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苏白香曾曰:“晴凉,天籁又作。此山不闻风声日益少,泉声则雨霁便止,不易得。昼间蝉声松声,这林际画眉声,朝暮则老僧梵歌声,此来静夜风止,则惟闻蟋蟀声。”
又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尔。”
有一颗与大自然相通的心,并以自己平和的心态去细细体察品味大自然之美,只有如此,大自然才会以天籁之音予以回报。尽管大自然充满了美妙之音,但不善于以心听者,听到的只能是都市中无穷的浮华与尘世的喧嚣。
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说:“月是何色?水是何味?无触之风何声?既烬之香何气?独坐息庵下,默然念之,觉胸中活活欲舞而不能言者,是何解?”
至味无味,淡到极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此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言无言。
真正深刻的思想,是无法用言语所能表达的。
维持一种好的心境,通常有诸多条件。人们常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因此,很多人把“无闲事”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所谓“无闲事”,是指神怡心闲,悠然自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不仅需有宽松充裕的时间,还必须持有“无欲无求”的心态。做到“心远红尘,神离三界”,功名利禄、声色犬马,统统如浮云矣。
佛教禅宗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倡导“即心是佛”、“见性成佛”,而且是“直了”、“直指”的顿悟。
作为继慧能之后出现的大师之一,马祖道一在禅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样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佛性理论,显示了他对真如佛性论的深切领悟及其独特的思维视角。他一方面抓住了如来藏佛性及其根本空义,一方面又抓住了自性自心之本体。
开悟顿悟,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然具备平常心,则是更高的境界。所谓“平常心”,是指把按世俗常规,统统舍弃,保持一颗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即如《五灯会元》卷七长沙景岑禅师所说的“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有了“直心”,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即使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恐怕也修不出正果。
也就是说,现实世界,就是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这便是“直心是道场”的真实意义所在。
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无执著,淡泊自然,来去自如,当舍则舍,当取则取。
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物相谐,与人相和。
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
随其所便,因其所宜。随时做主,立处皆真。在世出世,妙行无住。轻安自在,活泼空灵。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生死一瞬,常作终极之想;自他不二,尽可悲天悯人。
网友评论