——阅读,是一种能力。

    这个话题,咱们下期再聊。

    转发分享是对王晓老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晓说语文(1) || 说说语文这门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g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